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這兩天行業內發生的事情太多,這份年報解讀來晚了。不過也正因為行業內這些猝不及防的變化,才更逼得我們去創新、去思考、去不斷的開拓。當然也要留神競爭對手的方向和動作。而這也是我們解讀各個企業年報的意義之一。
回看下兩天前德邦的這份年報,無論從那個角度講都意義重大:上市后的首份年報、“零擔之王”的年報、業內少有的兼具快遞快運業務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在年報的開頭還有一封崔維星寫給股東的信!
這份年報到底披露了哪些信息?傳遞出哪些信號?一文梳理:
一、從業績看經營:大件快遞表現搶眼
先看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包括營收利潤在內的財務狀況:
年報披露:截止報告期末,德邦總資產65.21 億元,較 2016年末增長14.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30.71億元,較2016年末上升 21.59%。對于這一點,年報稱主要得益于公司2017年利潤規模的擴大。
營業收入方面:
2017年業務件量3.13億票,同比增長 54.70%;2017年營業收入為203.50億元,同比增長19.70%。這一數據也意味著其在整體營收上遠超中通(130.6億)、圓通(199.82億)、申通(126.57億)、韻達(100.25億)、百世(199.9億)。當然由于各個企業業務構成和統計方法不一,這一數據也只作為參考。
利潤方面:
2017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4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3.8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5.28%,同時由于公司利潤規模的擴大,公司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相應提升,由上年同期的16.27%提升至 19.53%。對于利潤增長原因,德邦稱是由于公司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大,效率穩步提升,成本管控措施的有效實施。
分業務來看:
快運收入仍占大頭,穩步增長之下進一步夯實了自己快運領域的地位:2017年快運收入為129.94億元,同比增長2.93%,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其快遞業務,可謂后發先至,增長迅速:全年實現快遞件量 2.73 億票,同比增長 69.41%;快遞收入69.28億元,同比增長 69.14%,高于快遞行業整體收入增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精準的大件快遞定位和優質的服務帶來了高于同行的品牌溢價,以其2015年至2017年票均收入看,快遞業務票均收入分別為 29.38 元、25.43 元和 25.39 元,不僅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甚至超過了順豐(順豐2017年的票均收入為23.14元)。
其他收入為 4.28 億元,同比增長 52.64%,其中,倉儲供應鏈等新業務增長迅速。
二、崔維星:大件快遞是德邦的戰略發力點
對于以上成績,德邦董事長崔維星也在股東信中做了點評,其中一部分語言值得玩味,其寫道:
公路快運業務是本公司的優勢業務,是主要的利潤來源。2017年,德邦快運業務實現收入人民幣129.94 億元,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相對市場占有率在幾家主要同行中處于主導地位。作為公路快運領域排名第一的企業,我們始終聚焦以商貿及制造業為主的高端中小客戶群體,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并研發行業解決方案,以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不斷提高市場份額,持續擴大領先優勢。
快遞是本公司當前的核心業務,是我們參與市場競爭、服務客戶的主戰場。快遞業務從無到有,自2013年11月上線以來,始終保持高速增長,2017 年完成收入人民幣 69.28 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 97.58%,在主要競爭同行中處于高增長水平。
伴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快遞業務將會重點投入網絡、時效、品質建設,夯實基礎競爭能力,其中快遞到達網絡覆蓋率要達到行業前列。同時大力提升服務體驗,一方面加強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另一方面加強快遞員的服務能力建設。改善客戶面對面的服務體驗,以不斷擴大德邦快遞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使快遞繼續保持在高速增長的軌道上。
對于我們看到的表現搶眼的大件快遞,崔維星也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大件快遞作為公司的又一個戰略發力點,在打開競爭局面,贏得戰略主動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崔維星認為,大件快遞戰略首先考驗的是服務能力。隨著網絡、時效等競爭要素在未來的逐漸趨同,服務將成為行業競爭的關鍵要素。與此同時,隨著客戶送貨上樓、異地調貨、 行業解決方案等客戶需求的不斷升級,優質的服務正在逐漸成為行業競爭的焦點。德邦作為國內屈指可數的直營化物流快遞企業,具備天然的服務基因,在管理規范、標 準統一、高執行力等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二、從規劃看未來:強化快運領導地位,加快拓展大件快遞
