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中國的斡旋下,中東大國沙特阿拉伯與伊朗正式恢復外交關系,自此中東地區的和解進程開啟了加速鍵。
敘利亞、土耳其、俄羅斯和伊朗于上月舉行四方會談,討論重建土耳其與敘利亞關系。
5月1日,敘利亞和約旦、沙特、伊拉克、埃及外長在約旦首都安曼舉行會談,共同商討針對敘利亞問題的政治解決方案。
在這股和解潮下,常年支持敘政府的伊朗開始重視與敘利亞的紐帶。伊朗總統萊希于5月3日抵達敘利亞,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也是伊朗總統自2010年以來對敘利亞的首次訪問。
政治的和解必然帶來經濟的復蘇,據《德黑蘭時報》報道,5月3日伊朗總統萊希抵達敘利亞后,伊朗與敘利亞簽署了14項協議和諒解備忘錄,涉及貿易、石油、農業、鐵路等各領域。兩國還簽署了長期戰略全面合作協議,準備成立聯合銀行和聯合自由貿易區。
同時,受中東和解大環境的影響,以沙特為首的海灣阿拉伯國家也改變了對敘利亞政府的敵對態度。上月底,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訪問敘利亞,也是兩國自2012年斷交以來的首次訪問。
在斷交前,沙特是敘利亞最大貿易伙伴之一,兩國2010年貿易額達到13億美元。近幾年隨著敘利亞與約旦邊境重開,沙特與敘利亞的貿易有所回暖,從此前的不足1億美元升至2021年的3.96億美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預測顯示,受OPEC+的減產協議和通脹持續影響,包括沙特、伊朗在內的中東石油出口國今年將出現經濟增長放緩,各國將把更多精力轉向非石油領域。
這也彰顯了各國合作的必要性,無論是受到制裁的產油國還是石油進口國,開辟新市場、拓展非石油領域是一個有難度的挑戰,當加深合作之后,各國共同承擔責任,一起發力,為中東地區經濟發展添磚加瓦。
中東各國加快和解進程,一個是受地區大環境因素的影響,其次也是出于各自的發展需求。和解復交,進一步深化合作關系,對雙方來說,都會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本文來源于搜航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