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交通運輸部舉行4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公路養護管理發展綱要》,并回答記者提問。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舒馳主持發布會,綜合規劃司副司長王松波、公路局副局長周榮峰共同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
周榮峰表示,公路交通是覆蓋范圍最廣、服務人口最多、使用最廣泛的交通運輸方式。目前,我國公路總里程已達到528萬公里,形成了以高速公路為骨架、普通干線為脈絡、農村公路為基礎的全國公路網,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維護好這些規模龐大的公路資產,加強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意義重大。“十四五”期,推動公路養護管理高質量發展,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內在要求,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是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的重要內容,是補齊公路發展短板的務實舉措。近期,交通運輸部印發了《“十四五”公路養護管理發展綱要》,明確了“十四五”公路養護管理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在這里,我向大家簡要通報一下有關情況。
近年來,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公路養護管理單位深入貫徹落實“公路建設是發展,公路養護也是發展,而且是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斷加強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特別是“十三五”以來,圍繞“改革攻堅、養護轉型、管理升級、服務提質”精準發力,成效明顯。全國累計投入養護資金1.29萬億元,實施預防養護135.6萬公里、修復養護165.2萬公里,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16萬公里,改造危橋5.8萬座,基本完成鄉道及以上行政等級公路安全隱患治理。目前,全國公路網總體技術狀況優良,高速公路優等路率達到91.5%,普通國省干線優良路率達到84%。公路交通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進一步夯實。
“十四五”我們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著力推進設施數字化、養護專業化、管理現代化、運行高效化和服務優質化。
一是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升公路基礎設施韌性。加快構建統一開放、規范有序的公路養護市場,豐富養護供給模式,提高養護供給能力,促進養護市場專業化、規模化健康發展。強化公路危舊橋梁(隧道)改造,開展公路安全設施精細化提升行動。科學有序安排公路養護工程,改善提升公路技術狀況。結合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實施干線公路災害防治工程,提高公路防災減災抗災能力。強化應急體系建設,完善應急物資儲備,深化部門聯動工作機制,提升公路應急處置水平。
二是堅持科學耐久,維護路網良好技術狀況。加快構建公路養護科學決策體系,形成更加智慧、更加精準的養護決策模型和工作機制。持續開展公路長期性能研究,加快形成公路主動養護技術體系。強化養護工程設計,加強檢驗評定,保證公路技術狀況處于良好狀態。
三是突出綠色低碳,促進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理念,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功能恢復。大力推進廢舊路面材料等再生利用。鼓勵服務區開展節能環保升級改造,加快推進充(換)電設施等新能源設施建設。
四是強化智慧創新,推動公路數字化轉型。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公路基礎設施的融合發展。研制推廣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動化巡查、基于物聯網的養護工程質量管理等養護智能化應用。持續完善路網運行監測體系,推動路網運行感知、交調等設施與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同步規劃、同步實施,提升監管和服務效能。
五是聚焦優質高效,提高公路運行服務水平。強化路網疏堵保暢,確保骨干網“大動脈”和普通公路特別是農村公路“微循環”的暢通高效。持續加強聯網收費系統優化升級,提升ETC服務便利化水平。積極探索非現場執法,加大信用治超力度。推動公路服務區設施提檔升級,提升服務區服務品質和公眾體驗。研究推廣預約通行、定制出行、點單式服務等服務新模式,為用戶提供精準化、高品質出行服務。
在記者問答環節,王松波就央視記者提出的“目前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背景下,交通運輸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如何?”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王松波表示,總的來看,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總體實現平穩開局,為穩定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提供了重要的交通運輸支撐。
一是客運受疫情影響低位運行。一季度,完成營業性客運量15.4億人次,同比下降22.5%。全國36個中心城市完成客運量109.1億人次,同比下降10.7%。高速公路小客車出行量為46.3億人次,同比下降13.4%左右。
二是貨運總體平穩,累計保持增長。一季度,完成營業性貨運量112.9億噸,同比增長1.5%,增速與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其中公路完成81.5億噸,同比增長0.4%;水路完成19.3億噸,同比增長5.2%。
三是港口內外貿走勢差異明顯。一季度,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36.3億噸,同比增長1.6%。其中,內貿吞吐量同比增長4.6%;外貿吞吐量同比下降4.7%,主要受煤炭、原油、鐵礦石等大宗物資進口減少影響。
四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高位運行。一季度,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6360億元,同比增長9.8%、增速較去年四季度加快1個百分點,有效支撐宏觀經濟穩增長。其中,公路完成投資4810億元,同比增長11.8%;水路完成投資310億元,同比增長5.4%。
