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郵政快遞業取得了怎樣的成績?2021年,中國郵政快遞業又要怎樣干?1月4日,在京召開的2021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給出了總結和部署。
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在工作報告中指出,預計2020全年郵政業業務總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2.1萬億元和1.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4%和14.1%,業務收入與GDP比值超過1%;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830億件和87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8%和16.7%。新增社會就業20萬人以上,支撐網絡零售額10萬億元以上。服務滿意度穩中有升,行業運行平穩有序,綠色發展水平持續提升,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作用凸顯,為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作出了積極貢獻。
預計2021全年郵(快)件業務量完成1219億件,同比增長12%左右;全行業業務收入完成1.2萬億元,同比增長11%左右。其中,快遞業務量完成955億件,同比增長15%左右;業務收入完成9800億元,同比增長12%左右。
馬軍勝指出,新階段開啟新征程,郵政快遞體系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郵政快遞業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找準定位、謀劃戰略。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按照“服務全領域、激活全要素,打造雙高地、暢通雙循環”的工作思路,圍繞提升行業在暢通中的價值,聚焦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需求側管理,提升行業供給體系對需求的適配性、要素資源對行業供給體系的保障力,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全方位提升行業貢獻度和影響力。
“‘服務全領域、激活全要素’就是要發揮行業連接千城百業、聯系千家萬戶、連通線上線下的優勢,加快從重點發展向全域發展轉變,從被動適應向主動創造轉變,提升與更多領域的關聯性和協同性。吸引各類要素資源協同集聚,加快從依靠傳統要素向激活全要素轉變,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數據密集型疊加拓展,為服務全領域提供能力保障。”馬軍勝解釋說,“‘打造雙高地、暢通雙循環’則是要充分利用雙重管理和萬國郵聯體系的制度優勢,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以高效能治理引領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一體網絡優勢,加快從促進流通方式轉型向暢通國內國際循環轉變,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全方位釋放郵政快遞業在助力生產、促進消費、暢通循環中的重要作用。”
“根據這一思路,全系統全行業要重點做好五方面的工作。”馬軍勝指出,即堅持創新在郵政強國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科技強郵戰略,將創新作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的第一動力,提升服務全領域能力;以數據驅動為牽引,全面激活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資源,推進郵政快遞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提升郵政快遞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建設現代郵政快遞體系;緊緊圍繞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實施一批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重大項目,構建日處理超10億件、服務超10億人的寄遞網絡,助力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以“兩進一出”為重點,著力解決行業在服務農村、服務生產、服務國際方面的短板,助力打通雙循環堵點,促進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平等準入、公正監管、開放有序、誠信守法,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統一郵政快遞市場,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構筑高質量發展力量支撐。
馬軍勝強調,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高效能治理。為此,要優化政策目標取向,從關注量的增長轉向更多關注質的提升,統籌發展與安全,推動行業實現全面綠色轉型,維護消費者和快遞員合法權益;要強化頂層設計,圍繞快遞員權益保障、末端穩定、安全綠色、質量效益、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等關鍵問題,加強可操作、易見效的法規標準政策建設,拿出切實解決方案,為行業提質量、防風險、調結構、增效益提供制度保障;要強化制度執行剛性,強化企業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鼓勵規范寄遞平臺企業發展,用嚴格執法帶動更好普法,推動各項制度落地生根見效,對嚴重擾亂市場秩序、不正當競爭、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堅決依法從嚴懲治;要豐富評價手段,在用好傳統評價指標基礎上,加快完善與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相適應的評價體系,完善約束性指標管理,強化第三方評估和信息披露力度,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約束作用。
