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退居幕后,活躍在前臺的是徐雷、陳生強與王振輝等所謂的京東“三巨頭”。甚至在幾個月前,劉強東不再擔任京東數科董事長;然而京東數科上市消息傳出前夕,劉強東回歸京東數科董事長的位子。顯然,劉強東還坐在那里,頂多加了一層“垂簾”。
劉強東向后退了半步,2020年京東系展開一系列資本運作。空氣中,彌漫著錢的味道。
有消息稱,京東健康正籌備赴香港上市,募資金額10億美元。對此,京東集團方面不予置評。這是京東系今年的第三次上市消息。
今年6月,京東集團在香港完成二次上市,其招股書中提到,會繼續探索不同業務的持續融資需求,可能在三年內考慮將一項或多項相關業務于港交所分拆上市。
同時,7月1日,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發布的信息顯示,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五礦證券和華菁證券與京東數科簽署上市輔導協議,京東數科將在科創板上市。
財新援引一名京東數科A輪投資人的話說,當時京東數科給投資人明確的退出路徑是:2017年沖擊戰略新興板;如果不能A股上市,則選擇海外;如果五年內無法上市,京東兜底回購。2020年即是京東數科需上市的時間。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尚未減弱,同時美國大選在即,國際關系錯綜復雜。此時京東系密集上市是否是一個好時機?
“新冠病毒疫情造成各國經濟嚴重下挫,為對抗疫情造成的經濟下行,各國央行為市場注入了極大的流動性。但是因為實體經濟不振,大宗商品也缺乏實體經濟支撐而缺乏投資價值,這正是科技創新類企業低成本募集資金的窗口期,此時上市較容易獲得市場青睞,得到較高的估值。”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告訴「藍洞商業」。
此外,京東系還有更多值得關注的資本動作。
5月,京東旗下子公司京東工業品完成A輪2.3億美元融資,估值超過20億美元,本輪融資由GGV紀源資本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CPE等機構跟投。京東工業品成為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京東健康之后,京東集團孵化的第四只“獨角獸”。
6月5日,本地即時零售與配送平臺達達集團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上市前京東持有達達47.4%的股權,為第一大股東。
一條線是分拆、融資,另一條線則是對外投資。
5月28日晚間,京東集團宣布戰略投資國美零售,以1億美元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境外可轉債。從金額上看,這算不上什么大交易,但此前拼多多先于京東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三個競爭對手的交易引發諸多關注與猜想。
從資本層面,或許可以找到另一個京東。
他還坐在那里
京東特意把二次上市的時間選在了618當天。
外界稍感意外的是,劉強東并沒有出現,而是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與6名京東員工、客戶一起,在北京敲響上市的鑼聲。同時,京東集團戰略執行委員會(SEC)成員首次集體亮相,這一陣容包括徐雷與京東物流CEO王振輝、京東數科CEO陳生強等人。
目前,劉強東退居幕后,活躍在前臺的是徐雷、陳生強與王振輝等所謂的京東“三巨頭”。甚至在幾個月前,劉強東不再擔任京東數科董事長,然而京東數科上市消息傳出前夕,劉強東回歸京東數科董事長的位子。
顯然,劉強東還坐在那里,頂多加了一層“垂簾”。
本次香港二次上市,京東共發行1.33億股,發售價226港元,全球發售募集資金凈額約為297.71億港元。這一數字超過此前網易香港二次上市的籌資總額。
在招股書中,京東稱資金將用于投資以供應鏈為基礎的關鍵技術創新,以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及提高運營效率。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可應用于京東的關鍵業務運營,包括零售、物流及客戶參與度。
在柏文喜看來,京東二次上市可以提升京東股票流動性,對于下一步融資以及市值維護會更為有利。同時,也可以為未來中概股面臨的風險提供一個避險備份。
目前,京東市值維持在1000億美元上下,稍低于拼多多。不過,如果算上即將上市的京東數科、京東健康,乃至未來亦極有可能登陸資本市場的京東物流等,京東系的盤子則更大。
有消息稱,京東數科與京東健康的估值均在1000億~2000億元之間,京東物流的規模也不相上下。
一位接近京東戰投的人士向「藍洞商業」分析,京東將一些業務分拆出去,比在內部發展的好、增速更快,而且有獨立上市的機會,從管理層的角度來說,這就是1+1>2的概念。
京東首席戰略官廖建文也是SEC成員,他將京東業務分拆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某些業務背后的相關產業很大,其商業模式與京東主站中心化電商不同,所以進行分拆,包括京東數科、京東物流與京東健康。比如,京東健康背后是醫療大健康產業,同時也面臨處方、線下醫療、合規等一系列問題。
“當商業模式到一個程度,需要給它獨立的空間,讓它長的更大,在大樹底下把這個樹挪出來,會有更大的商業空間,是這么一個邏輯。”廖建文解釋。
