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4日)上午九時許,順豐控股董事長、總經理王衛再次公開亮相。牛仔褲、運動鞋,和以往亮相的風格幾乎一致,包括數年前順豐控股IPO。不同的是這次,其上身穿的是順豐同城工裝。
9點半左右,王衛與順豐同城董事會主席、順豐控股董事、副總經理兼助理CEO陳飛,順豐同城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孫海金,順豐同城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兼聯席公司秘書曾海林,順豐同城執行董事、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陳霖、順豐同城董事會秘書兼聯席公司秘書劉佳等6位公司高管,以及4位來自順豐同城基層員工,共同敲響了順豐同城香港上市的鑼聲。
不出意外,該消息迅速引發熱議,“順豐體系繼順豐控股、順豐房托、嘉里物流之后的第四個上市公司”,“近140億港元的市值”,“港股第三方即時配送平臺第一股”,當然也包括順豐同城震蕩的股價。
不過對于以上消息,包括王衛在內的順豐同城高層顯得頗為淡然。或許對外界關切的重點了然于胸,在上市現場,他們主動釋放了一系列信息:比如為何上市、行業競爭、未來目標以及當下的股價。
01
王衛釋疑
一如既往,王衛在致辭中感謝了客戶、股東、騎手、員工。不同的是,這之后他主動分享了上市前的一個故事。
兩周前,有投資人問了王衛兩個問題:順豐同城與順豐有什么關系?是不是順豐的戰略?王衛回答了三點:
其一,在原來的物流場景中,做到次日達或者當日達,大家會認為快。但是如今,分鐘級配送已經成為了趨勢。而在這樣的趨勢中,所需的運營模式與原先快遞的模式不同。“用原來的模式去做,是不行的;在原來的模式里面變革,是非常困難的。我們要孵化新的組織、新的能力、新的團隊來去做”,王衛總結說,“這是一個大趨勢,順豐要根據大趨勢走。”
物流指聞,王衛:順豐同城的未來發展趨勢#順豐 #王衛 #順豐同城 #同城配送 #即時配送 #發展趨勢 #商業思維
視頻號
其二,于順豐而言,要做好做穩用戶心智中的“快”,需要新的服務和產品,滿足客戶如今更高的要求,而這又對順豐原先的產品與模式提出了要求。
其三,順豐具有相應條件,比如團隊、客戶、技術、資源。
“這個事情是絕對的順豐的戰略,順豐是要絕對去做,同時要做好”,王衛表示。
而后,這位投資人又問了王衛第二個問題:“現在這種環境你還選擇上市嗎?”這或許也是當下很多外界人士關注的問題,王衛當時如是回答:
“首先你認不認可這是一個趨勢,他說‘認可’;然后(我又問)順豐是不是具有這個條件也是順豐的戰略,他說‘是’。我說,第一只要我們走對市場走對趨勢,第二只要商業定位是走對的,第三我們的團隊是可以的,第四我們是盈利的模式……我們具備所有的條件,我們是一個好的企業,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是一個好的團隊,我認為在任何時間上市有什么問題?可能開始會有一些波動,但是我們看的絕對是一個長遠的戰略。在這個戰略中,我認為順豐同城一定要不斷發展出很多商業模式,解決B2B的需要,B2C的需要,C2C的需要,我認為這才是一個未來。”
物流指聞,王衛:順豐同城為什么選擇在這個時候上市?#順豐 #王衛 #順豐同城 #上市 #商業思維 #物流指聞
視頻號
02
即配崛起
縱覽行業,事實也確實如王衛的判斷。
近年來,本地消費的發展,推動了多元化、個性化的全新消費模式不斷產生,并催生出大量即時配送服務需求。艾瑞咨詢報告顯示,即時配送服務行業的年訂單量從2016年的46億單增至2020年的210億單,復合年增長率為46.0%。考慮到服務場景的不斷擴展及新業態與消費模式的創新,預計2025年年訂單量將進一步增至795億單,2020年至2025年復合年增長率為30.5%。
