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獲悉,聚焦建立與發展迅猛的現代物流業和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相適應的專業法律服務體系,大連仲裁委員會與大連市物流行業協會成立大連國際物流仲裁中心,并制定全國首部《物流網絡仲裁規則》,研發物流網絡仲裁服務平臺,在線下仲裁的基礎上,開通網絡仲裁業務,實現案件審理全流程網絡化,從立案、受理、送達、答辯、開庭到結案全程線上操作。
據不完全統計,大連市擁有物流企業3000余家,對法律糾紛解決有迫切需求。物流網絡仲裁規則秉承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愿,力求程序簡便靈活,縮短審理時限。網絡仲裁突出專業化,根據物流行業網絡發展的實際需求,結合仲裁法律制度一裁終局,專家斷案,無級別、無地域管轄、保密原則等特點,可為物流企業“量體裁衣”。最大的特點是“快”,一方面,最大程度壓縮案件審理時間節點,線上審理節點全部縮短為線下仲裁程序的一半以下,如符合受理條件的,1日內發送案件受理通知;當事人預交仲裁費用后2日內受理并向被申請人發出答辯通知書;案件審理期限為30日,比線下審理期限縮短3個月。另一方面,申請人可以通過網絡提交和收取各種材料,大大縮減訴求的時間和經濟成本。
另外,增設速裁程序。針對“雙方當事人約定適用;爭議金額不超過人民幣50萬元,且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沒有爭議金額或爭議金額不明確的,由大連仲裁委員會根據案件的復雜程度、涉及利益的大小以及其他有關因素綜合考慮決定適用的”三種情況,專門設定急速審理流程,可不必經過每一節點流程,直接審結案件,審理期限為15天。
解決了仲裁程序中的送達難問題。根據網絡電子送達的特點,本規則采取“發出即視為送達”原則,將仲裁材料發送至當事人確認的電子郵箱及移動通信號碼(包括但不限于手機號碼、微信賬號、QQ賬號)的,即視為送達,提高辦案效率。引入程序轉換環節,物流網絡仲裁規則是《大連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大連仲裁委員會〈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仲裁規則〉》的特別規則。對于線上因當事人身份無法確定、證據真實性存在爭議、當事人一致同意等情形的案件,可通過“程序轉換”環節,及時轉換為線下仲裁程序,依據已有兩部規則進行審理。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更多有關優質物流公司、線路推薦,發貨技巧知識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