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舟山中遠海運重工8.16萬載重噸系列散貨船N750實現船臺階段發電機負荷、并車、PMS以及應發電機負荷試驗節點,創下系列項目同類節點作業最短周期記錄,建造完整性再次取得新突破。
年初以來,舟山中遠海運重工電裝工區深入推進“學川崎”工作,加強管理、科學部署,有序推進N750船臺階段各項調試作業。按照既定項目計劃,3月12日通岸電,14日前必須完成主/應發電機動車后進行機艙封艙入涂作業。
電裝工區積極部署,梳理動車方案,合理安排人員,明確分工職責,穩步推進各項調試作業。由于此次疫情影響,韓國應發服務商無法來廠進行調試,工區調試組勇挑重擔,與廠家遠程溝通,研究設備資料,自主完成應發電機調試工作。
由于動車時間緊、任務重,調試組全體成員上下一股勁兒、擰成一股繩兒,在36個小時內完成了中央冷卻淡水泵、空壓機、供油單元、機艙風機等相關系統的調試工作,確保了主/應發的動車節點。
3月14日上午,機艙封艙入涂計劃調整,主/應發電機負荷等試驗必須在船舶下水前全部完成。接到任務后,電裝工區迅速作戰,有序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當天完成了負載線的拉放、接線和確認工作。經過兩天時間,順利完成了發電機負荷、并車等項目的調試作業,為后續報驗工作奠定基礎。
3月19日下午四點,主發電機報驗項目全部結束,并完成負載線的拆接和應發的負荷調試;3月20日下午一點,順利完成應急發電機的負荷報驗。
后續,舟山中遠海運重工電裝工區將緊盯交付目標,有序推進各項系泊試驗,力爭船舶提前交付。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