事實上,無論是財務數據的啟示,或者是崔維星的思考,加快大件快遞發展已經上升為德邦經營戰略的一個重點。在德邦年報中,發展戰略介紹方面,第一條即提到“加快拓展大件快遞”。
具體而言,其接下來的發展戰略包括:
1.強化快運業務的領導地位,加快拓展大件快遞,采用穩健的經營策略,逐步推進在綜合物流領域的業務延伸
2.堅持推進產品、服務品質升級,提升客戶體驗
3.強化自身組織和精益管理能力,提升持續盈利能力
在其經營計劃中,更是詳述了如何加快大件快遞的發展:“公司將繼續加強科技能力建設,通過大數據的方式和五大配稱體系的建設,強化公路快運業務的領導地位,加快拓展大件快遞業務”。
具體包括:
1.強化精益管理,以科技塑流程,算法替人工:
德邦在年報中表示,“將持續通過科技化、智能化、算法實現人員效率的提升,致力于打造前瞻性的信息平臺,使之成為公司核心競爭力之一,促進管理和業務的持續優化”。
完善基礎應用系統,支持企業的整體發展戰略,實現企業的高效流程管理,增強企業競爭力和業務系統的敏捷性;完善決策分析系統,支持管理改善和戰略決策,提高決策和預測的準確性;完善營運支撐系統,實現對電子商務、品質監控、營銷等業務的有力支持;升級管理支撐系統,確保對財務、人力、采購、資產管理等各個模塊的覆蓋,提升管理效率;強化辦公協同系統,提升企業整體辦公效率。
信息化能力由“支撐業務”向“合作創新”的發展和轉變。
2.穩健推進服務覆蓋范圍擴張,打造國內領先的網絡運營體系:
不斷推進網點縱深及擴張,依托網點的科學布局,發揮網點之間的協同作用,從而實現業務規模效應。
在已經獲得領先市場份額的華南以及華東成熟市場,繼續深化布局,挖掘市場潛力,提高市場滲透率,通過收派模式的變革推進縱向深入發展,不斷提升在該地區的市場占有率和品牌認可度,建立東部成熟市場的領導地位。
同時,響應“一帶一路”及“快遞下鄉”的國家戰略,在網點規劃上加大對偏遠地區的網絡覆蓋,結合當地實際及公司整體布局,提升網絡覆蓋的廣度。
3.通過渠道升級、末端融合及模式優化,提升客戶滿意度:
在客戶服務體驗及運營模式方面,將持續通過末端的融合、送貨上樓能力的提升以及運營模式的優化,提升客戶的滿意度。
事實上,德邦具有大件市場的豐富經驗和與之匹配的物流網絡系統、信息管理系統。同時從以上摘自年報的經營計劃也可以看出,德邦也把科技放到了更為突出的位置,展開了一系列創新。
而據物流指聞所知,其很多舉措已然取得了成效。舉例來講:2017年,德邦首創行業內第一套大小件融合的多層立體分揀系統,通過鋼平臺架高、同車位裝卸、即卸即裝等核心舉措,有效提升了場內流通效率和場地承載,目前已在武漢轉運場正式運行。預計2018年實現全國應用。這一創新對縮短全網運行時效、夯實德邦大件快遞市場基礎、提升客戶滿意度、實現行業領先地位具有重大意義。
四、從數據看行業:非標大件迎來春天
德邦這一系列成績,一系列動作背后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行業背景,那就是:需求不斷上升的大件快遞市場。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400.6億件,同比增長28%; 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957.1億元,同比增長 24.7%。受傳統電商增速下滑及基數等因素,行業增速較2016年有所下降。
與之對應的,隨著消費升級的發展,電商產品滲透率在逐步深化,大件商品(大家電、家具、建材、運動器材和衛浴等)物流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根據物流采購聯合會的信息,中國大件物流 2015 年的市場規模達 8,943 億元,2015 年 B2C 電商大件物流總費用 1,206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 65%,成為繼快遞之后物流市場新的戰略增長點。現階段大件商品的電商滲透率仍然較低,未來滲透率會進 一步提升,大件快遞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另外,配合新零售的發展,市場和客戶對快遞提出了“線上+線下”,“大小件一體化”,“異地調貨”等新的需求,將進一步促進大件快遞市場的發展,這一領域發展前景較大。
從客戶看,大件快遞的客戶與快運的客戶較為接近,主要為服裝、電子、五金、家具的等工業及貿易企業,其中個人客戶和中小企業客戶占比較高,客戶整體較為分散。
而這,正是德邦的優勢所在!
作為快運行業內的標桿企業,德邦深耕零擔運輸多年,在大件和重貨運輸方面形成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與之匹配的物流網絡、信息管理系統。就算是德邦快遞業務,也是差異定位于大件快遞:打造快遞“3.60 特惠件”產品,依托直營體系,提供優質的快遞服務,一系列舉措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存在一定的先發優勢。
不僅如此,目前我國大件快遞市場剛剛起步,受限于大件快遞的開展對運輸和客戶資源的要求,參與競爭對手較少,目前僅有日日順、蘇寧等幾家快遞公司,行業發展前景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幾乎在發布年報的同時,德邦快遞的公眾號,由“德邦快遞”悄然更名為“德邦大件快遞”。
這一步步動作,一個個計劃,顯然在釋放一個信號——德邦,要干“大”的!
左手“黃金激勵”提服務,右手“科技賦能”增能力,再加上一個“借力咨詢”,德邦的下一步動作,現在你看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