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京東物流的智能履約平臺(Smart Fulfillment Platform)近日與DHL、嘉里物流(Kerry Logistics)以及日郵物流(Yusen Logistics)三家物流巨頭已實現了系統的全面對接并完成了訂單洪峰的測試。
在今年9月10日,京東在泰國的智能物流中心也已實現了全面落地。本次系統對接完成后,京東物流則計劃聯手三大物流,將其在曼谷開通211限時達服務逐步推廣至泰國全境。同時,此次聯手也為該集團旗下的JD CENTRAL電商平臺在泰國首次參加11.11大促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據了解,隨著東南亞經濟的持續增長以及互聯網的快速普及,全球各大物流企業爭先恐后地進入東南亞市場,該區域已經成了阿里、京東等企業海外布局的重要場所。而Statista預測又曾指出,泰國將于2022年超越新加坡成為東南亞第二大電商市場,在此等誘惑下泰國也成了各企業搶占市場,爭奪用戶的必爭之地。
事實上,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早在兩年前京東物流就在東南亞布局了電商物流網絡。2016年,京東在印尼上線自建電商平臺JD.id,同時還將一套完整的電商物流基礎設施復制到了該國。目前,京東在印尼共有10個倉庫,該集團還透露年底將進一步擴大規模。
2017年,京東又采取同樣的手段,與泰國尚泰集團聯合推出線上零售平臺JD CENTRAL,并將其物流體系復制到了泰國,在泰國全境范圍內搭建起了大件、中小件、跨境物流在內的三張大網。京東方面曾表示,公司將通過擴大印尼業務并發展泰國市場,加上該地區其他國家潛在的項目,繼續加強其在東南亞市場的布局。
反觀阿里方面,在經過對Lazada的多次增資之后,集團已經完全掌控了這個東南亞最大電商平臺的內部話語權。目前,Lazada已經建立了360度物流網,除了擁有自家的物流團隊Lazada Express外,還與114個來自本土擁有卡車、汽車、摩托、輪渡等多種運輸工具的物流服務商達成了合作。
同時,在馬來西亞,阿里還打造了中國境外首個服務于eWTP的國際超級物流樞紐。此外,今年4月,阿里還向泰國投資了110億泰銖(3.5億美元)的資金,希望利用泰國作為一個物流基地,通過其交通網絡為附近的柬埔寨、老撾、緬甸和越南等5個中南半島國家提供物流服務。
如今,在中國企業爭相出海東南亞的局面下,越來越多公司開始瞄準東南亞物流市場這塊大蛋糕,但是這塊蛋糕卻并沒有看起來那么好分。首先,東南亞并非是統一的大市場,與國內市場相比其環境明顯要復雜很多,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民俗風情和政策限制。
并且印尼等一些國家發展仍比較落后,基礎設施建設老舊和交通不便所造成的高物流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物流業的發展。對于各企業來說,若想要在東南亞市場實現破局,還是需要多下點苦功夫。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