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11日,中通快遞與土耳其航空(Turkish Airlines)、太平洋航空(PAL Air Ltd.)簽約,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中通快遞將攜手土耳其航空和太平洋航空,整合協同各自優勢資源,布局開拓全球航空運輸服務,惠及更多商家和消費者。
簽約儀式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中通快遞集團董事長賴梅松、土耳其航空董事會兼執行委員會主席伊利凱?艾吉(M. ?lker Ayc?)、太平洋航空副主席劉少坤共同簽署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合資公司的總部設立在香港,將提供各類門到門物流業務,包括攬收、揀貨、運輸、收發、快運、跨國對接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同時,合資公司也將提供倉儲管理、訂單和供應鏈管理。
中通不甘落后順豐圓通,布局航空一步到位?
(簽約現場)
簽約儀式上,中通快遞集團董事長賴梅松表示:“中通將在繼續鞏固和發展國內快遞業務領先優勢的同時,積極地布局和開拓國際市場,使國際業務成為中通未來重要的增長點。本次三方伙伴的合作,將通過核心能力和資源的整合聯動,把握住新經濟帶來的良好市場契機,在全球快遞﹑倉儲﹑貨運﹑航空干線等領域取得積極進展,惠及更多的國際貿易商和全球消費者。”
土耳其航空董事會兼執行委員會主席伊利凱?艾吉認為,本次簽約不僅是土耳其在伊斯坦布爾新機場啟用前的重大戰略舉措,也有望改變全球快遞運輸業的格局。伊利凱?艾吉表示:“合資公司將建立強有力的合作體,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綜合性服務商之一,專注于全球電子商務市場,提供門到門的服務。”
太平洋航空副主席劉少坤表示:“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全球快遞行業收入持續增加,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3400億美元,三方以合作關系為契機,將極大的提升各自的業務能力和影響力。”
土耳其航空經營著全球最大的航空網絡,航線覆蓋300個目的地和121個國家。戰略咨詢機構Brand Finance發布了2018年品牌價值評估結果:土耳其航空當選土耳其全行業“最有價值品牌”。
太平洋航空總部位于香港,從事航空公司一般銷售和服務代理,目前已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地區、泰國、越南、印度和美國向零售快遞服務商推出了包括最后一公里派送的B2C包裹快遞服務。
目前,合資公司占股比例尚不得知。
最近兩周以來,中通動作頻頻。先是在5月29日,宣布接受阿里巴巴、菜鳥等投資的13.8億美。再是6月6日決定對菜鳥網絡旗下菜鳥驛站投資約1.68億美元,獲得約15%股份。
根據官方說法,雙方將圍繞面向新零售的快遞、末端、倉配、跨境等物流服務展開全方位合作,在智慧物流方面進一步提升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水平。
如果說和阿里的合作屬于“軟件升級”,那今天成立合資公司的消息,無疑是一次“硬件迭代”。中通有望填補全球航空運輸服務上的空白,甚至一步到位。
要知道,國內主流民營快遞公司中,只有順豐速運和圓通快遞兩家公司擁有自己的飛機。其中,僅順豐擁有國際航線。(圓通僅有跨境航線,國際航線外包)
在國際快遞巨頭普遍采用專用貨機運輸的同時,國內快遞公司的主流選擇方式還停留在“改造二手客機”階段。這種依賴腹艙運輸的貨運方式抑制了運力。
順豐和圓通最近于全球航空運輸服務的布局是造機場。前者的目標是在湖北鄂州建立一座全球第四、亞洲第一的國際航空物流樞紐。后者則6月6日宣布同菜鳥、中國航空在香港國際機場啟動建設一個世界級的物流樞紐,總投資約120億港元。事實上,樞紐化運輸要在成本和效率上更優于點對點運輸。
中通此次聯合土耳其航空、太平洋航空成立合資公司,有機會同時發展順豐、圓通在過去幾年間布局的方向:1,飛機;2,國際化;3,航空樞紐。
難以想象,僅僅不到2年前,站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郭建民還對國際化的具體計劃感到沒有方向。他是中通的首席財務官,并如此說道:“現在談國際化以及其它領域的具體計劃為時尚早,但是這是中通的發展方向。”
當時,中通的早期投資方紅杉資本合伙人劉星也認為“在國際化的過程中,這家公司還需升級”。
那么,在今天,中通的升級完成了嗎?至少過去兩年里,中通在“通達系”中做到了老大。它的股價經歷低谷后終于在今年迎來了爆發。這家公司變得前所未有的自信——敢于宣布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也把被詬病多年的“加盟制”換成了“聯邦制”。
對于國內快遞公司而言,國際化是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目標。既然是目標,也就說明他們還沒有實現。他們的學習對象是聯邦快遞、UPS、DHL這些成名已久的老大哥,后者擁有數量巨大的航空機隊和成熟的樞紐化運輸模式,確保服務市場遍布全球。
去年,順豐航空的一名匿名信源對界面新聞表示,采用航空運力是快遞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必然要求,組建自有貨運航空公司也是快遞企業持續提升競爭力的主流選擇。
顯然,中通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也是它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