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空運新聞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補貼:影響航空貨運的因素

  航空貨運的發展與區域經濟、產業結構、重視程度、航線網絡、航空公司、基地公司、通關環境、價格水平、服務質量、聯運便捷度等因素息息相關。此外,近些年補貼資金對航空貨運市場的影響不容小覷。

  補貼內容

  目前貨運航線補貼主要給予航空公司或者包機人。有的機場采取純航線補貼,有的采取航線+貨量。不管哪種形式,綜合下來,補貼金額國內航線差不多,洲際貨運航線差距較大。

  國內新開定期貨運航線補貼的金額一般10萬以內。以B737-300F,裝載量進出20噸的,每周6班,全年執飛288班的新開國內定期貨運航線為例,根據各機場政策

  石家莊機場 每班8萬,全年需2304萬

  南昌機場 每班8萬,全年需資金2304萬

  西安機場 每班6萬,全年需資金1728萬

  長沙機場 每班4萬,全年需要1152萬

  鄭州機場 每班3萬,全年需要資金864萬

  福州機場 每班3萬,全年需要資金864萬

  大連機場 每班3萬,全年需要資金864萬

  成都機場 每班2萬,全年需要資金576萬

  深圳機場

  500元/噸,每條航線上限500萬元(基地公司)

  300元/噸,每條航線上限300萬元(非基地公司)

  國際洲際貨運航線的補貼從十萬到上百萬人民幣不等,差距較大。以新開洲際貨運定期航線,機型B747-400F,進出載貨140噸為例,飛行小時統一按往返26個小時,一周2班,全年按96班計算。根據各機場政策,

  長沙機場 每班156萬,全年需要資金約1.5億

  武漢機場 每班150萬,全年需要資金1.44億

  濟南機場 每班130萬,全年需要資金約1.25億

  南昌機場 每班126萬,全年需要資金1.2億

  南京機場 每班100萬,全年需要資金9600萬

  石家莊機場 每班80萬,全年需要資金7680萬

  西安機場 每班70萬,全年需要資金6720萬

  鄭州機場 每班60萬,全年需要資金5760萬

  成都機場 每班30萬(疫情期間成都機場還有疊加的進港每公斤5元,出港每公斤4元的貨量補貼,合計達到每班93萬)。該航線一年需要資金2880萬

  深圳機場

  1000元/噸,每條國際航線每年封頂1000萬(基地公司)

  500元/噸,每條國際航線每年封頂500萬(非基地公司)

  除給航空公司和包機人的航線補貼外,各地還有給貨運代理人的直航貨量、中轉貨量、卡車貨量等補貼,補貼標準從每公斤幾角到幾元人民幣不等。此外,還有一些臨空經濟區對注冊企業在稅收、貨量、用房等方面設立了補貼資金。

  重要作用

  1、給予補貼體現地方政府對航空貨運產業的重視。當然僅有補貼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政府、機場、海關等相關單位對貨運發展思想上的足夠重視和行為上的全力推動。

  2、有助開通和增加貨運航線,完善航線網絡;促進機場貨郵吞吐量的快速提升。

  3、有助于貨運航空公司的持久運營,特別是在不景氣的年份。實際上貨運航企大部分時間處于虧損狀態。

  4、借助航線引進相關企業和產業,服務和助推地區經濟發展,解決就業。

  5、補貼資金讓原本不太受重視的航空貨運市場開始受矚目,參與者不斷增加。

  存在問題

  1、補貼總額巨大,很難長期維持

  一條航線一年補貼少說幾百萬,多則上億。航線少的時候還好,航線多了,補貼總額就是天文數字。目前有的地方政府一年給予航空貨運10個億左右的資金支持很是可觀。航空貨運對地方經濟的帶動不是投入立馬見效果的,地方政府能否長期給予大筆貨運補貼資金對地方財政也是考驗。

  2、投入不一定會有產出,有可能造成資金的浪費

  如果沒有適空產業的支撐,貨運航線很可能存在補貼在,航線在;補貼停,航線停的狀況。雖然很多地方都設置了補貼3年的期限,補貼金額逐年退坡,但是3年之后還是不可避免會出現航司或者包機人另攀高枝的情況。同一條線,拿完東家補貼,再去拿西家,但是不管是東家還是西家,都是政府資金。此外,即使有補貼,但是補貼不溫不火,或兌付太慢,或貨運發展相關的保障能力、通關環境等遲遲跟不上,很有可能出現補和沒補差不了太多的結局。

  3、不利于貨運樞紐機場的打造

  航空貨運不是增加幾條航線就能形成貨運網絡,不是投些資金就能形成貨運樞紐。航空貨運樞紐與地區經濟、產業結構、航線網絡、保障能力、通關環境等密切相關,具有很強的集中性。這也是香港機場、浦東機場等傳統貨運樞紐機場地位得以牢固的主要原因。但是隨著各地加大補貼力度,樞紐機場的航線和貨源開始被分流。大家發展貨運的愿望是美好的,心情是迫切的,爭奪也是激烈的,但是經過幾年廝殺,最后能形成樞紐的應該還是為數不多的幾個。

  補貼困境

  受利益驅動,運力和貨郵會從無補貼或者少補貼的地方流向高補貼的地方。不補或者少補很可能意味著航線的減少及貨量的下滑。補的話,一山更比一山高,多高才算高呢?

  補了幾年,如果不持續補下去的話,前面付出的補貼很可能就打了水漂。但是規模效應或者對產業的連帶效應啥時候到來呢?

  近幾年多地政府都開始重視航空貨運的發展,特別是在今年疫情之下,航空貨運的發展已經被提升到國家層面。前幾年對航空貨運資源的激烈爭奪這幾年將白熱化。比拼已近中場,進還是不進?進的話,靠什么撐到最后?

  本文來源于航空貨運之家,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