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綜合物流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金稅四期下,物流企業如何做好財稅規劃??

  01

  金稅四期

  11月13日,國家稅務總局在官網上發布了2020年12月政府采購意向公告,正式官宣金稅四期的到來,一石驚起千層浪。為什么金稅四期一出就能引起如此關注和熱議?

  這事要從金稅一期說起。1994年,國家開始實施金稅一期,當時信息化程度非常低,電腦非常少,都是286/386/486,增值稅發票全部是手動開的,國稅局想做到交叉稽核系統要通過手動采集數據,再錄入計算機之后進行比對。但是手工采集的數據錯誤率很高,覆蓋面又窄,當時只有50個城市運行,所以最后金稅一期就停掉了。

  2001年,信息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國稅局吸取了一期的教訓,實現了發票數據自動采集,增加稅種,并且把海關增值稅完稅憑證也納入到了管理系統中,在全國推廣使用。但是,在整個稅收體系中,增值稅只是流轉稅的一種,那時候營業稅也占據了半壁天下。所以金稅二期的適用面也非常窄。

  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又對系統進行了不斷的摸索和升級。因此,從2013年開始,國家又推出了金稅三期。同時國家稅務總局和有關部門也在不斷地對金稅三期進行升級。

  例如2018年,金稅三期再次升級,整合了營改增,實現了五證合一,把銀行賬戶分類及支付結算管理、個人財產數據整合、境外收入情報交換等也納入了進來。現在的金稅三期可以通過系統查看掌握到每個企業的銷售額、買賣物品的種類、企業更換的地址、每天產生的費用等所有數據,涉及到了所有稅種、所有工作環節。

  既然金稅三期已經如此強大,為什么還要做金稅四期呢?11月份政府公布的招標文件其實已經表明了。金稅四期是在金稅三期已經集大成的“大數據征管”基礎上的一個進化及完善,它將不在局限于純稅收的信息,更多的是要把“非稅”信息也納入其中,通過“非稅”信息來全方位、立體化地監控企業的經營狀況。這是要強化“信息治稅”。

  金稅四期能給企業帶來什么變化,下面我們先看一看國內公路運輸的現狀,在現狀下再來分析咱們物流企業財稅的狀況。

  02

  國內公路運輸發展現狀

  公路貨運分為有車和無車兩種方式。上個世紀90年代初,農村剩余勞動力跑運輸是一個快速發家致富的方式。在這種背景下,個體車輛得到快速增長,例如安徽阜陽、河南周口都因此有“卡車之鄉”的稱號。

  另外,物流運輸公司也越來越不愿意養車,原因有兩方面:一養車成本太高,企業買一臺車就得養一名司機,不管有沒有貨拉,都得還車貸、發工資,對于企業來說,固定成本非常高,如果企業業務不穩定的話,更是雪上加霜;二車輛管理難度大,公路貨運長途偏多,企業很難對長期在外的車輛進行管理,這也是物流公司一直存在的痛點之一。

  基于這兩點,現在的物流企業絕大多數調用的都是社會運力,讓個體司機去承運貨物,只有少量的干線運輸還保留著少許車輛。

  在這種情況下,無車承運方式其實早已成為國內從事公路運輸企業的主流模式。

  03

  物流行業及企業財稅狀況分析

  在這種運輸背景現狀下,物流行業稅務痛點包含兩種:

  1.國家行業管理政策和稅務部門的稅收政策與實際行業情況不匹配

  其一,個體車輛經營身份被占用,無法開具發票。2010年之前,營運證的資格是統一到了公司主體,這導致個體司機沒辦法給自己買的車注冊上牌,必須把車輛掛在具有運輸資質的企業名下才可以從事貨物運輸,由此市場產生了車輛掛靠這種扭曲模式。

  一般,個體司機買車,都是由掛靠公司幫其解決車牌、保險、車貸等問題。但是掛靠公司并不參與車輛經營,不為司機提供業務,也不為司機開票,可是個體車輛的經營身份又被占用了,這導致司機也無法開具發票。

  這種情況大概在營業稅時期就已經存在了。2006年之前,我國物流行業一直處于高速發展時期,運力不足使得無法從司機處獲得發票的企業只能接受這個事實,然后想方設法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發票,這也是當時江西發票滿天飛的一個原因。