隨后,舒馳就“交通運輸部近期就冷鏈物流運輸高質量發展作出相關部署”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舒馳表示,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冷鏈物流運輸的需求快速增長。特別是在生鮮食品、農副產品、疫苗、藥品等諸多領域,冷鏈物流運輸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冷鏈物流的發展,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采取一系列舉措,推進冷鏈物流運輸加快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近幾年來,全國冷鏈運輸車輛保有量年均增速達到20%以上,截止2021年底,已達34萬輛,冷庫容量達1.96億立方米,冷鏈運輸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組織模式不斷創新,為冷鏈物流加快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交通運輸部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冷鏈物流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聚焦冷鏈物流運輸發展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加快推進冷鏈物流運輸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快完善基礎設施網絡。一方面,要優化樞紐、港、站冷鏈設施布局,另一方面,要完善產銷冷鏈運輸設施網絡。要結合國家冷鏈物流骨干通道網絡建設,依托所在地的貨運樞紐、主要港口、鐵路物流基地、樞紐機場,統籌規劃布局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拓展冷鏈物流運輸服務功能,提升支撐保障能力。在城市和鄉村的產銷地,要進一步改善冷鏈物流的設施條件,著力解決“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問題,不斷提升便民服務水平。
二是推動技術裝備更新升級。要在運輸工具專業化和運載單元標準化等方面下功夫,推動冷鏈運輸車輛按規定配備制冷和溫度監測設備,推廣應用標準化周轉箱、托盤等運載單元,推廣應用智能化溫控設施設備。
三是創新運輸組織服務模式。積極發展冷鏈多式聯運、公路冷鏈專線、冷鮮航班等運輸模式,培育冷鏈運輸骨干企業,支持冷鏈物流企業建設網絡貨運平臺,優化整合產品、冷庫、冷鏈運輸車輛等資源,提升冷鏈運輸服務品質。
四是健全冷鏈運輸監管體系。包括研究制定道路冷鏈運輸管理規定,完善冷鏈物流細分領域運輸服務標準規范,建立冷鏈運輸追溯管理制度,加強冷鏈運輸市場動態運行監測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冷鏈運輸監管水平。
王松波還針對關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用好政府投資資金,帶動擴大有效投資,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的相關舉措做了詳細講述。
王松波表示,交通運輸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領域,交通投資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的帶動作用。今年以來,我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決策部署,把擴投資、穩增長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適度超前開展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全力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一是全面統籌部署。制定擴大交通有效投資政策措施和任務分工方案、積極擴大交通運輸有效投資的通知,召開擴大交通運輸有效投資視頻會議,進行全面部署安排。二是抓好重大工程。統籌推進國家102項重大工程涉交通項目。制定推動“十四五”規劃交通運輸重大工程項目實施方案,建立重大項目協調推進機制,謀劃實施一批戰略性、全局性、引領性、基礎性的交通重大工程。三是加快前期工作。督促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提高項目前期工作質量和深度,推動項目及時開工。適度超前開展規劃內項目前期工作,做好項目儲備。全力穩在建、擴新建、增儲備,形成在建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循環。四是加強資金保障。配合財政部下達2022年第二批車購稅資金,緩解各地交通項目資金壓力。聯合銀保監會印發《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支持公路交通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積極做好對公路交通發展的市場化融資支持。
一季度,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積極復工開工,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公路方面,重點公路續建項目已恢復正常施工,廣東深中通道、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四川沿江高速、江蘇常泰過江通道、新疆烏尉高速等相關區域重大戰略項目加快推進,烏瑪高速寧夏惠農至石嘴山段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新疆精河至阿拉山口高速公路等一批國高項目建成通車。水運方面,引江濟淮航運工程、京杭運河浙江段三級航道整治工程等重點項目有序推進,天津港北航道及相關水域疏浚提升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廈門海潤碼頭全智能化改造基本完成,欽州港大欖坪港區大欖坪南作業區7號、8號泊位集裝箱自動化改造工程完成95%。綜合交通樞紐方面,湖南長沙黃花機場綜合客運樞紐全面開工,海口新海港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進度超過70%,湖北鄂州國際物流核心樞紐主體工程接近完成,杭州亞運會重要交通配套工程杭州西綜合客運樞紐主體結構施工基本完成。
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持續推進重大交通項目建設,為穩定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提供重要支撐。
據舒馳表示,“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后,交通運輸在強化安全生產方面立即采取了一系列舉措。