另一類是一些業務離京東中心化能力稍微遠,京東在業內物色一個類似強者,進行業務重組,實現強強聯合。比如此前京東到家與達達的合并,京東旗下二手商品交易平臺拍拍與愛回收的合并。據廖建文透露,京東工業品也是這一邏輯,將京東工業品團隊與另一個團隊合并,獨立融資,變成中國最大的MRO平臺。
一位參與過京東多次資本運作的投行人士認為,到了互聯網下半場,巨頭體量越來越大,業務越來越多元化,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一些效率下降、內部臃腫、官僚化,很多業務發展的活力下降。過去幾年京東的分拆,比較好地體現了其整個體系的演進與進化,幾塊最主要的業務重新激發了活力。
“京東陣營中這些子公司、小子輩們逐漸成長起來,而且正進入一個成長的快車道,這也是為什么我覺得整個京東體系接下來幾年會有另外一波新的爆發依托。”該投行人士說。
以“貨”為邏輯
對融資相對應的是投資、并購。
在中國互聯網圈,阿里與騰訊戰投出手多、規模大,甚至騰訊被外界貼上了“投行化”的標簽。
以至于騰訊總裁劉熾平不得不出來辟謠,直言投行化的質疑不專業,通過投資,騰訊和合作伙伴形成一個有機的互補。“投資讓我們能更專注地做好我們的平臺和業務,而當我們的平臺和業務做得越強的時候,又能為合作伙伴和被投公司提供更好的服務。”劉熾平說。
接近京東戰投的人士看來,京東戰投的風格與策略也非常明顯,與阿里、騰訊相比,盤子沒那么大,手頭的錢也沒那么多,基本是圍繞主業,以“貨”為邏輯與導向,誰能幫助搞到更好的貨、獨特的貨,就有獨特的戰略價值。
過往,京東對于易車、途牛、永輝超市、唯品會等戰略投資,分別對應的是便是京東在汽車、旅游、生鮮、服飾等領域布局。很多時候還有騰訊一同出手,然而,這些戰略投資大多并未顯現出明顯的協同效應。
2014年京東首次入股途牛,后一度成為其最大股東,途牛獲得京東旅行-度假頻道網站和移動端的5年免傭金獨家經營權。近幾年,途牛持續虧損,2020年6月將途牛股權全部轉讓給凱撒旅游。
2015年京東入股永輝,當時京東的意圖是想借助永輝的生鮮供應鏈賦能京東生鮮。
操作起來卻不容易。京東戰略投資部一位投資總監曾告訴我,投的時候想象空間很大,想過在整個生鮮品類上進行大合作,同時布局線下商超。但在具體合作中卻發現,無論是線上的消費品還是生鮮品類,雙方的規格、需求都不一致,線上需要更標準化一些,線下店則更靈活。“永輝地采的生鮮供應鏈比較強,但怎么磨合需要花時間。所以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其實都沒有找到協同的點,一個核心的原因是兩種不同的模式在走。”
廖建文稱,“與永輝會再做一些深度的戰略協同,戰略協同有很多,不是說一夜之間的解決方案,肯定會有一些東西出來的。”
其實在生鮮領域,京東還投資過天天果園,同樣沒能起到戰略作用。此前,天天果園的一位前高管向我透露,這筆投資是京東投資部極力促成的,后來業務部門并不看好,天天果園創始人王偉要保持獨立性,最后就成了各懷心思。
接近京東戰投的人士認為,之前京東戰略投資很多無法實現戰略協同,與其商業模式有關,投資時以“貨”為邏輯,投資伙伴同樣賣貨,在供應鏈環節很難分錢,甚至是互斥的。
2019年9月,來自鼎暉投資的胡寧峰成為京東戰略投資負責人,向廖建文匯報。
上任后不久,胡寧峰告訴媒體,從未來主要還是兩件事情。一個是做戰略大布局,如果是在核心發展的主業上的重大的賦能、業態創新、能力建設,就不會只看兩年三年,甚至是需要更長的時間去看。
另外還有一些投資,要更堅決,不要夸大戰略的價值,戰略有協同,尤其是少數股權投資,不要總覺得投了錢,這個公司就是我的了,就能配合這個那個事情。“少數股權投資,就永遠想清楚賦能,我把能力交給你,但是我不能對這個事情有路徑依賴性。”
一個插曲
京東戰投也在發生變化。
“總體的工作方式應該沒有變化,老板層面的決策、想法和方向變化了,投資的絕對數量變少了,偏重大項目和戰略意義上有協同的項目。”接近京東戰投的人士說。
京東戰投與業務部門聯系緊密,在具體行業如果相互配合融洽,投資部的人還會深入業務,幫助做戰略規劃,有點類似Business partner的關系。
胡寧峰說,歷史上更多的投資項目是業務部門發起,未來是一半一半。一方面,業務部門在業務過程當中觸手特別長,有很多切實需求。另一方面,未來希望戰投部有更多機會去尋找與創造機會,某些時候在布局層面需要更前瞻。
“如果說(投資)優先級的話,也許是我們不同板塊的優先級上稍微有一點差異。比如,我們的低線市場應該會是非常重大的事情,以及包括部分的供應鏈、物流、產業帶,這幾個核心能力的打造,都會是我們未來非常重要的事情。”胡寧峰說。
去年以來,針對下沉市場,京東先后投資五星電器、迪信通、港股上市公司彩生活、國美等。7月21日,京東宣布已完成對江蘇五星電器剩余54%股權的收購,已全資持有。
最受關注的還是投資國美,其中還有一個插曲。
多個信源向「藍洞商業」證實,京東比拼多多更早接觸國美,甚至已經到了談文件的階段。拼多多雖然進入時間較晚,但更積極主動,效率也更高,負責談判的兩個人專程從上海趕到北京,熬了個通宵,基本敲定下來。僅用了十天時間,雙方完成交割,戰投資金到賬。
對此,劉強東盛怒。
甚至,這給當時京東同步進行的其他資本項目在節奏上也帶來影響,為了避免再次出現“板上釘釘的項目被撬掉”,一些執行團隊被要求項目必須在24小時內完成簽約。
之后,京東與國美再次接觸,交易達成。
廖建文將京東在下沉市場的投資描述為一系列動作,京東更關注未來線上線下供應鏈的協同、C2M的協同。“這代表著我們對核心品類的一個大的戰略布局,如何提升我們的護城河,如何去加深我們對這個反饋的增長,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在這個大的背景下面,我們有更多的胸懷去擁抱,也許過去我們有過競爭關系的變成我們的戰略合作伙伴。”
業務依托資本,資本流向反應業務變化,劉強東正在加緊布局。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