  其二,個體經營的卡車司機沒有意愿和能力完成個體注冊。近幾年,國家已逐步放開了相關管理規定,車輛可以注冊到個體經營身份下,同時,雖然國家一直在不斷精簡優化整改辦證流程,但司機依舊沒有時間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去做這件事情。

  此外,司機買車需要貸款,需要找一個能給他辦理貸款服務的機構,而掛靠公司恰好就能為他們提供從貸款買車到后續的注冊、保險等一系列服務。所以,自然而然就造就了個體司機不愿意注冊個體經營身份。

  2.增值稅抵扣鏈條天然斷裂

  這要從增值稅的稅收特點說起。增值稅是流轉稅,它是對增值額部分進行征稅。例如,花10塊錢買一個杯子,再花10塊錢把它賣掉,中間并沒有產生增值,按道理其實是不用交稅的。但是如果采購杯子的過程中沒有獲得用以抵扣銷項稅額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那么就得按照10塊錢全額繳納稅收。

  這種情況也同樣適用于公路物流。物流公司在采購個體司機提供運輸服務時,往往會拿不到發票,即使拿到也是3%的抵扣發票。因為個體司機到稅務部門代開發票,被開出的一定是小規模個體簡易征收稅率3%的抵扣發票。試想一下,物流企業即使是平進平出的采購了這項服務,那么在稅收上就增加了6個點的稅負。這個原因導致增值稅鏈條斷裂。

  此外,反過來想,個體司機提供運輸服務的時候也是要成本付出的,例如買車、運輸過程中加油以及過路過橋費等,這些都包含了增值稅,但因為沒辦法向下傳遞,導致行業存在嚴重的重復繳納。

  以上是我對物流行業稅收狀況的分析。下面再看看物流企業財務狀況,也從兩方面進行分析:

  1.帳務核算和應收賬款管理

  其一,按傳統模式運營,帳務處理方式原始,財務核算信息化水平低,財務數據不能為企業經營提供有效支持。

  在最近路歌的一次線下活動中,來了70多位物流老板。當時我問這些老板有沒有人看財務報表,結果只有三個人表示自己會看,剩下的都不看。

  為什么不看?一是報表確實有很多專業性的東西,看報表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但更多的因素是老板不相信報表,他們覺得報表上的數據和他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數據不準備又為何要看。

  數據為什么會不準確?可以從老板和財務的日常對話窺探幾分。例如:老板問財務今天發了多少車,財務會說不知道;問賬上還有多少應收款,財務肯定會說單子還沒來,數據還沒有出來,等到月末的時候才知道;如果老板再問她今天回了多少錢,財務會說,您等一等,等會我們去銀行賬戶里查一下才能告訴你。

  這樣的對話多幾次之后,老板肯定會想:財務是干什么的,不就是報個稅,怎么連個帳都搞不清楚,還不如直接去問現場的調度和項目上的人。

  這里先為財務們叫個屈,這真不怪他們。因為物流企業按照傳統經營模式,靠的就是線下原始單據的傳遞,當企業信息化水平比較低,沒有把信息及時傳給財務的時候,財務又如何計算呢,也只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所以,如果企業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到一定水平,那么財務數據一定會為企業經營提供有效支持。

  其二,財務制度不健全,收入成本核算混亂,害怕稅務部門及其他部門的檢查。

  很多企業都會做幾套帳,自己看做一套帳,應付稅務做一套帳,到銀行貸款還要再做一套報表。

  分析一下,其實大多數企業這么做,無外乎是為了少交點稅。但真的少交了嗎?沒有。和客戶對賬要錢的時候,客戶會說先把發票開過來,才會把錢給你。那么在開票的時候,稅就已經產生了,就需要交稅了,銷售額這塊是必須要繳納稅款的。所以根本沒有減少稅收。

  那企業為什么還要做幾套賬,有必要嗎?這是因為我們的成本發票沒有辦法獲取,采購的個體運輸司機沒有辦法提供發票,這就只能通過其他辦法獲取發票來處理賬務。這種情況下就生出了幾套賬。

