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出臺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鼓勵快遞企業使用共享快遞盒。行業綠色創新獲得相關部門的肯定與支持。不過,共享快遞盒這一新生事物本身正處于初創和摸索階段,在規范和推廣的過程中,尚有諸多問題等待解決。
首先要解決共享快遞盒在新型末端的回收問題。一般情況下,快遞員將快件送達后,收件人打開共享快遞盒取走內件,快遞員負責回收快遞盒,準備投入下一次使用。這種使用方式適用于當面簽收的情況,當快件無法實現當面簽收時,共享快遞盒的回收就會出現問題。目前,大量快件通過快件箱、服務站、物業甚至門衛等完成投遞,用于回收共享快遞盒的逆向物流建設不完備,給再利用造成了一定障礙。
其次要解決共享快遞盒使用不充分問題。目前,企業推廣的共享快遞盒規制統一,盒體固定,只適用于快遞小件。而快遞企業的網絡中,還存在大量非標件和異形件。此外,消費者可能在一次網購中購買多個倉儲中的商品,如果將這些商品分別裝入共享快遞盒,勢必會出現盒子利用率不高的問題。
最后要解決運行成本高昂的問題。公開數據顯示,共享快遞盒的購置成本約25元/個。在推廣應用中,企業還要承擔相應的回收、倉儲、維護等使用成本。在推廣初期,共享快遞盒的投入規模較小,相應操作流程也不完善,所需的成本會更高。
讓人高興的是,目前,已經有企業在推廣共享快遞盒方面積累了不少有益經驗。蘇寧在貨值高、包裝規格統一的3C 數碼、母嬰類商品上推廣可循環使用的“漂流箱”,京東根據不同品類的商品相繼推出了冷鏈保溫循環箱、循環包裝袋和由熱塑性樹脂制作的“青流箱”,中通也為電腦內存條、芯片等易壞電子元件提供了帶有內件保護的“E之箱”。
總而言之,共享快遞盒是綠色快遞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一步。當前,其在推廣應用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還需要快遞企業、包裝生產企業、高校研究機構以及社會各界集思廣益、攜手創新,共同努力研發、推廣更適合行業發展特點的共享快遞盒。
本文轉自中國郵政快遞報,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