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保稅物流具體的功能介紹,小編在上篇文章中已跟大家分享過了,在這就不多加闡述了,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了解下。部分小伙伴表示自己對于保稅物流有何特點方面的小知識還不是很了解,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關于保稅物流有何特點的那些事。
據小編了解,雖說保稅物流是物流分類中的一種,符合物流科學的普通規律,但其同時又具有不同于其它物流類別的典型特點,具體如下:
首先就是系統邊界交叉。像國內物流的邊界就是從國內的任意地點到口岸(裝運港),國際物流的邊界為從一國的裝運港(港口、機場、場站)到另一國的目的港。而保稅物流貨物在地理上是在一國的境內(領土),從移動的范圍來看應屬于國內物流,但保稅物流也具有明顯的國際物流的特點,例如保稅區。
其次就是物流要素擴大化。我們都知道,物流的要素一般包括運輸、倉儲、信息服務、配送等,而保稅物流除了具有這些基本物流要素之外,還包括了海關監管、口岸、保稅、報關、退稅等關鍵要素,兩者緊密結合構成完整的保稅物流體系。
再者就是線性管理。一般貿易貨物的通關基本程序包括申報、查驗、征稅、放行,是“點式”的管理;而保稅貨物是從入境、儲存或加工到復運出口的全過程,貨物入關是起點,核銷結案是終點,是“線性”的管理過程。
還有就是瓶頸性。海關為了達到監管的效力,嚴格的流程、復雜的手續、較高的抽查率必不可少,但這與現代物流便捷、高效率、低成本的運作要求相背,物流效率與海關監管效力之間存在“二律背反”,在保稅需求日益增長的情況下,海關的監管效率成為保稅物流系統效率的“瓶頸”。
最后就是平臺性。保稅物流是加工貿易企業的供應物流的未端,是銷售物流的始端,甚至包括了生產物流。可以說保稅物流的運作效率將直接關系到企業正常生產與供應鏈正常運作,構建通暢、高效率的保稅物流系統是海關、政府相關部門、物流企業、口岸等高效協作的結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