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深圳機場獲悉,根據市發改委關于深圳機場航站樓停車場收費標準調整的相關批復,深圳機場航站樓各社會停車場將從8月1日起執行新的停車收費標準。調整后的收費標準對短停車輛無影響。此舉旨在減少“過夜車”停放數量,緩解因過夜長停車輛太多造成的車位緊張情況,釋放更多車位資源,改善旅客機場停車體驗。
高峰期“一位難求”,因“過夜車”太多可用停車位少
據了解,目前深圳機場航站樓共有3個社會停車場,可用車位超過4500個,其中兩個室內停車場(P1、P2停車場)共有車位2700多個,另一室外停車場(P3停車場)車位近1800個。停車場收費不區分室內外,統一為50元/天。
隨著近年來深圳機場旅客吞吐量逐年攀升,深圳機場航站樓各停車場車位緊張的現象日益明顯。尤其隨著停放超過24小時的長停車輛增多,停車場車位更加緊張,服務保障壓力增大。
據機場交通營運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航站樓三個停車場每天進出車輛累計超過2.6萬輛,其中過夜車輛超過10%,許多車輛更是連續多天停放,對車位占用時間長。因停車場車位資源有限,車位周轉率和利用率下降,高峰期更是出現“一位難求”的現象。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過夜車日均占用停車位數量超過2800個,尤其在P1、P2兩個室內停車場,過夜車占比更高。進入7月以來,僅P1停車場過夜車占比已超過八成。每逢節假日,比例還會上升。今年春節假期,深圳機場三個停車場過夜車量占比達到九成。
機場交通營運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因過夜車太多導致不少旅客的短時停車需求無法滿足,機場方面希望通過收費標準調整,利用價格杠桿,減少過夜車等長期停放車輛數量,釋放有限的車位資源,方便更多旅客停車。
單日最高收費標準將提高,室內外停車實行差異化收費
據了解,此舉也旨在通過微調室內外停車收費標準,通過差異來有效分流室內停車數量。
根據調價方案公告,收費調整后,在機場室內停車場(P1、P2)停車,將由原來的每日封頂50元調整為全天不限最高收費,按小時累加,首日最高收費56元,次日及以后按3元/小時累積計費(日最高收費72元);在室外停車場(P3)停車,小車首日最高收費50元,次日最高收費60元,第三日及以后不封頂,即每日按3元/小時累積計費(日最高收費72元);大車日最高收費不封頂,按小時累加,即首日最高收費112元,次日及以后每日最高收費144元。
機場方面表示,調價后能一定程度緩解車位緊張的情況,但隨著機場客流不斷增長,高峰期停車位資源緊張的情況仍會存在。機場方面建議,旅客往來機場應首選地鐵、公交、機場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綠色低碳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