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春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物流節暨第二十屆中國國際運輸與物流博覽會即將踏入美麗的海濱城市廈門。這個被業界喻為“物流業風向標”和“城市物流發展重要推手”的行業盛事,緊抓機遇、直面挑戰,以新面貌、新姿態、新形式再次與物流人見面。
第十七屆物流節暨第二十屆中國國際運輸與物流博覽會(以下簡稱“物流節”)即將于3月30日—4月1日在廈門召開。物流節將有哪些創新舉措,又有哪些新特色和新亮點?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物流節組委會負責人。
Q: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十四五”時期的關鍵之年。在此背景下舉辦物流節有何意義?
A:2022年,我國經濟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需要我們堅定信心,通過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新供給、培育新需求,同時需要我們挖掘潛能,引導質量與效率的提升。物流業必須在技術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和產業更新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以物流業的高質量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本屆中國國際物流節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舉行的,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Q:本屆物流節將會有怎樣的影響?
A:大家知道,物流節有“物流業風向標”的美譽,了解吃透國家重要產業政策,交流政策執行中的問題與解決之道,分享物流名企發展經驗,可以豐富認知,開闊眼界,撲捉商機。
為推動物流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大力支持物流業的發展,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物流”一詞出現了20次,涉及鄉村物流、冷鏈物流、綠色物流、國家物流樞紐、應急物流、智慧物流等各領域。歲末年初,國家部委又陸續推出《“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等一系列規劃性文件,為“十四五”物流業發展明確方向,作出部署。物流業的國家戰略正在時刻影響和促進行業的發展,需要深刻解讀。
中國國際物流節深耕行業近20年,其“權威性、專業性、務實性、多樣性”特色被廣泛認可,是我國交通運輸與物流領域知名會展品牌,是物流人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分析全球物流發展趨勢、解讀國家物流政策、分享企業發展經驗、展示行業發展成果、促進產業上下游銜接,推動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以及國際物流交流合作,幫助舉辦城市實現物流業跨越式發展,一直是物流節的主要特色。本屆物流節的務實引領作用,必將對“十四五”物流業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Q:能否介紹一下本屆物流節設置了哪些活動內容?
A:我們在內容設置上,體現權威與專業。
了解國家產業政策是眾多企業參展參會的重要目的之一。同時,大型企業的發展戰略、前沿理念、創新成果及成功案例,也是參展參會企業關注的重點。本屆物流節圍繞“智慧、綠色、民生”主題,邀請了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總局、國鐵集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權威部門領導、知名專家深度解讀國家最新產業政策,幫助地方政府和企業把握發展大勢和行業機遇。
眾多的論壇會議,構成了一個專業化的政策解讀與經驗分享的交響曲。“2022物流全球論壇”領銜,智能航運與數字港口論壇、集裝箱運輸大會、快運發展大會等專題會議,邀請了眾多頭部企業領袖、高管,針對國家“雙碳”戰略、綠色發展、服務民生等重點話題以及業界關心的各個熱點、痛點問題,暢談創新發展和破題之道。
在城市板塊,重點組織了“政府與名企對接交流會”,根據參加會議的相關城市、企業需求,設置交流話題,提供交流機會,并通過組織城市招商引資說明會,為城市、企業拓展發展空間。
在科技板塊,第五屆中國物流科技大會圍繞綠色發展展開,并通過智能倉儲、數字化平臺、物流無人化等三個分論壇的前沿科技分享,繼續秉持“科技推動物流業變革”的大會宗旨,全面推動科技在物流產業中的推廣、應用。
在國際板塊,以推動“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為內容的“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合作與交流大會,組織沿線相關國家、城市、企業,共商新政策環境下的區域合作新機遇、西部陸海大通道與“一帶一路”發展,以及“后疫情時代”班列運營和多式聯運數字化迭代等議題組織討論。
Q:現在各類物流方面的會展活動很多,物流節舉辦有哪些特色與亮點?
