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自新疆的番茄醬搭乘中歐班列走上歐洲人的餐桌,阿拉山口開行頻次從日均6-7列增加到現在的日均9列,回程貨物滿載率由2014年的9.1%提高到現在的73%……一個個數據顯示,中歐班列“越跑越快”,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新疆,聯通歐亞的重要交通樞紐區位優勢明顯。
今年1至10月,烏魯木齊海關共計監管中歐班列5743列,較去年同比增長53.68%,已超過去年全年總和,創歷史新高。
這些中歐班列包含“渝新歐”“鄭新歐”等16條線路,其中出境班列主要來自連云港、鄭州、成都、重慶等城市;入境班列主要來自德國、波蘭、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
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新疆正由東聯西出“通道”變為國際物流樞紐節點,形成產業集聚、物流集散的發展新格局。目前,通過中歐班列出入境的貨物種類不斷增多,從最初的電子產品、日用百貨擴展到機械制品、化工產品、食品、冷鏈、小商品等200多個品類,其中不少是新疆本地產品。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聯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鄭巍國說:“每年經我們申報、查驗,由中歐班列運載發往國外的番茄醬至少有5萬噸,烏魯木齊海關創新的監管新模式大大節省了我們企業的運輸成本,用時也少,今天來辦理手續,明天就能放行。”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服務中歐班列,烏魯木齊海關對通關環節進行了多輪優化,通關時間由最初的24小時減至14小時以內。將海關對班列的監管單元由“列”變為“節”,實施貨物集拼、空箱換重箱等便利化措施,有效整合中歐班列空箱倉位資源,提升裝載量,降低運行成本。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