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在物流行業的不斷深入,“無人”已經成了物流各領域追求的標桿。就像快遞企業加碼無人配送,干線物流企業也在加速無人駕駛的落地,以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不確定性,作為行業頭部選手的福佑卡車就是其中之一。
8月4日,福佑卡車就和自動駕駛卡車技術服務商主線科技共同宣布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將發揮各自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前沿技術的優勢,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在干線運輸場景的落地。
具體而言,自動駕駛能在網絡貨運平臺經營中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干線運輸又能給自動駕駛提供怎樣的落地場景?
01
資源互補,一拍即合
說到自動駕駛和網絡貨運平臺的結合,首先得從雙方的企業性質說起。
1.福佑專注科技提效
資料顯示,福佑卡車是一家專注整車運輸的科技物流公司,至今累計獲得來自中銀投、經緯中國、京東物流、普洛斯等多家機構的7輪融資。并于2015年3月上線福佑卡車平臺,目前合作司機超過70萬名,服務的貨主企業超過10萬家。
在過去的幾年間,福佑一直專注于解決“讓司機不用操心找貨”的問題。并且針對干線運輸的獨特性,打造出以“智能大腦”為統領的三大解決方案:
智能定價:即面向貨主和司機的報價,根據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線路和不同的時間提供相對應的價格。
智能調度:即運力匹配系統,通過計算匹配進行最合適的車貨匹配,提高運輸效率,降低成本。據福佑表示,通過AI算法調度,車輛運行效率提升了24%。
智能服務:包括智能客服、智能跟單等等,提高整體的交付質量。
但在實踐中,福佑發現,“智能大腦”提高的是車貨匹配效率,但車到底還是人開,根據統計顯示,運輸成本在物流總成本中占比超過50%,其中人力和燃油的占比最大,如何降低人力成本,就成了下一個要思考的問題。
對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福佑把目光放到了自動駕駛上。
一方面是市場因素,2019年,我國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達到5.9萬億噸公里,干線運輸以其廣大的市場和涉及民生的基建地位倍受期待。
另一方面是環境因素,在物流場景里,干線倉儲、港口有著相同的特點,環境簡單且封閉,沒有太多的突發情況,易于試驗新技術的應用。
“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自動駕駛將迎來發展拐點,會為公路運輸帶來革命性的改變。”福佑卡車技術合伙人陳冠嶺表示。
2.主線科技的點線面
自2017年成立以來,主線科技專注自動駕駛卡車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并在港口有了突破性進展,今年開始,主線科技研發的30臺無人駕駛電動集卡已經“天津港開始規模化運輸作業。用其CEO張天雷的話講,港口封閉場景下,貨車的智能化程度和線控水平相對成熟。
但僅實現港口自動化是不夠的,主線科技的自動化要擴展到物流所有層面。在張天雷看來,貨物是物流的核心要素,節點是運輸系統的關鍵,物流自動化之路可拆分為“點、線、面”逐個攻破。
物流集散中心為點,負責快速出貨;目前主線科技已經在港口場景上有著雄厚的經驗,未來也將擴展至物流園區、轉運中心等。
干線公路為線,負責連接節點;這是目前主線缺少的,也是和福佑合作的主要因素。
而新一代人工智能物流運輸系統NATS就是面,它將點和線連接,形成全局性的覆蓋。
“現在我們有了頂層設計,福佑的調度系統可以提供真實的貨源,加上NATS,從貨源、物流節點到物流脈絡,最終打通整個鏈條。”張天雷表示。
從整體上看,福佑能夠解決主線的找貨問題,主線能夠降低福佑的人工成本,雙方資源互補,合作也是水到渠成。
02
1+1>2
事實上,此次福佑和主線共同成立合資公司也是“早有預謀”,據了解,雙方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開始合作自動駕駛車輛的上路測試,目前已完成了10條線路、300多單的測試,積累了廣闊的數據基礎。
“我們團隊大家都是工程師,所以選擇自動駕駛一定是奔著實際落地的方向。自動駕駛想要真正賦能物流運輸,必須接入到全國性的真實的運力系統,福佑卡車在干線運輸領域深耕多年,他們的智能運力網是最適合NATS實用化的載體。將福佑的智能調度技術和NATS結合,形成自動報價、分配資源、分配自動駕駛車輛的全智能化系統,這將給予數十萬貨主更優質的服務。”張天雷介紹到。
貨源有了,場地也得有。8月1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速公路協同項目”正式啟動,主線科技也是該項目組的成員之一。
據介紹,該項目主要圍繞“高速公路車路協同系統全要素高可信感知交互與智能管控”等關鍵問題展開研究。最終實現在京雄高速、滬寧高速、山東濟濰高速、山東濱萊高速等9條高速智慧公路車路協同應用示范。
“在這個高速公路項目上,會有專用的自動駕駛貨車車道設計,讓主線和福佑實車實貨在全國干線道路上進行的運輸試驗。”張天雷介紹道。
有貨、有路、有技術,但在陳冠嶺看來,福佑和主線的結合不僅限于降本增效,而是可以達到1+1>2的效果。
“自動駕駛更重要的是保護司機安全,這也是福佑最關心的一點。”陳冠嶺介紹到。據統計,中國有3000萬卡車司機,其中以個體戶居多,而且司機保險意識不高,疲勞駕駛是常態。
“自動駕駛不僅可以提高車輛連續的行駛時間,以較高的速度和較短間距提高運輸效率,還可以緩急司機勞動強度,提升安全性及燃油經濟性,解決干線運輸目前存在的痛點。”陳冠嶺在采訪中表示。
據了解,目前福佑和主線的試驗車輛已經可以達到90-100公里的速度安全行駛。
03
未來將怎樣?
與會現場,雙方還公布了合作后的規劃,未來將依托上述提高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實施三步走戰略:
第一階段,先是覆蓋天津、寧波-舟山、深圳北中南三大物流樞紐+京滬高速沿線,打造高速自動駕駛貨運樣板間;
第二階段,實現在我國東部地區十大物流樞紐的覆蓋,以及京雄高速、大興機場高速、滬寧高速、杭紹臺高速等十大高速的全部覆蓋。
第三階段,實現NATS在所有物流樞紐和高速干線的覆蓋。
事實上,從福佑和主線這幾年的側重點看,主線科技以港口為起點,正打造覆蓋全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運輸系統,福佑由無車承運人轉變成運力體系智能調度平臺,如今,智能調度平臺和無人駕駛的結合又能產生新的想象。
“優雅接口,齷齪實現”,這是一句在程序員圈中流傳甚廣的話,意思是說先把功能做出來上線,以后再迭代慢慢修改。從目前現狀看,在高速公路使用自動駕駛的確顯得超前,但從業內玩家們的動作上看,離自動駕駛大規模應用也不會太遠。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日歷,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