A:物流節舉辦近20年,一直秉持以需求為導向的務實原則,顯示了自己的特色。
以“精簡、高效”為標準,本屆物流節在保持活動多樣性的基礎上,將著力打造一屆“精準對接、務實交流”的盛會,讓到會代表收獲滿滿。為此,本屆物流節重點安排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對接工作。
一是做好“政企對接”,除在展會上設置城市展區和“招商引資服務長廊”外,還將特別組織“政企合作交流洽談會”,通過前期摸底政府、企業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安排政府、企業以及專家以每桌8人的形式實現各方面對面洽談。
二是做好“一帶一路”相關對接,以“一帶一路”國際物流交流與合作大會為平臺,組織沿線相關國家、城市、企業以及中歐班列、多式聯運企業,進行交流對接,共商新時期“一帶一路”合作機會。
三是做好企業間的交流對接,以一批行業頭部企業領銜的各參會參展群體,是本屆物流節最具價值的組成,企業間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強大市場需求,為企業間達成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組委會的精心組織,也使合作成為可能。以中車集團、中遠海運物流、中鐵快運股份等大型骨干企業為主組織的企業供應鏈對接會、客戶聯誼會、專題業務研討會等,以及天津市、云南省、青島市等地方招商引資說明會,也成為企業交流獲客的重要平臺。
本屆物流節活動在展和會議上覆蓋了行業全產業鏈。6大展示內容,20個特色展區和展中展的設置,使物流節整體實現了閉環交易,上下游銜接,為疫情防控下的會展活動,創造了更加務實的模式。
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物流盛事,物流節始終立足高端基調,聯動行業頭部企業積極參展參會,領銜行業發展。
在綜合物流領域,以中遠海運物流、中國外運、東航物流、安能物流、日日順、嘉宏等企業領銜的綜合物流企業,是本屆物流節最大的參展群體。將集中展示中國物流產業的發展成就,帶來最權威的物流業解決方案,詮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新形象。
在港口物流領域,港口參加物流展,是一般展會鮮能見到的場景。本屆物流節上海港、山東港、天津港、福建港口等港口龍頭企業,領銜一百多家航運及國際物流企業,將集中展示疫情當下港航企業的社會責任以及智慧港口、數字航運的發展成就,為中國國際物流節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鐵路物流領域,以南昌鐵路局集團、南寧鐵路局集團、昆明鐵路局集團,以及中鐵集運、中鐵快運、中鐵特貨、陸海新通道等為主的鐵路龍頭企業參展,將為相關城市帶來鐵路物流的發展機遇,并為多式聯運業態發展,提供了更多聯想。
在快遞快運領域,中鐵快運、順豐速運、韻達快遞、中通快運、京東物流等企業領銜的“中國快運品牌館”,將與“快運發展大會”的會議+展覽+聯誼模式,聚力更多行業資源,并通過智慧引領、終端下沉、標準加持、創新業態、網絡更迭等多項成果展示,為行業展示一個代表世界潮流的發展群體。
在物流設備領域,中國中車、金龍、國能、廣東博谷倉儲等物流裝備制造企業的參展,將為物流企業提供眾多裝備、設施,促進其迭代更新、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為自身發展尋找到廣闊的市場。裝備制造業與物流服務商的激情碰撞,將演繹本屆物流節展覽環節最具價值的篇章。
在多式聯運領域,以中鐵集運、上海新海豐集裝箱多式聯運有限公司、廈門象嶼易聯多式聯運、唯捷(廈門)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中鐵十四局集團兗州國際陸港物流有限公司等企業領銜的多式聯運龍頭企業,將結合我國交通運輸環境,通過對海陸空的精準分析,帶來最前沿的我國運輸結構優化策略。特別是一批中歐班列運營公司,將傾情演繹鐵路物流在多式聯運國際物流發展上的巨大優勢與成就。
Q:請問,在疫情影響尚有變數的情況下,組委會提供哪些貼心服務?
A:組委會在本屆物流節中推出6大貼心服務,以滿足來賓的各種需求。其中包括:媒體宣傳,特設“專屬直播間”、“媒體會客室”,實時為企業宣傳;O2O線上參展,打造“雙線”參展新玩法,為不能到場參展的企業“另辟蹊徑”;現場核酸檢測,讓有做核酸檢測需求的來賓不用再自己尋找檢測地;綠色布展,使用鋁型材等材料進行搭建,可以有效節約,實現綠色環保,踐行綠色辦展;展會導航以及志愿者服務,讓客戶在展會中感受賓至如歸。
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是本屆物流節的一大特色服務項目,不僅提供現場人工指引服務,還為處于疫情風險地區不能到現場的參展商提供一對一支持服務,讓參展商即便不能到場,也可無憂參展。在“O2O線上線下互動展區”中,志愿者將在展位上配合參展商“云互動”,讓參展商足不出戶,便可“操縱”全場。通過O2O展區,展商可集中三天,全力宣傳產品,打造品牌,并以網絡視頻、在線語音等方式,與制造業、商貿流通貨主買家等交流洽談,建立合作關系,從而獲得廈門物流節現場客戶資源,達到與實際參展企業相同的體驗與展示效果。
此外,專業觀眾方面,組委會將專業觀眾的邀請作為本屆物流節籌備工作的重要著眼點。在大會上設置了諸多專業性論壇,如綠色發展論壇、智慧倉儲論壇、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研討會等,以此吸引更多專業觀眾參與。與此同時,我們還提出了一些專業觀眾的具體回報政策,投入真金白銀滿足專業觀眾需求的同時,也讓各種合作交流更加務實、高效。
Q:請具體介紹一些,本屆物流節打造了哪些專業展區?
A:本屆物流節設置了多個主題展區,其中包括:品牌物流服務商展區、物流裝備技術及應急物流展區、城市物流(園區、自貿區)展區、鐵路航空及多式聯運展區、港口航運與數字化展區、數智物流展區、物流無人機展區、中國快運主題展區、“O2O”線上線下互動展區。
物流節組委會針對產業的發展特點,在各個專業板塊上,有針對性地結合業內熱點和行業發展形勢,組織了專場論壇和熱點展覽。例如在城市物流(園區、自貿區)展區,有一批城市代表著城市物流發展成果,帶著招商需求來到物流節,尋求商業機會。
通過努力,我們要讓物流節這樣一個巔峰盛會,變得更有價值,讓人不虛此行。物流節召開之日正是春暖花開之時,我們期待在美麗的廈門與大家相聚,歡迎海內外的企業來到廈門,共商物流業全年發展大計。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