而據申萬宏源測算,長期來看,即時配送的物流形式替代全網快遞的比例大約會在15%-25%之間;而在一二線城市中,替代比例會達到近50%。不僅如此,即時配送有望在十年內訂單量翻8-10倍,達到1500-2000億單;假設單均收入5-6元,將支撐起萬億左右的行業收入規模。
“水大魚大”,順豐同城正是在這樣背景下飛速崛起。一路走來,順豐同城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孫海金依然難忘那些里程碑式時刻,比如:2016年5月,完成線上第一筆訂單;2019年3月,獲得第一筆外部投資,公司開始獨立化運作;同年發布同城品牌,官宣公司愿景。這其中,孫海金覺得最難的時刻是2019年3月——順豐同城拆分獨立,這意味著整個團隊要從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轉向一個并不確定的事業中,要背負集團的期待和股東的信任。
而隨著早前招股書的披露,順豐同城的成績也最終呈現在公眾面前:2018-2020年,順豐同城訂單總數分別為0.8億單、2.1億單、7.6億單,增速迅猛。據艾瑞咨詢報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12個月,按訂單量計算,順豐同城是最大的第三方實時配送服務提供商。
收入方面,從2018年-2020年分別為9.93億元、21.07億元、48.4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120.8%。截止2021年5月31日,收入達到30.46億元,凈虧損收窄至3.52億。
截至2021年5月31日,順豐同城已累計服務于超2000名品牌客戶和超53萬注冊商家,為約1.26億個人注冊用戶提供即時本地生活服務,覆蓋中國超1000個市縣,擁有注冊騎手超過280萬名。
成績背后,固然有行業紅利,也離不開順豐同城自身的努力。
03
順豐同城的戰力
在即時配送領域,順豐同城不乏對手。在招股書中,順豐同城將現有玩家分為了兩類:中心化平臺所屬即時配送服務平臺與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平臺。隸屬中心化平臺的即時配送服務平臺主要服務在中心化平臺上注冊的商家,幫助中心化平臺的消費者配送,而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平臺承接非關聯體系訂單。順豐同城是后者的典型代表。
早前即有業內人士指出,順豐同城的“獨立第三方”定位已經成為其獨特優勢和核心競爭力所在。
從需求端看,一方面,作為第三方平臺的順豐同城可以將服務定義權交還給商家,同時以更高端專業的服務標準滿足商家需求,特別是重視服務品質與體驗的高客單價商家需求。另一方面,無論是抖音、快手等流量巨頭,還是商超到家、生鮮電商、社區團購平臺,都需要一個脫離流量競爭關系的獨立第三方配送平臺的支持;甚至是美團、餓了么這類外賣平臺,在高峰時段也需要第三方平臺進行運力補充。
從反壟斷角度看,第三方平臺符合國家反壟斷的要求和流量分散化的趨勢。順豐同城可以幫助商家更好地承接起全渠道流量的配送,實現流量閉環,更好地幫助商家與中心化平臺進行博弈。
基于第三方定位帶來的優勢,順豐同城靈活履行多樣化來源訂單。目前,順豐同城已經全面覆蓋新消費時代的四大主要場景:本地餐飲、同城零售、近場電商和近場服務。
而在今天的交流環節,順豐同城高管也介紹稱,定位“獨立第三方”,可以根據不同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是順豐同城相比于其他玩家的最大的差異。此外,從配送過程看,順豐同城與大多數對手的一大差別在于騎手,順豐同城擁有各種類型騎手,并且可以基于統一的調度管理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
