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綜合物流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福州印發《關于打造國內一流樞紐機場等16個重大項目行動方案》!

  近日,福州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打造國內一流樞紐機場等16個重大項目行動方案》的通知,立足福州市現有產業基礎、資源稟賦、政策優勢和發展趨勢策劃推出16個重大項目行動方案,旨在進一步激發福州產業發展潛力、增強產業發展后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福州市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以下為其中三個行動方案:

  1、打造國內一流樞紐機場

  發展目標

  力爭到2022年,福州機場實現貨郵吞吐量45萬噸,趕超廈門機場;客運吞吐量達1800萬人次。

  主要任務

  出臺扶持政策。出臺貨運航空扶持政策,修訂完善客運航空扶持政策,鼓勵企業爭取新開或多開客貨運航線。并且推動福建縱騰、薛航等企業發展本地貨運航空公司,以及加快規劃空海鐵綜合物流樞紐項目。

  提升貨運能力。優化進離場飛行程序,用足高峰小時容量資源;引入新的貨站公司,改擴建現有機場貨站,加快北部貨機坪建設,提升貨郵保障能力。

  優化空域資源。加強軍地溝通聯系,加快推動空域精細化改革,優化福州空域,最大化利用機場時刻資源。

  優化機場通關環境。優化通關環境,降低機場管理費用,推動海關、邊檢推行常態化“5+2”上班模式,縮短貨物在機場滯留周期;推動順豐、中州航空等企業多開通貨運航線航班。

  加快推進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加快福州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前期工作,爭取盡快完成立項審批,確保今年底前正式開工。

  吸引企業入駐。充分發揮臨空經濟區政策優勢,規劃建設航空產業園,推動順豐、圓通等大型物流電商企業入駐園區并建設航空物流分撥中心。

  推動福州航空重組。加快推動福州航空有限公司股權重組,做大做強福州航空有限公司,提升福州航空有限公司運力和盈利水平,實現福州長樂機場多基地航空公司良性競爭態勢。

  2、打造世界一流港口

  發展目標

  力爭到2022年,福州港進入全球集裝箱港口排名前四十名,貨物吞吐量突破2.5億噸,外貿干支線達到50條。

  主要任務

  完成《福州港總體規劃(修訂)》審批工作。推動國家有關部委加快《總規》審批工作,力爭在2020年9月30日前生態環境部審批通過《福州港總體規劃(修訂)環境影響報告書》,11月30日前交通運輸部審批《福州港總體規劃(修訂)》,為福州港碼頭泊位項目建設提供規劃支撐。

  補齊港口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江陰港區壁頭作業區6-7#、13#、15-17#泊位和羅源灣可門作業區6-7#泊位等項目建設,形成泊位連片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滿足萬華化學和緣泰石油等大型臨港產業項目落地需求。

  完善港口航運扶持政策。優化完善港口生產和航運業扶持政策,相關縣(市)區政府同步研究出臺扶持政策,鼓勵企業爭取多開遠洋航線和內貿支線,擴大市場腹地,吸引周邊省份貨物在福州港集聚。

  營造便捷通關環境。積極構建與世界一流港口相適應的一流通關環境,提升口岸通關效率,完善口岸服務功能。

  促進港區聯動發展。促進水水中轉、水鐵聯運,打造福州港海絲港口群,做大做強江陰港集裝箱業務,發展集裝箱遠洋干線,打造國際集裝箱樞紐港。進一步引導閩江口內港區集裝箱航線轉移至江陰港區集聚發展,做大閩江口內港區內貿航線,協調推進江陰、閩江口兩港以及羅源灣港區南北作業區的水水中轉。

  3、打造快速海鐵聯運體系

  發展目標

  福州港口后方鐵路通道北段建成后將暢通海鐵聯運通道,海上貨物可通過鐵路直達輻射閩東北、閩西北和江西、湖南等地,后方陸域貨物也可通過鐵路直達福州港,并通過海運銷往全球。

  項目建成后,可開行貨運列車35對/日,最大貨物運輸量達2500萬噸/年。力爭到2030年,開行貨運列車8~10對/日,實現貨物運輸880萬噸/年;到2040年,開行貨運列車13~15對/日,實現貨物運輸1800萬噸/年。

  主要任務

  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加快福州港口后方鐵路通道項目北段工可報批、土地預審等前期各項工作,盡快開工建設。

  籌措項目資本金。積極爭取國家專項債,研究謀劃融資渠道,解決福州港口后方鐵路通道北段資本金拼盤問題。

  弱化樟林站貨運編組功能。協商國鐵集團同意弱化樟林站貨運編組功能,滿足城市東擴需求,并在福州港口后方鐵路通道北段選址新建貨運編組站。

  啟動杜塢編組站建設。溝通鐵路部門盡快啟動杜塢鐵路集裝箱編組站項目建設,并解決項目用地和審批等各類問題。

  謀劃推動綜合樞紐建設。在長樂區謀劃推動綜合物流樞紐建設項目,打造“立足福州、輻射閩東北”的公空鐵水多式聯運綜合性物流樞紐,并解決項目用地和審批等各類問題。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