關于2020年的成績,會議作出這些總結:
01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2020年,國家郵政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為7000余家企業集中辦理許可延續,6項郵政政務服務納入“跨省通辦”清單,推行全程網辦。包容審慎推進新業態監管,智能快件箱、服務站許可工作全面推開,倉遞一體化許可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推動完善收費公路制度改革政策,整體實現郵政快遞公路運輸“提速不提價”。同時,扎實推進規劃政策工作,印發郵政強國建設行動綱要,“十四五”規劃編制和銜接有力推進。推動36項涉郵惠企政策落到實處,為企業減免稅費和爭取補助等超百億元。積極服務區域發展,聯合印發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郵政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出臺雄安新區郵政業發展規劃,與上海市、安徽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有效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02
郵政服務創新發展見成效
2020年,國家郵政局大力支持郵政服務創新發展。與商務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三方協議,推進郵政與電子商務協同發展。積極推進郵快合作,黑龍江、四川、西藏、甘肅和青海5個試點省進村覆蓋率提升36個百分點,全國6.2萬個建制村借助合作實現快遞進村。圓滿完成915萬件高校錄取通知書寄遞任務。大力推進郵政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實現與省級政務系統全對接、市級政務大廳全覆蓋,新增警郵、稅郵合作網點2355處,江蘇等地創新法郵合作并取得明顯成效。
03
“兩進一出”工程啟動
2020年,國家郵政局在浙江、江西、廣東、重慶開展“兩進一出”綜合試點。出臺“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推廣交快、郵快、快快、商快等合作模式,直投到村比例超過50%。累計打造保定山藥、菏澤牡丹、開封大蒜、襄陽鵝蛋和延安蘋果等年業務量超千萬件的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60個、超百萬件項目260個,農村地區收投快件超過300億件。
聯合印發推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意見,以汽車、消費品、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為重點加快項目培育,累計打造長春一汽等服務制造業典型項目1087個。優化國際郵件互換局和快件監管中心布局,加大國際航空運力投入,大力拓展中歐班列(重慶、義烏)運輸郵件、快件業務,班列產品寄達36個國家。全年完成跨境寄遞業務量21.2億件,支撐跨境網購零售額超4400億元。
04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
2020年,國家郵政局實施西部和農村地區郵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改造鄉鎮局所和危舊縣局房1025處,購置車輛590輛。新增村級郵政電商服務站1.3萬個,累計覆蓋24.5萬個建制村。印發推進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建設指導意見,推動納入新型城鎮化政策范疇,累計建成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11.4萬個,布放智能快件箱(信包箱)40萬組,316個城市已出臺車輛通行政策。
05
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升
2020年,國家郵政局修訂了郵政業應用技術研發指南,制定了新型郵政業標準體系,開展了第二批行業技術研發中心認定和第二屆行業科技獎評選,推廣應用北斗導航系統,智能安檢、智能視頻監控、智能語音申投訴系統和通用寄遞地址編碼“三智一碼”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取得積極進展。
同時,基本完成“綠盾”工程一期建設。建成北京和合肥“一主一備”兩個機房,6大類22個應用系統上線運行,“互聯網+監管”數據底盤全面強化,基本實現“五可”目標,行業安全監管能力有效提升,在重大活動安全保障、日常寄遞監管和政務服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06
行業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強化
2020年,國家郵政局組織開展全國郵政行業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評選表彰。實施職業技能培訓“246”工程,培訓29.3萬余人次。全年8423人通過快遞工程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其中高級職稱96人。扎實開展快遞運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推進郵政學科建設,四所現代郵政學院在校學生近4000人,全國郵政行業人才培養基地達30所。組織高校畢業生網絡招聘,提供就業崗位1.3萬余個。舉辦第五屆全國“互聯網+”快遞大學生雙創大賽。
07
快遞員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維護
2020年,國家郵政局重點推動快遞員權益保障長效機制建設。試點開展快遞末端結算指引工作。深入開展“暖蜂行動”和“快遞從業青年服務月”等活動,各地出臺關心關愛快遞員文件600余份,組織慰問2500余次,新增愛心驛站等服務陣地9500余家,為快遞員免費體檢和義診8萬余人次。上海、安徽、廣東、寧夏等地累計為快遞員爭取公租房廉租房4000余套。
通過快遞能買到的農特產品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新鮮了,快遞能寄達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了,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的比例越來越高了,全社會關愛快遞小哥的氛圍越來越濃了……對于近年來郵政快遞的變化,人們有著切身的感受。那么,在2021年,郵政快遞業還將發生哪些變化?