  雖然無奈,但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是違法的,所以企業就非常害怕稅務部門及其他部門的檢查,因為一查就會查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財務人員也非常不穩定,經常是今天換明天換,流動非常大。這也使得企業招不到合適的財務人員,進而導致企業賬務越來越亂,最后企業沒有辦法只能把報稅工作外包給代賬公司,然后找個家里人做一個內賬,但由于家里人沒有專業知識,所以賬目只會越記越亂。

  其三,應收賬款管理混亂,依靠運單(紙質單據)和人腦記憶,導致企業核算不清,和客戶對賬處于不利地位。

  企業和客戶要款的過程中,客戶一般會說你先和我們的財務把帳對了,然后把票開了。等你和對方財務對賬的時候,又會被告知先把對賬單拿過來。但很多企業拿不出對賬單,都是一堆紙質單據,問原因就說是財務離職了,帳沒有了。這種情況下,企業和客戶對賬是非常不利的,因為沒有清晰的紀錄,如果單據丟失了一兩張,這時候就是有理也說不清了。

  2.增值稅抵扣鏈條天然斷裂

  物流企業資金管理一般會遇到兩個問題。

  一是資金缺乏,籌資渠道有限,資金成本較高。當企業業務擴張的時候,往往會出現資金不足的問題,因為接到業務時需要先給客戶打一筆保證金。另外就是賬期問題,和客戶的賬期一般是3個月或者更長,這個時間段內,和司機的結算往往是一個月或兩個月,這就意味著企業需要先墊付資金。

  企業獲得資金的渠道,首選無外乎是找銀行借貸,但是銀行更看重的是抵押物,而物流企業又都是輕資產運營,沒有合適的抵押物,所以很難貸到款。即使能貸到款,辦理流程也很繁瑣冗長,等你貸到款,業務早就流失了。因此,有些企業會想其他辦法,例如信用卡套現,但信用卡只有四五十天免息期,且額度不高;另外就是找親戚朋友借錢或民間借貸,這些都不太靠譜,有各種問題。

  因此,由于企業籌集渠道有限,導致很多業務是想擴張卻擴張不了。

  二是不能有效匹配資金收支,導致不能及時兌現司機運費,引發信用風險。

  這是因為企業和客戶及司機的賬期是不同的,這邊客戶還沒有回款,就需要先把司機的費用兌現掉。有的企業會提前做好預算,把錢安排在賬上用來支付,但有時候預算做的不及時,就會導致資金占而不用,占用成本增高。有的企業不做預算,等到需要付款時才發現賬上沒有錢,就會引發司機信用風險。如果司機總是沒有及時結算到運費,就可能發生“先結算后卸貨”的事情。此后,司機可能就會選擇不合作,甚至合作時直接拉著貨跑。

  04

  案例分析

  案例:某物流公司2019年銷售額2000萬元,一般納稅人,該公司無自有車輛主要是依靠調用社會車輛,公司名下沒有固定資產。19年的營業成本總計1650萬,包括1500萬的外調車輛費用,收入減去成本,計算下來其稅前利潤是350萬。

  但交完稅后會呢?首先,因為找的是個體司機,所以沒有進項抵扣,企業要全按9%去交繳納增值稅以及附加稅種,總計要交184.95萬;其次,企業所得稅有一個納稅調增的過程,因為1500萬的支出沒有辦法獲得稅前列支的發票,導致它的應納稅所得額很高,調增回來之后就變成了1665萬,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就是416.26萬。這樣算下來,企業最后虧損251萬。

  物流企業的經營目標是盈利,不可能辛辛苦苦干一年是負增長,全交稅了。

  這種情況下,一般物流企業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大中型物流企業的解決思路是把業務轉包出去,找一些小的物流公司或承運商來解決稅收和資金上的問題,由他們來解決開票和墊資。這樣做確實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但成本比較高,運輸過程無法管控。

  其次,小型物流企業,由于他們本身的利潤已經很薄,不可能轉包出去,所以只能在采購司機的時候通過其他手段獲得發票。這些不合規的發票使得企業的稅收風險非常大,同時也會面臨墊資的壓力。

  不合規發票,建議大家不要采用,尤其是在金稅四期下。因為現在國家的查處力度非常大。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共查處涉嫌虛開增值稅發票企業108970戶,定性對外虛開、接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及其他可抵扣憑證582.5萬份,涉案稅額1108.93億元,查處涉嫌騙取出口退稅企業3545戶,挽回稅款損失147.87億元。

