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分析師預測,2022年第三季度,亞太航線的油輪運價可能會獲得支撐,原因是地緣政治危機導致貿易流改變、航程更長,且船隊運力增長緩慢。
6月,部分成品油輪航線的運費創下歷史新高,有些航線創下26個月來的新高。市場參與者和分析師預計,原油輪也將在第三季度提高收益。

挪威投資銀行北極證券(Arctic Securities)石油和油輪高級分析師Ole Rikard Hammer表示,油輪運輸正處于周期性復蘇的早期階段,第三季度將延續這一趨勢,并逐漸從成品油輪轉向原油輪。
總部位于倫敦的航運咨詢公司Maritim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簡稱MSI)預測,第三季度VLCC的即期收益為4500美元/日,而第一季度日均虧損6200美元。據預測,與第一季度相比,第三季度LR2型船波斯灣—日本航線的收益可能會增加4倍多,達到24700美元。
船舶經紀公司Banchero Costa研究經理Enrico Paglia表示,受新船訂單量減少,碳排放新規即將出臺,以及對俄羅斯制裁導致的貿易流變化等影響,成品油輪將保持強勁勢頭。
-石油需求-
Hammer表示,全球石油需求正在增長,庫存非常低,這是貿易量上升的典型先決條件。2022年上半年,貿易量已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國際能源機構(IEA)預測,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將超過疫情前的水平,接近1.02億桶/日。
VLCC一直在運力過剩的壓力下蹣跚前行。船舶經紀公司估計,今年迄今為止,波斯灣—北亞航線即期市場日均虧損略高于5000美元。這條航線上的虧損一度超過15000美元/日,直到6月底波交所運費指數才升至W50點這一關鍵心理關口。
成品油輪的表現優于原油輪,但隨著煉油廠提高運營效率,預計兩者差距也將縮小。國際能源機構估計,全球煉油能力的擴大將使今年產量增加230萬桶/日。
-能源貿易-
隨著歐洲地緣政治沖突進入第五個月,貿易格局的變化更加清晰,助推了油輪噸海里需求和油輪運價的上升。
MSI主管Tim Smith在一份月度報告中說,5月份,從中東到亞洲的原油發貨量環比下降了約8%;歐佩克的產量也比上月下降了約20萬桶/日。
Hammer表示,由于歐佩克+減產,各公司清理了積壓的庫存,早些時候的貿易有所延遲,前景有所改善。Paglia表示,從中期看,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將推高原油輪的運費。
Hammer表示,石油產量正在增加,因為對更便宜的俄羅斯原油的需求很高。此外,隨著俄羅斯石油出口轉向亞洲,將有更多的石油作為美灣和波斯灣的替代品流向其他地方,航程越來越長。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數據,非歐佩克+出口國將在明年引領世界石油供應增長,今年將增加190萬桶/日,2023年將增加180萬桶/日。
-手持訂單-
Paglia表示,由于訂單量較低,預計從明年起油輪船隊的運力增長率將大幅放緩至1%左右,拆船量將略有增加。
Hammer補充稱,油輪訂單量至少是20年來的最低水平,拆船率低意味著船隊仍有一些增長,但速度正在放緩,而且水平是可控的。
據Banchero Costa估計,今年前5個月,全球原油輪運力增長了1.5%,VLCC運力增長了1.8%,成品油輪運力增加了1.5%,但由于新交付的靈便型油輪和LR1型油輪的數量較少,較小船型的運力幾乎保持不變。
本文來源于搜航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