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韻達快運于平安夜(12月24日)推出168大件。據韻達官方信息顯示,168大件定位于10-68KG大件包裹產品,全網覆蓋,配合使用韻達快運電子面單。
此外,韻達還給出了三大承諾:
①優先轉運,優先派送;
②40KG以內免費送貨上樓,41-68KG收取小額上樓費;
③閃電理賠,優先賠付,理賠金額≤1000元,上報仲裁5個工作日內,賠付到賬。
事實上,韻達早已“盯”上大件快遞市場,并“預謀已久”。
2017年10月10日,韻達快運全國同時起網;
2018年1月,快運在江蘇、浙江、上海、安徽、山東、福建六省市區域內實現無盲區覆蓋;
2018年4月,入駐淘寶、拼多多,正式面向全網開通電商業務;
2018年8月,上線試點“韻準達”;
2018年9月,入駐京東物流平臺,成為戰略合作伙伴;
2018年9月4日,第一票菜鳥電子面單發貨試點成功;
2018年12月,10-30KG電商件全網開通,上線了等通知放貨、短信通知服務,快運電子面單成功上線,10-30KG電商件升級為168大件。
的確,從市場規模上來看,大件快遞市場著實誘人。根據貝恩咨詢發布的數據預測,大家電、家裝等品類到2020年的電商渠道滲透率將分別達到55%、25%。受益于大件電商滲透率提升,電商大件市場5-30KG公斤段增速將達到25%,30-100KG公斤段增速將達到20%。預計5年內,這個細分市場的規模將超萬億。
其實,大件快遞誘人蛋糕的香氣也逐漸引來了眾多分食者,這一領域逐漸變得熱鬧起來。況且,深耕零擔物流長達22年的德邦董事長崔維星也曾表示,“以前一眼望去沒對手,現在全是對手。”目前,除了韻達快運,德邦快遞、安能快遞、優速快遞、速爾快遞、順豐速運、中通快運等也在籌劃布局。
2018年仿佛成了大件快遞元年,不少企業爭先在今年推出大件快遞相關服務產品。回首電商快遞多年來的發展也不難發現,一方面,電商的迅猛發展已培養了用戶網購商品的習慣,消費者網購的對象逐漸從小件商品趨向于家電、家具等大件商品。以京東為例,11月11日0:00-1:00,家裝建材前30分鐘銷售額同比增長282%。無疑,大件電商商品銷量的增長定會帶來大件快遞訂單的增多。
另一方面,在快遞領域同質化發展的當下,不少企業逐漸向細分領域發力,大件快遞市場就是眾多企業發力的目標之一。加之,諸多快遞企業在全國范圍擁有廣泛的網絡資源、人力資源、倉儲設備等,發展大件快遞產品與其既有業務并不矛盾,同時還可以擴充產品品類,增加業務線。
不過,與小件快遞相比,大件快遞雖然誘人,但卻是塊“難啃的骨頭”。大件快遞具有運輸商品附加價值高、體積較大、運輸標準化難度高、運價顯著高于一般零擔和整車的特點。操作難度較高,同時又兼具小件的時效要求與配送到戶等要求,因此經營大件快遞的痛點頗多。
在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副會長王繼祥看來,大件快遞市場競爭關鍵在于服務質量,價格為次要因素。大件快遞存在形狀不一、不易標準化、運輸易損壞、配送上樓難等諸多痛點,部分大件配送(比如家電、建材等)甚至需要提供末端專業化安裝服務,因此全鏈條高質量服務是決勝大件配送的關鍵點。這也是國內快遞小件發展成熟而大件快遞還處于發展初期的緣故。
大件快遞賽道的各個選手也為服務戰做好準備,除了韻達快運、德邦快遞、安能快遞、優速快遞等也推出了免費送貨上樓服務;德邦快遞在旺季期間還推出大件快遞不限制收政策;安能快遞推出未來一年將在全網范圍內,以省區為單位長期實行包倉政策,中轉費與稱重費最低可打五折優惠;日日順物流、蘇寧物流、京東物流等還上線了面向家具與家電等的大件快遞倉、干、配、裝、修等全鏈路服務。
需要指出的是,業內人士都不希望看到,小件快遞領域此起彼伏的價格戰蔓延至大件快遞市場。因為目前的小件快遞市場競爭著實慘烈,快遞價格已是白菜價,也不乏小型快遞企業“含淚血戰”的現象。雖然,價格戰是快遞行業競爭的結果之一,也是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短期內的低價服務,確實可以帶來一定的物流訂單量,但從長遠來看,快遞企業又能依靠價格戰走多久走多遠?回想一下,曾經在小件快遞領域中大打價格戰的那些企業最后都怎么樣了?
無論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在服務為王的年代里,如何玩轉高效服務,推出高質量快遞服務產品,才是各個參賽選手的關注重點,否則快遞市場不會向健康、高效的方向持續前進。
優速快遞董事長余聯兵曾對億歐物流表示,現今,我國快遞業已經到了價格最低谷,他相信,不久的將來,最多一年以后,價格將逐步回升。但品牌效應與市場認可才會助力企業提升快遞價格。需要指出的是,當快遞企業選擇不回升價格的時候,也是被市場拋棄的時候,因為不回升價格便無法生存。房租、人工等各種成本越來越高,而未來的資源會逐步向頭部企業靠近,這些企業吸金能力與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強,而小、散、亂的企業定會被淘汰出局。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的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