“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發生后,交通運輸部主要領導多次主持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這一事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批示要求,深刻汲取事故教訓,分析研判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形勢,舉一反三,強化隱患排查,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堅決遏制群死群傷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一是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舉措落地見效。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決策部署,交通運輸部黨組制定印發了《意見》,提出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全面落實15條舉措,最大限度防范遏制各類事故發生,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堅決避免重特大事故連續發生。
二是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強化年。交通運輸部制定印發了《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強化年實施方案》,要求全國交通運輸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兩個絕對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交通運輸安全生產突出問題為導向,強化治理、強化攻堅,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全面系統整治頑瘴痼疾,千方百計保安全穩定。《實施方案》明確了30項重點任務,包括風險隱患排查、重點領域治理、特殊重點時段安全管控、應急處置等方面,對于道路客運、道路貨運、城市公共交通運營、水上交通等重點領域還分別進行了專項部署。
三是深入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根據部署安排,要按照“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總體要求,全面摸清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有效管控重大風險,強力治理重大隱患,嚴厲打擊非法違法行為。檢查內容包括綜合檢查、專項檢查、重點時段檢查等方面,通過全面深入檢查,切實查找問題、整治隱患、強基固本,確保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環境。
在會議的最后,舒馳針對當前近期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工作進展做了分享。據舒馳介紹,近一段時期以來,物流保通保暢工作備受各方面關注。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重要部署,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先后印發了緊急通知和明電,劉鶴副總理出席了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議并講話,部署了十項重要舉措,強調要努力實現“民生托底、貨運暢通、產業循環”。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各項決策部署正在有序落地見效。
相比4月初,當前全國干線公路大動脈基本打通,運力運量指標持續向好,上海等重點地區物流保通保暢逐步好轉,過度防控問題整改取得初步成效,重點物資運輸保障持續加強,全國物流不通暢的問題逐步改善。
從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數據來看,4月25日,全國貨運物流繼續保持恢復態勢,總體平穩有序。其中:鐵路運輸貨物1112萬噸,環比減少0.09%;全國高速公路貨車通行量719.64萬輛,環比上升7.72%;全國重點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264.4萬噸,環比下降6.7%,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2.5萬標箱,環比下降0.1%;民航保障貨運航班618班,環比下降6.4%;郵政快遞攬收2.96億件,環比上升5.7%,投遞2.86億件,環比上升1.8%。
在服務區、收費站關停方面,截至4月25日24時,全國共關閉高速公路收費站8個,占比0.07%,較前日減少2個。全國共關停服務區32個,占比0.48%,較前日增加3個。北京、天津、山西等23個省(區、市)已無臨時關閉(關停)的高速公路收費站和服務區。
在通行證辦理方面,截至4月25日,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等22個省份已啟動全國統一式樣的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重點物資運輸保障明顯改善,上海港集卡通行證穩步實施。
與此同時,根據12328服務監督熱線等方面反饋的情況來看,當前物流保通保暢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部分地區仍然簡單以車籍地或途經地為依據限制通行;部分地區對司乘人員通信行程卡綠色帶*號的貨運車輛仍然一律勸返;部分地區核酸檢測結果不互認,“即采即走即追”制度落實不到位;有的涉疫地區對車輛通行要求不清晰,防疫檢查要求“層層加碼”,限制貨車通行。
下一步,針對存在的問題,交通運輸部將持續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要在保障交通網絡暢通上持續發力,確保高速公路服務區和收費站應開盡開,同時推動規范設置防疫檢查點。二要在實施精準管控上持續發力,避免粗放管控,禁止重復核酸檢測,落實“即采即走即追”制度,便利解碼申訴服務。三要在支撐區域經濟運行上持續發力。圍繞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區域,全力暢通交通大動脈和物流微循環,加強重點物資運輸保障。四要在提升物流配送效率上持續發力,加強城鄉配送和郵政快遞保通保暢工作,強化末端配送,保障運輸“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嚴防網絡阻斷造成郵件快件積壓。五要在從嚴做好物流領域疫情防控上持續發力,加強常態化防控,嚴防疫情外溢。此外,還要強化跟蹤督辦,進一步做好重點企業供需對接、關心關愛從業人員等工作,上下聯動、齊心協力落實好物流保通保暢各項任務。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