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從湖州港航管理部門獲悉,截至目前,安吉上港、德清臨杭、長興港務、長興天順等22家港口和水運企業已實現全面復工,已發放“通行證”324張,累計運送電煤、工業原料以及抗疫前線所需重點物資25.8萬噸,集裝箱6341標箱。
據悉,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湖州港航部門將“三服務”活動貫穿到戰“疫”當中,落實“專員+專班”舉措,組織人員深入港口、水運企業上門服務。同時,為滿足滯留船舶船員特別是居船醫學觀察船員的生活保障,結合水上實際,建立了靠港船舶由碼頭企業負責,運輸船舶由水運企業負責,服務區和錨泊區船舶由港航部門負責的生活物資供應保障機制。重點加大對零散滯留船舶的供給保障,采取開通“水上超市”的方式,定期為滯留船戶提供米油蔬菜、各類水果和雞鴨魚肉等生活物資,力求不漏一船。
湖州港航部門還堅持以智慧手段減壓力,及時開發上線智慧海事“入浙船舶船員防疫專項檢查”模塊,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對外省籍來湖運輸貨船進行“智慧”監管,提前鎖定涉鄂等重點方向船舶,解決了各地重復檢查、重復管控等問題,減輕了基層管控壓力。目前,已通過該模塊核查船舶7180艘次,跟蹤鎖定涉鄂船舶58艘,并協同地方政府落實了防控措施。
“真是太好了,有了這張通行證,等下卸完貨,我就可以回常州了。”2月12日,接過德清縣港航管理局乾元站站長戴掌明送來的通行證,船老大陳小雙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陳小雙常年跑常州至德清這條運輸線,二十幾天前,他從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運了1000多噸鋼材到此,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將他們困在了船上。和陳小雙一樣,在1.6公里長的碼頭岸線上,停留著200多艘滿載鋼材的船舶,大部分來自江蘇、上海,360位船老大及其家人已在此停留大半個月。
由于疫情擴散蔓延,防控形勢嚴峻,途經長湖申線吳江段封航,除了運輸疫情防控、電煤等重點物資外,其他船舶不得進入吳江水域。
德清升華臨杭物流園區是長三角內河最大的鋼材集散地,園區內聚集著100多家鋼貿企業。2月11日,德清升華臨杭物流園區開始局部復工。“這么多船舶停留在此已遠遠超出了負荷。”德清升華臨杭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姚屹洋表示,隨著企業逐步復工,需要的原材料也將不斷加大。
湖州港航部門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建立長三角水上疫情管控微信群,率先推出保民生通行證機制,實現江蘇、上海等航道沿線海事部門的信息共享、通行互認,成功開辟出一條跨省水上綠色通道。“我們通過‘提前辦’‘網上辦’‘掌上辦’等服務舉措,以最快速度為企業發放通行證。”湖州市港航管理局安全科科長詹子邊說。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