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物流景氣指數均值為53.9%,除年初2月份以外各月均保持在53%以上的高景氣區間。
由此可見,全社會物流運行總體緩中趨穩,新興物流領域發展迅猛,社會物流運行效率持續改善,企業業務規模增長總體平穩。
從物流費用的增長情況看,隨著經濟結構持續調整以及相關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地,物流運行中的運輸效率不斷改善,單位物流成本連續回落,物流領域降成本成效持續顯現。
今年上半年,社會物流總費用為6.1萬億元,同比增長9%,比上年同期回落1.2個百分點。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5%,比去年同期回落0.1個百分點。上半年,每百元社會物流總額花費的社會物流總費用為4.62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
分項來看,上半年運輸費用為3.1萬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7個百分點,呈放緩走勢。其中,鐵路、公路和水路運輸費用增速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受航空快遞和油氣運輸需求大幅增加拉動,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費用分別同比增長18.6%和18.8%,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別提高13.1和10.8個百分點。
另外,今年上半年物流信息化發展成就突出,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逐漸朝著高技術和高資金需求的方向發展。
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介紹,經過兩年的大浪淘沙,曾經多達三百多家的物流信息化平臺,已經淘汰了接近百分之七十。信息共享方面,通過整合各類數據,實現全國營運人、車、貨等資質信息查詢,匯聚了數十個主要海運港口、數百家物流園區、十幾萬船舶和幾十萬輛貨運車輛的靜動態信息和公路路況等信息。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整個物流的信息化發展迅猛,或者說發展很快,對支撐我們整個物流行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調查結果顯示,上半年互聯網平臺車輛利用率較傳統運輸企業提高了50%,平均等貨時間也從2-3天,縮短至8-9小時,交易成本下降6%-8%。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分會首席經濟顧問林強:物流信息化,其實是助推整個行業快速發展、降本增效特別主要的一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