  現在的金三系統可以毫無懸念地查出企業拿到的所有發票,一旦出問題,第一時間就會定位到你這里,就需要做進項轉出,補交滯納金。所以,增值稅這個雷大家就別踩了,搞不好就掉進去了。

  有的人可能會想,既然增值稅這個雷不能踩,那么普票呢?其實是一樣的,企業采購進來的普票系統都有記錄,如果取得的普票也是虛開的,同樣也會被查處,一樣要做納稅調增,補繳所得稅和滯納金。

  所得稅的普票也不能用,那能不能不要票來入賬呢?對不起,像剛才那個案例,2000萬的收入,系統里會看到你開出去發票2000萬,你取得的有發票收入只有150萬,剩余的差額部分沒有發票,系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這時候,稅務局可能就會給你打電話說,你家企業的納稅評估風險出來了,請你們過來解釋一下。

  05

  網絡貨運平臺

  1.網絡貨運平臺的優勢

  說了那么多不靠譜的找票手段后,能不能做些靠譜的事情呢?這里建議大家把業務委托給網絡貨運平臺。原因分企業和政府兩方面來說。

  1)企業。網絡貨運平臺可以幫企業建立運力供應鏈,幫大企業直采到司機,幫小企業解決發票合規問題。除了優化整合運力外,網絡貨運平臺還可以跟蹤運輸全過程,提高業務管理水平和客戶服務水平;通過線上結算支付,可以提升效率,減少灰色費用;可以幫助企業取得合規發票,用以解決企業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稅負高的問題。

  2)政府。這幾年網絡貨運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一是因為它是天然的大數據平臺,所有業務數據全部線上呈現;二是便于政府準確把握行業的情況。

  網絡貨運便于稅務的稽核、征管,使得通過大數據控稅的創新成為可能,也讓行業能夠進入合規化運轉,為稅收政策演進提供了基礎。

  再回到剛才所說的企業案例中。如果把業務委托給網絡貨運平臺,在收入和成本都沒有變化的情況,最大的變化是稅收方面,首先增值稅只要交34萬,附加稅交4萬,最后企業所得稅只要交88.9萬,這樣算下來企業的凈利潤是266.69萬,和之前相比相差了五百多萬,數字還是相當可觀的。

  2.如何選擇網絡貨運平臺

  通過案例分析得知,網絡貨運平臺在幫助企業解決稅收痛點方面更具優勢。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任何網絡貨運平臺都可以。現在市場上網絡貨運平臺良莠不齊,需要大家認真謹慎選擇,如果企業選擇的是不靠譜的平臺,那么最后可能會牽連到自己。

  所以,企業選擇網絡貨運平臺需要注意兩點:

  第一,要選擇正規網絡貨運平臺。它必須資質證書齊全,品牌可信度高,具有強大的互聯網技術支持,這非常重要。

  第二,要關注網絡貨運平臺運作是否規范。例如,它是否追蹤運輸業務全過程,能否做到四流一致。只有規范的操作,拿到的發票才可以放心地去抵扣、去認證去入賬。拿到合規的發票,企業也就不需要再做幾套賬了,一套賬就可以了;也不用擔心稅務部門來檢查,因為不管怎么檢查都是合規的。

  說到這就打個廣告說一下路歌。路歌成立于2002年,是全國首批無車承運試點企業,具有很多其他平臺不具備的優勢。總的來說,路歌自主研發勇于創新,網絡貨運平臺注重業務合規風控嚴格,誠信經營,是政府、行業認可放心的企業。

  最后,用“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這12個字來概括一下目前的行業稅收環境。這幾年,稅務程序在不斷簡化,稅率在不斷下調,從17%調到16%,再降到13%;物流行業的稅率也從11%降到了10%,現在又降到9%。

  不過與此同時,稅務部門也在不斷升級征管手段,從金三到金四,可以說稅務部門已經具備了火眼金睛的能力,任何違法行為都難以逃脫。所以,如果物流企業還用過去的老辦法做稅收規劃,則可能面臨著嚴重的違法風險。提醒大家一定要合法合規,不合規的做法最好摒棄,不能因小失大,得不償失。謝謝大家!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金稅四期,物流企業,財稅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