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共消耗約32億條編織袋、約68億個塑料袋、37億個包裝箱以及3.3億卷膠帶。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包裝垃圾的總體回收率小于20%,其中,紙盒只有不到一半被回收。而快遞包裝中的填充物、膠帶等塑料成分,其回收率幾乎為零。據調查,快遞用的塑料袋往往成分比較復雜,主要由化工材料、生活垃圾等再加工而成,含有有害污染物質,不能重新加工,也不能降解,大多數只能填埋或焚燒,這對人和環境都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據專業人士介紹,廢棄的PVC埋在土里至少要經過100年才可能降解。如何科學地解決這些問題,成為亟待社會關注和解決的難題。
“每次拆快遞都像打開俄羅斯套娃,有時候商品還沒有各種包裝占的地方大,看著心累,拆著費勁,而且箱子還沒人回收?!毕M者張先生表示,賣家有點兒用力過度了。其實,心累又費勁的不只是買家,賣家同樣表示很疲憊?!翱爝f包裝真的很麻煩,起碼要打包4層,如果碰上鴨嘴裝洗發水、玻璃等易碎品,更會打包的像‘僵尸’一樣。而且,大量的包裝,對店鋪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碧詫毜曛鳂放勘硎?。事實上,即便如此,網上賣家大多還是會過度包裝,畢竟多一層包裝就多一層保障,費錢費力為商品套上“金鐘罩”和“鐵布衫”,最終都是為了保證物品能安全地送到消費者手中,降低投訴率、減少交易糾紛??梢钥闯觯W購買賣雙方在心理上都希望減少過度包裝,這是推行綠色快遞的重要基礎。但是,推進快遞綠色包裝及快遞垃圾的回收利用都是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有關政府部門的引導及快遞企業的努力。
鑒于此,2017年12月,國家郵政局等10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中國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將提高到50%,主要快遞品牌協議客戶電子運單使用率要達到90%以上,而平均每件快遞包裝耗材減少10%以上。特別是,2018年3月,原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新修訂的《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根據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的目標,對快遞包裝減量提出了新要求。
令人可喜的是,一些快遞企業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出了共享快遞盒、循環快遞袋及快遞紙箱回收服務等。據統計,2017年“雙11”期間,全國有13個城市投入使用共享快遞盒,到2018年共計投放20萬個。據了解,共享快遞盒每循環2000次以上,大約可節約1棵10年樹齡的樹木,其對瓦楞紙箱的取代,將給環境保護帶來根本性的改變。
專業人士表示,共享快遞盒產品將持續升級,除了標準款和方便攜帶的可折疊款兩種型號,采用新型材質,更輕便、環保、耐摔的共享快遞盒也在加緊研發中。由于快遞行業的利潤空間較低,大量的研發投入使企業往往在環保創新上缺乏動力。對此,廣東省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建議,政府應對快遞企業進行的環保創新舉措給與適當補貼,以提升企業自身的積極性。包裝的問題不只是快遞行業,還牽涉到包括電商在內的上下游企業,需要在整個鏈條上進行推動。
從長遠看,綠色、環保是快遞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消費者而言,這是對簡約低碳生活的回應。對于快遞企業而言,這是助力環保、綠色發展的社會責任方面,也是應對原紙價格上升的明智之舉。對于政府而言,這是履行管理智能、助力美麗中國建設的題中之義。因此,政府、企業和公民應該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初心,形成社會共治的力量,加快推進“綠色快遞”的實現。
本文轉自中國質量報,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的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