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絡直播健身操火爆全網,掀起了一輪居家健身熱潮,與此同時,在最近的電商促銷旺季,運動健身器材的銷量也出現了大幅上漲。

居家健身火熱
健身器材銷售大幅增長
從事健身行業兩年的黃晞朦近期工作量猛增,她通過網絡分享運動視頻,帶著大家鍛煉,沒想到粉絲量快速上漲,目前每周都要抽出兩天做短視頻的錄制和運動直播。
隨著居家運動熱潮的興起,黃晞朦發現,跟著她運動的粉絲大多數是新手,相較于以往專門去健身房鍛煉,對他們來說,利用居家空閑時間進行碎片化的運動更容易實現。

居家運動熱潮帶火了健身器材的銷售。今年某平臺“618”預售期間,家庭健身器材整體預售訂單額同比增長超過100%,其中家庭單雙杠預售訂單額同比增長405%,動感單車品類預售訂單額同比增長174%。
而在正式開售后的前10分鐘,跑步機成交額同比增長200%,綜合訓練器成交額同比增長100%,杠鈴成交額同比增長140%,瑜伽墊成交額同比增長211%。

不僅在線上,線下運動用品賣場也迎來了銷售高峰。工作人員稱,相比以往大型的健身器材,小體積、高顏值的居家健身器材更受歡迎。

生產出口逐步恢復
健身器材廠商求新求變
健身器材銷售火熱,也帶動了相關廠家生產訂單增長。相關企業的生產狀況如何?
位于廣東惠州的一家企業已經做了18年運動器材的生意,近兩年海外居家類健身器材需求猛增,他們的出口額一度成倍增長,生產線24小時輪班趕工保證交貨。

某運動器材有限公司CEO許朝欽:2020年,我們外銷產量大概增長到1.5倍,2021年比2020年又增長了將近3倍。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到2021年我國健身器材出口總值年復合增長率為32.88%,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2021年健身器材出口總值達89.45億美元。許朝欽告訴記者,今年一季度,受全球供應鏈波動影響,他們的出口額與前兩年相比有所回落,但近兩月已經逐步復蘇。

出口回暖的同時,國內市場的開拓也是廠商們今年關注的重點。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針對國內居家健身帶來的巨大市場空間,眾多企業正在進行產品的研發創新。

多家健身器材企業擬上市
健身器材市場空間廣闊
健身器材市場空間廣闊,吸引了大量資本的關注,近半年內,有多家健身器材廠家提交了IPO申請。

近期,多家健身器材出口企業提交了IPO申請,其中,康力源2021年營收達35.2億元,力玄運動在2019年到2021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5.43億元、24.49億元和35.2億元,增長趨勢明顯。業內人士表示,以往國內健身器材市場以海外品牌為主,如今,資本加持疊加政策利好,國產廠商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期。

從二級市場情況來看,截至2021年末,A股和H股共有42家體育產業上市公司,總市值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其中25家上市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增長,涵蓋了體育器材、體育服裝、賽事運營、場館運營等各領域。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健身器材市場規模為546.5億元,同比增長15%,預計2022年將達628.5億元,到2024年或可達到799.6億元。
本文來源于搜航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