01
更為暢捷
2021年,國家郵政局將深入推進“快遞進村”,加快推動“快遞進廠”,積極促進“快遞出海”,以進一步提升行業服務農村、服務生產、服務國際的能力水平。為了實現“力爭年底東部地區基本實現快遞服務直投到村,中、西部地區建制村快遞服務通達率達80%和60%”的目標,國家郵政局將落實“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編制進村指引,因地制宜推動郵快、交快、快快合作多模式并進,多品牌快遞服務有效下沉,提高覆蓋率、增加代投量、提升信息對接率,打造“快遞進村”典型示范項目,暢通“快遞進村農品出村”微循環,繼續培育全國金牌項目和省級銀牌項目。
同時,國家郵政局將制定“快遞進廠”行動方案,編制“快遞進廠”指引,搭建寄遞企業與制造企業的供需對接平臺,引導企業加強快運物流網絡建設,提升供應鏈服務水平,在全國遴選一批方向領先、成效顯著的融合發展典型項目,在制造業集聚區建設一批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先行區。
此外,國家郵政局還將推進國際郵件處理場地改造升級,創新郵件、快件、跨境電商通關模式,完善進出境快件基礎設施建設布局;支持企業加強國際干線自主航空能力建設,加快推進中歐班列運輸郵件快件,利用海運快船補充運力短板;鼓勵企業繼續深耕東南亞和東北亞業務,有效服務重點國家市場;支持加強海外分撥中心、海外倉以及地面配送網絡建設,努力拓展全球服務網絡。
02
更為智能
為了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國家郵政局將加強科技賦能與人才支撐。
在加快科技創新與應用方面,將推動構建郵政快遞企業、高科技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四位一體”的行業科技研發體系,支持行業技術研發中心建設,推進智能安檢和智能視頻監控系統算法優化,推動智能語音申投訴系統試點應用,穩妥推進通用寄遞地址編碼項目試點,推廣應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關鍵共性技術以及北斗導航系統等先進技術裝備,在海南自貿港等地開展數字郵政快遞創新試點示范工程。
在完善行業人才支撐體系方面,將深入實施職業技能培訓“246”工程,確保年度培訓25萬人次;用好職稱評審破格政策、“綠色通道”或“直通車”,著力壯大中高級工程師隊伍;支持共建院校郵政學科建設,加快培養郵政快遞類碩士、博士研究生,加強國際化、高層次人才支撐。
03
更為綠色
2021年,國家郵政局將大力實施“2582”工程,開展重金屬和特定物質超標包裝袋與過度包裝專項治理,力爭年底可循環快遞箱(盒)使用量達500萬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80%,新增2萬個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
同時,為了持續推進綠色郵政發展,還將出臺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和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推動實施快遞包裝產品綠色認證,深入開展法律法規宣貫。穩步推進節能減排,加大新能源或者清潔能源車輛在行業的推廣應用力度,繼續做好綠色網點、綠色分撥中心建設試點。
04
更多溫暖
2021年,國家郵政局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扎實推進關心關愛快遞小哥相關工作。國家郵政局將制定快遞員勞動定額標準和末端派費核算指引,督促快遞企業及時足額發放工資,積極推廣人身意外險等適合快遞業的險種。聯合相關部門出臺優化基層員工權益保障政策,持續深入開展“暖蜂行動”,各地要加大公租房(廉租房)政策爭取力度。進一步加大先進典型選樹工作,引導形成尊重勞動、關愛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