對此,物流指聞之前的文章中也有相關介紹:順豐同城打造出駐店網絡、商圈網絡、全城網絡的3張網,形成了包括A(KA商家)、B(B端商家)、C(個人用戶)、D(落地配)四類業務模式,面向商戶打造了客制化、品牌、時效、經濟四大產品,在C端建立了“取送買辦”產品體系。而這背后,是順豐同城更加全面綜合的調度系統,基于此其可以實現全場景全品類的復雜耦合,而非其他玩家單純性的耦合。
在順豐同城高管看來,要構筑競爭優勢,就要聚焦4個方面的差異化:產品服務、網絡覆蓋、精細化運營和品牌心智。從上文介紹中不難方向,順豐同城在這四個方面均已取得顯著進展。不僅如此,順豐同城也在持續提升包括以上四個方面的競爭力:一方面是借力資本:順豐同城此次上市約募資20.31億港元,主要用于“研發及技術基礎設施”、“擴大服務覆蓋范圍”、以及“投資產業鏈的中上下游業務”等方向。另一方面是內部創新:產品方面,在面向客戶的解決方案上持續創新;科技能力方面,持續迭代優化。
當然,背靠順豐也是順豐同城的獨特優勢:一方面基于順豐to B的服務基因,順豐同城擁有更加的客制化能力,另一方面順豐體系的資源可與順豐同城產生協同作用,比如打造出“順豐同城+倉儲”、“順豐同城+冷運”、 “順豐同城+店配”等全鏈路解決方案。另外,多年積累,順豐集團已經擁有國內客單價最高、數量最多的優質客戶,這些近千萬的企業用戶和四五億的普通用戶,都是順豐同城的天然流量,在未來將成為順豐同城在C2C賽道上騰飛的重要動力。
順豐之外,順豐同城還有其他外力。在IPO前,順豐同城先后獲得高盛集團、新希望、君聯資本、中信資本、BAI等國際著名投資機構的入股,如今更是收獲了淘寶中國和Hello Inc.兩位基石投資者。考慮到阿里巴巴在商流有充足的流量,這也為雙方未來的合作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04
“真金不怕紅爐火”
成績與潛力之外,在當下的熱議中,也不乏對順豐同城另一面的關注,比如虧損與破發。對此,順豐同城高管也在交流環節給出了坦率的解答。“我們過去確實有一些虧損,但我們更多的是投資,無論是運力底盤,還是科技團隊等等,我們不停地去投入。未來隨著規模效應,還有科技杠桿用起來,我們的虧損可以持續改善。”
事實也確實如其所言,根據招股書,隨著業務增長,順豐同城利潤率已經呈現迅速回正趨勢,截至今年5月末,毛利率已收窄至-0.9%,預計短期內可實現毛利轉正。
此外,順豐同城高管指出,對于虧損也需要辯證看待。一方面要看行業,順豐同城所深耕的即時配送,可以定位為未來基礎設施行業,前期自然需要較大投入;另一方面對比競對,達成如今規模,順豐同城在時間與投入所用更少。“現在順豐同城還處于高速增長的階段,我們不會拔苗助長,我們不會殺雞取卵,要讓順豐同城按照市場的節奏,按照自己的布局慢慢達成賺錢目標。”
眾所周知,近期資本市場大盤劇烈波動,順豐同城自然也受到影響,上市股價更是備受關注。對此,順豐同城方面也釋放出了積極信號。包括王衛在內的高層多次提到一句話——真金不怕紅爐火。“我們還是堅持長期主義,只要業務一直往上走,我相信長遠來說,我們的股價肯定能反映公司的長期價值,還有基本面的”,順豐同城高管表示。
相比于短期的股價波動,順豐同城更關注業務。面向未來他們有著清晰的目標。王衛在演講中提到,順豐同城是要真正做到有新的商業模式,依靠科技推動,發展新的場景,“但是我們是要賺錢的,因為接下來這個時代不知道是什么,賺錢是一個最重要的說明——企業的經營要一切回歸商業的本質。我不只會期望團隊,我也會參與,跟團隊一起共同的努力。”
孫海金也表示,“上市肯定不是終點”,其理想中的公司起碼要做到兩點:其一品牌變成心智,如同順豐之于快遞行業中的地位,當用戶所需時首先能夠想起;其二建立覆蓋全國無障礙履約的網絡,在順豐同城覆蓋的區域,任何行業任何客戶只要有需求均能得到滿足。“只要做這兩點,行業終究會給你回饋。”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