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中國民營快遞之鄉”的浙江桐廬近日舉辦了一次高規格盛會。國家郵政局局長、浙江省副省長等領導悉數參加,申通、中通、圓通、韻達(三通一達)的董事長們集體出席,括郵政速遞物流、順豐等快遞巨頭的核心高管也均到場并發表主旨演講。
老鬼今天想跟大家聊的,或者說爆料的就是“三通一達”的代表——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在大會開幕式上的發言。賴梅松的發言不長,卻透露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信號——首次在這樣一個重大場合,公開呼吁中國快遞企業、行業以及相關產業應該“協同”起來,共謀發展。
這個表態耐人尋味。這也是中通在今年“雙11”前率先做出調價舉措以來,又一次“不按常規出牌”的做法。
賴梅松說:“我們始終堅信,聯合一定會比分散強,資源共享、責任共擔、良性競爭、協同并進,用最小的成本去博取最大的資源,實現資源的最優整合,才能真正做強企業、互惠共贏?!?/span>
為什么要“協同”?
從中國民營快遞發展至今,尤其是“三通一達”十年前相繼承接電商業務以來,上至總部之間的較量,下到網點之間的征伐,彌漫在各大快遞之間的硝煙從來就沒有停過。有競爭當然是好,但遺憾的是,這是一場持續了十年之久的非理性競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價格戰”。
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戲早已不再適應當前的發展,反而正帶來越來越大的傷害。賴梅松在這個時候拋出“協同發展論”,實際就是在呼吁大家向更加理性和共贏發展的非零和博弈轉型。
“通過眾包、眾籌、眾創、眾扶式把鄉情、親情、友情串聯起來,把一條街道、一棟樓、一個行政村都變成就業創業的單元,實現共同發展、共同致富的目標?!辟嚸匪烧f,成就“三通一達”的這些“良性基因”不應該被丟棄,放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未來新快遞發展的關鍵就是“協同”發展。
賴梅松舉了一個例子——未來的快遞更重要的是“向外”拓展。中國快遞走出去,時間要快、功夫要硬,最好的方式就是“行業協同、抱團出?!?,如果大家分散地做,也會成功,但是會延長與巨頭共舞的時間,而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時間往往會成為成功的關鍵。
“服務+生態”的內核是“產業協同”
今年年初,國家郵政局提出了“打通上下游、拓展產業鏈、畫大同心圓、構建生態圈”的20字方針,可以說為中國快遞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賴梅松的理解和看法更務實,他認為——
中國快遞正在從單純的業務競爭向“服務+生態”轉型,已進入新科技、新裝備、新生態、新模式的發展階段?!胺?生態”的內核就是“產業協同”。
首先,產業協同不應只服務于電商。電商雖然是最大的客戶,但不是“金飯碗”,更重要的是要拓展產業鏈、構建生態圈,實現多渠道、多產業的協同發展。為此,中通已相繼建立中通快運、中通云倉、中通優選、中通國際等業務板塊。
其次,產業協同應拓展、拓深服務外延。讓快遞的未來有無限的可能,除了服務于農業、制造業,我們還可以拓展更多、更廣的領域,比如保險、金融、信息等。快遞行業只有致力于拓展服務產業,實現多產業的協同發展,努力為客戶降低成本、創造價值才能為未來快遞發展培育更廣闊的市場。
以“科技協同”打破“資源有限性”瓶頸
這還是老鬼第一次聽賴梅松提到這個觀點。他認為,過去的十多年,快遞這個行業主要是依靠人力、土地等資源的協同來推動發展的,但這些資源都是具有有限性的,新時代的快遞發展必須要打破資源有限性的瓶頸。
科技協同就是破除該瓶頸的有效武器。依托科技、發展智慧快遞將是實現快遞業務新增長點的關鍵。
這一點,今年“雙11”期間各大快遞在分撥中心自動化、伸縮皮帶機、動態稱等方面的種種“黑科技”應用已有成功實踐。未來,科技的“協同效應”必將拓展延伸到快遞發展的方方面面。
“所謂智慧快遞,就是能夠把需求、生產、銷售、消費體驗融合在一起,幫助企業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實現零庫存管理”,賴梅松說,這也是實現最優生態圈的最佳途徑。
最后小結一下賴梅松的“協同發展論”:行業協同+產業協同+科技協同,是“抱團出?!笔降挠薪M織作戰,也是“非零和博弈”式的共贏發展,更是“智慧快遞”所驅動的同心圓和生態圈。
用老鬼的話來翻譯一下就是——大家不要再“窩里斗”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式的非理性競爭只會帶來更大的傷害,協同發展才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