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獲悉,“目前平均發貨時長比同行短17.78小時,簽收時間比同行快15.75小時,到貨時長比同行快29.22小時。”在距陜西渭南市區20分鐘車程的郵件處理中心,渭南郵政分公司(以下簡稱“渭南郵政”)市場營銷部業務主管喬宇站在刷刷吐著訂單的打單機前,介紹他們領先全行業的“極速發件模式”。
由于渭南郵政直接入駐新電商平臺拼多多開了官方店鋪,全國各地消費者下單后,渭南郵政郵件處理中心即刻打單,兩米外的工人在傳送帶上即刻貼單,傳統帶盡頭連著郵政物流車,裝滿即發。全流程中,好幾個環節真正以秒計算,這徹底顛覆了“郵政只做物流”“國企效率不夠高”“郵政不夠快”的成見。
這場顛覆性變化,始自渭南郵政2016年8月在拼多多的扶貧嘗試。一年后,拼多多為其開通“陜西郵政精準扶貧官方店”的綠色通道,開始加速發展。從扶貧到助農,從“等”件到“造”件,從增加包裹量到打通收貨物流全鏈條,從渭南一個點帶動各縣一大片,不到三年,“拼多多+渭南郵政新農人”,創造出了農產品極速上行的“渭南模式”。
強強聯合:打通陜西農產品上行全國大市場
消費者通過渭南郵政在拼多多上的店鋪凌晨下單,渭南郵政就可以連夜打單,裝好貨后凌晨發車。186個郵政網點遍布鄉鎮,讓渭南郵政總能最先知道當地農民的難處,天然有收貨的信息和組織優勢。
2019年1月7日到9日,渭南郵政參加“多多扶貧日”活動,每天為包括公益游戲“多多果園”用戶在內的拼多多消費者,發出1.3萬單陜西特產紅富士蘋果。據了解,目前渭南郵政的電商團隊每天只能包裝7千單,好在根據拼多多的大數據預測備了貨。“現在屯不夠啊,訂單量太大了!”渭南郵政分公司總經理任廣利感嘆道。
現在每天通過“多多果園”寄出的蘋果超10000斤,其中大部分精準直采自貧困戶。扶貧也是渭南郵政在拼多多上做電商的重要緣起。
在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看來:“郵政直接做電商的另一個重大好處,是可以充分利用郵政的全覆蓋體系,將毛細血管深入偏遠‘小產區’,借力拼多多分布式AI技術發掘3.86億消費者的潛在需求,通過社交裂變迅速推動小眾農產品上行。”
全產業鏈:拼多多嚴格品控是基
拼多多對商家的要求非常嚴格。為做好品控,渭南郵政下決心做全產業鏈,自己組織人收貨、分揀、打包。圖為電商工作人員正在傳送帶上為發給拼多多消費者的包裹貼單,傳送帶直連郵政物流車,裝滿即發。
與速度領先同樣重要的,是品控。任廣利總經理2018年3月就提出了農產品全產業鏈運營的思路。“拼多多平臺對商家考核比其他平臺要嚴,這是我們愿意跟拼多多合作的基礎”,據任廣利介紹,拼多多對渭南郵政人的最大改變是,從以往“等”產品的思路,變為主動出擊“找”產品。“以前都是農戶有需要,我們幫他們銷售。我們決定轉變思路,提前規劃產品,與果農溝通收購,從源頭做起,打通農產品銷售的全流程。”
以前渭南郵政曾委托一些村子去收果子,當地人包裝時會把不大好的果子往箱子里放。客戶收到后,意見很大。后來“在包裝場地雇傭當地農民來做,結果鎮上飯館原來一碗面10塊錢,漲到15了,吃的人多了。”任廣利說。
喬宇也有了個團隊。線上全產業鏈小組共12人,負責策劃、客戶,還有3人“整天管品質”。“如果長期為了追求低價,找不好產品,就會越做越爛,最后把自己做沒了”,喬宇說,“現在品控極嚴,為了保障消費體驗,有一點瑕疵都不行,收上來的果子最高時有三成都不能發出去。現在消費者對我們的口碑特別好。”截至2018年底,他們在拼多多上銷售額已達1800萬。
渭南郵政與拼多多的探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在全國率先開創了郵政系統與新電商平臺有機結合、高效發展的新模式,為后來者提供了足資借鑒的模版。陜西省郵政分公司很認可渭南模式,據副總強國茂介紹:“陜西省內各地郵政與拼多多的合作,做得最早、交易額最大的是渭南郵政。現在全省有7個市的郵政在拼多多上開店超過30多家。”
作為市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喬宇也特別希望帶動下面各個縣都動起來。“渭南各縣11個郵政分公司,每局來一個人學習全產業鏈。理論講完后,為了教實操的案例,我們在拼多多開了一個新店。第一天200單,由于積累了前期經驗,不久沖到每天14000單,兩個半月賣了30萬單。”
據了解,拼多多、渭南郵政與當地已達成脫貧助農合作的共同意向,拼多多將以自己的信息流帶動訂單流,結合渭南郵政的物流、商流、資金流優勢,通過政府引導當地農民優化種植,形成有競爭力的農產品品牌,不斷升級“渭南模式”。“中國農業需要不同于美國大規模、工業品式農業的現代化新模式,拼多多做生鮮農產品起家,我們正努力攜手更多地方政府,帶動各種企業一起來提升中國農產品上行的信息化水平和專業度。”達達說。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更多有關優質物流公司、線路推薦,發貨技巧知識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