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已經十分脆弱的國際供應鏈,現在除了要時時接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確定性帶來的考驗,還要面對俄羅斯與烏克蘭武裝沖突帶來的潛在影響,這對于全球貿易鏈條上的任何一個環節和主體,都算不上是一個好消息。
最新需要面對的困難,是遠洋運輸公司的船員問題。日前,國際航運商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以下簡稱“ICS”)提出告誡稱,如果烏克蘭籍、俄羅斯籍船員的自由行動受到阻礙,那么全球供應鏈將會中斷(disruption)。
ICS最早成立于1921年,在中國國內也被翻譯為國際航運公會,其主要由23個國家有影響力的私人船東公司組成。截至目前,ICS大約擁有80%的世界商船總噸位,因此而被視為全球海運領域最重要的行業協會組織,因此,ICS此次提出的告誡,引起了多方的關注。
在日前發出的告誡中,ICS援引本組織以及BIMCO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球遠洋運輸輪船的船隊中,有總計189萬名海員,這些海員在74000艘輪船上提供服務。其中,烏克蘭國籍的船員為76442人,俄羅斯國籍的船員為198123人,前者占有4%的比例,后者則占有10.5%的比例,兩者合計占比14.5%。
BIMCO的英文全稱為The Bal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uncil,中文譯為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目前已有120個成員國,2500多個會員,其中955個船東會員、1413家船舶代理和經紀會員、46家保險公司和保賠協會會員和94家其他航運組織會員。
“ICS的擔心是有一定道理的。”2月27日,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型航運公司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俄羅斯對烏克蘭采取的特別軍事行動,以及與之連帶的各種制裁措施,目前看將會在兩方面給遠洋運輸公司的正常運行帶來麻煩,而這些麻煩最終都會作用于國際供應鏈。
他告訴記者,第一方面的影響,是船員的自由流動。由于國際航運中目的地的接續、任務航線的變更等因素,都會涉及到船員的更換、交接班等問題,這就要求船員能夠比較順暢地在全球范圍內活動,也就是上下船,而船員很多要通過航班完成這一更替,但是,現在受到俄羅斯和烏克蘭武裝沖突的影響,相關空域已經禁飛,在烏克蘭、俄羅斯船員占有較大比例的情況下,這會對船員的調配產生很大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空域禁飛不只發生在烏克蘭以及俄羅斯相關空域,出于各方面原因的考慮,截至北京時間2月27日,已經有英國、捷克、波蘭、羅馬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保加利亞、斯洛文尼亞、德國等歐洲國家,禁止俄羅斯飛機進入本國領空。而俄羅斯則采取了對等反制的措施,俄羅斯目前已經禁止了來自英國、保加利亞、波蘭和捷克的飛機進入其領空,這一對等反制措施的范圍還將繼續擴大。
另一方面的影響,來自于海員公司的支付問題。前述大型航運公司的人士表示,在國際航運領域,大量存在向外籍船員發放薪酬的情況,這就涉及到了國際間的結算系統,即這些不同國籍的海員薪酬的發放,也會使用到SWIFT系統,而目前,作為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之一,俄羅斯被宣布禁止使用SWIFT系統進行國際結算。
當地時間2月26日,美國與歐盟、英國和加拿大發表共同聲明,宣布禁止俄羅斯使用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國際結算系統。
“海員的問題,其實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就一直存在。”一家國際大型海運公司的船長告訴記者,“各國之間的防疫政策不同,導致海員不能如期換班,也不能在不同航線上的遠洋運輸輪船上自由切換,這已經帶來了持續性的影響,如果烏克蘭局勢的影響再蔓延到海員領域,那么,局面就會變得更加復雜,我不愿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但是,所有人都必須做好準備。”
ICS此前曾警告稱,如果不采取行動增加商船船員數量,商船船員將短缺,這將給全球供應鏈帶來風險。不過,兩位在遠洋航運一線的人士也都表示,截至目前,尚未看到俄羅斯和烏克蘭局勢帶來的影響,直接在他們業務線上的海員領域顯現,但他們也表示,未來是否會產生影響很難預料。他們傾向于認為,如果俄烏武裝沖突不能在短期內得到控制,那么,產生這種影響是“遲早的事”。
目前,全球供應鏈正處在十分敏感的狀態。全球航運巨頭馬士基日前曾做出判斷,在全球供應鏈方面,2022年上半年遠洋運輸的運力、集裝箱等依然會處在較為緊缺的狀態,但是,在2022年下半年應該會有所緩解。
一位中國外貿企業的業務負責人則告訴記者,通常情況下,美國的客戶有兩個補充庫存的高峰,一個是圣誕節前——這是美國的消費習慣所致,另一個則是中國的春節前大約一個月——這是因中國工廠春節長假停工而提前備貨,這通常會導致歷年的年底和年初,是國際遠洋運輸的一個高峰。
“但2021年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是圣誕節和中國的春節距離相對較近,導致了兩個貨期的重疊;另一方面,受到供應鏈緊張導致的貨品緊缺的影響,美國的客戶或者外貿商,增加了在2022年二季度備貨的計劃和數量,這一點,能夠從訂單上看出來,我們仍然在抓緊生產,因此,航運的高峰期在中國的春節之后,繼續延續了下來。”該業務負責人說。
而截至目前,美國西海岸最重要的兩個港口——洛杉磯和長灘港,其帶有懲罰性質色彩的貨物滯留費,仍在推遲征收的過程中。根據記者從長灘港官方獲取的信息,貨物滯留費將推遲到3月4日,而截至目前,洛杉磯和長灘兩港碼頭上的滯留貨物,較之于出臺征收貨物滯留費政策的2021年10月25日,已經下降了69%。
本文來源于羅戈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