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物流與零售業的綠色轉型之路
少用一次性購物袋,可以說是個人行為,但改善過度包裝、使用可回收和可降解的包裝材料,則是商家和社會的責任。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目前從商家到消費者,都在積極嘗試為環境多盡一份力。今年天貓“618”促銷活動中,采用拉鏈式紙箱節約的膠帶長度超過10萬公里。
綠色物流的發展,折射出零售業綠色轉型的三個維度。一是發展理念的更新。再生利用、可持續發展是這些年日趨受到重視的理念,綠色零售顯然具有巨大的正面社會效應。二是供給側的變革。貫穿產業鏈的綠色理念,是零售業轉型以滿足社會需求細分性、變化性與多樣性的重要方向。不少企業選擇生態友好型的供應商進行大規模采購,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壓縮成本;通過綠色倉儲加速周轉去庫存,減少存儲資源的浪費;優化運輸路線,在節約成本的同時降低碳排放。例如,沃爾瑪借助綠色電力發電機,在減少1100萬英里(1英里約合1.6千米)駕駛里程的同時,運送了金額達2.97億美元的貨物,將運輸效率提升了10%。三是推動消費結構的升級。綠色零售擔負著驅動社會消費結構向健康環保轉型升級的使命。據調查,中國80%的受訪者表示更愿意購買綠色產品。相應的,4年間綠色消費者在阿里平臺上驚人地增長了14倍。
“綠色是金”,積極傳遞和踐行綠色生態的經營理念,將成為企業維系顧客忠誠度及擁有持久競爭力的重要保障。
綠色物流的愿景十分美好,但知易行難,現實的挑戰并不輕松,亟須建立統一的行業標準,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只有企業和平臺從中獲得商業利益,而不是賠本賺吆喝,綠色物流才能根深葉茂,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