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近期研究表示,由于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物流行業運營效率大幅提高,服務價格降低。但同時也面臨著巨大挑戰,復雜的價格機制、數據標準化相對落后和盈利能力低均阻礙著行業發展。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初創物流企業紛紛進入市場大膽探索。
麥肯錫最近對120家全球領先的初創物流企業進行了募資趨勢及其影響研究。這些企業募資金額占全球初創物流企業總募資額的93%,約為260億美元,平均成立時間為7年。
研究稱,風險投資近年來對初創物流企業的投資額約為280億美元,主要是2015年及其之后吸引的資金。據Crunchbase和CB Insights研究,2014年以來,物流初創企業募資額大幅增加,年復合增長率為76%。直到2019年才有所趨緩。
Crunchbase數據顯示,物流領域募資企業集中度也很高,前10家募資額最高的企業占初創物流企業總募資額的46%,前20家占比66%。麥肯錫研究稱,募資額最多的初創企業是末端企業和貨運平臺。
末端派送展現科技魅力
初創企業募集的資金中約有111億美元投入面向零售商和個人的末端派送服務。其中,99億美元則投資給了采用非傳統派送方式的初創企業,如眾包快遞、無人機、自動駕駛車和快遞柜等。這表明,投資者看中了非常規末端派送方式作為傳統派送方式有效補充的巨大潛力。
Nuro就是一家集設計、生產和運營快遞機器人的初創物流企業,其R1無人配送車輛已經被美國零售商Kroger用來在得克薩斯州的休斯頓和亞利桑那州的斯科茨代爾進行雜貨配送測試。Nuro去年2月由軟銀領投的B輪風投融資9.4億美元。
再如豐巢,目前豐巢在中國運營15萬組快遞柜,每天可以收取900多萬件包裹。報告稱,豐巢由包括順豐在內的多家快遞企業持股,2018年1月B輪融資3.2億美元,截至今年5月融資額超7億美元。
貨運平臺提高運營效率
另一個吸引投資的物流領域是貨運平臺,尤其是專注公路運輸的平臺,已經募資60億美元,主要資金來自投資基金和企業資金。如德國的鐵路公司DB Schenker早前收購了公路貨運預訂平臺uShip價值2500萬美元的股份。
麥肯錫研究稱,公路貨運平臺往往有利于提高價格透明度和服務專業性,對托運和承運企業之間的業務網絡進行數字化改造,減少空載率,提高運輸效率,提高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備受資本青睞。雖然公路貨運解決方案平臺的貨量并不太大,但其具有直接匹配托運人、貨物和承運人的功能,有可能替代傳統的中介機構。一些老牌物流企業已經對公路貨運平臺表現出極大興趣,有的已經開始孵化自己的網絡。敦豪貨運2016年推出了在線平臺Saloodo,瑞士德訊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公路貨運預訂平臺FreightNet。馬士基2017年推出自己的數字化貨代平臺Twill。
空運和海運初創企業募資金額比公路運輸企業遜色得多,只有16億美元,美國硅谷科技型貨代企業Flexport成為其中的佼佼者,僅一家就募得13億美元。Flexport 2019年與中國快遞企業順豐合作,首先從國際海運業務開始,覆蓋中國內地和香港運往至美國全境和歐洲主要港口。
麥肯錫指出,傳統大型企業的新興平臺究竟能走多遠,初創新興企業競爭有多大尚不明確,但當前市場新進入者由于缺乏足夠的實力掌控全球無縫式運輸資源。傳統物流企業憑借其廣泛的網絡資源和業務關系,短期內在各自主力市場中其自有平臺受到新企業的沖擊不大。但前提是,這些傳統企業的新業態需要滿足客戶的新需求,確保增長。
中國企業成為吸金大戶
當前,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吸引初創物流企業投資最大的市場。2014年,美國吸引的上述投資占54%,中國僅占19%; 2019年,中國占據了40%的份額,美國則滑落至35%。而且,中國的募資企業集中度非常高,20家初創物流企業可以募集到100億美元,而美國61家同類企業的募資額僅為98億美元。
全球10家資金最雄厚的初創物流企業中,中國占有6席。麥肯錫稱,如類似于優步模式的卡車平臺,由運滿滿和貨車幫合并而成的滿幫集團就曾獲得了由國新基金和軟銀愿景基金聯合領投的19億美元,是初創物流企業單筆最大融資額。分析稱,中國之所以能領先市場是因為其快速擁抱新事物的做法。
本文來源于中國郵政快遞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