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在全球94家主要航運公司中,只有33家(35%)明確表示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或已經承諾在2050年實現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減排目標,即與2008年相比減少50%排放量。
該評估由馬士基Mc-Kinney M?ller零碳航運中心(MMMCZCS)進行,參考了油船、散貨船、集裝箱船、滾裝/汽車運輸船等領域各大航運公司公布的脫碳目標和行動。這四個船型領域合計在全球海事排放中占據高達70%的比例。
海運業的脫碳狀況表明,雖然已經取得了實際進展,但該行業要在有限的過渡時間內實現凈零排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與其他行業的比較表明,只有35%的航運公司作出了IMO目標或2050年凈零排放的承諾,這一比例很低。
作為對比,畢馬威2020年的一份報告對52個國家各行業收入排名前100位的公司進行了調查,發現66%的汽車公司、56%的油氣公司以及 45% 的運輸和休閑公司都有碳減排目標的可持續發展報告。
馬士基Mc-Kinney M?ller零碳航運中心首席執行官Bo Cerup-Simonsen表示:“零碳航運中心強烈鼓勵船東制定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最好是與2050年或更早的凈零目標相一致,并以2020年代的具體目標和計劃來補充承諾。”
“透明度是轉型的關鍵,毫無疑問,船東和運營商將越來越需要在氣候目標和行動方面保持透明——不僅是對監管機構,而且是為了不辜負客戶、投資人、保險、廣大公眾——尤其是員工的期望。”
在船東需要采取行動的同時,監管機構也需要加強和實施與氣候有關的影響的強制性報告要求,并接受第三方審計。馬士基Mc-Kinney M?ller零碳航運中心建議,要求應依賴全球標準來提高可比性,并避免產生額外的報告負擔。
分析表明,集運行業有著最高的野心,該領域最大的30家公司中有16家已經設定了到2050年的減排目標,這相當于集裝箱船船隊自有載重噸位的69%運力。
本文來源于搜航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