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對決,最精彩之處莫過于你來我往,快遞江湖亦是如此。
一方面,在電商領域屢敗屢戰的順豐,祭出“特惠專配”重新加碼電商件業務,“死磕”本屬于通達百天下的紅海市場。
另一方面,為了應對順豐進攻,通達系也紛紛推出了各自的時效件產品和“散件計劃”兩大殺手锏。這兩大殺手锏各司其職,前者劍指順豐的時效件大本營,后者則開始瘋搶C端散件寄這塊大蛋糕。
所謂“冤家”路窄,你方唱罷我登場。巨頭之間在對方腹地相互上演“連臺戲”,著實讓人眼花繚亂。不過,群雄逐鹿,商戰無情,誰能撕下各自地盤的“肥肉”,還需各憑本事。
01
順豐降價,猛攻電商件
曾幾何時,電商件一直是通達系快遞的主陣地,引得無數英雄競折腰。
順豐亦不例外。自去年上半年開始,在虎視和試水多年的電商件領域,順豐再次出手——與以往的打法不同,這一次,順豐直接祭出了價格殺器,以“特惠專配”向電商件主陣地發起猛攻。
關于特惠專配,老鐵們早就不再陌生。2019年5月份,順豐正式上線該產品,通過降價策略,以單票收入換業務份額,爭奪下沉市場。
數據顯示,從2019年6月開始,順豐的單票收入呈現持續同比下降趨勢。2019年全年,順豐快遞業務單票收入21.93元,較2018年的23.26元,下降了1.33元;2020年前6個月,順豐的平均單票收入為18.39元,同比下降22.18%,較上年同期的23.63元,每單便宜了5.24元。
雖然順豐的降價力度與通達百世等比起來還差點火候,但與順豐其他產品比起來,或者說與大眾認知里那個順豐比起來,也足夠讓人驚訝。
更重要的,在順豐“低價搶市”的攻勢面前,通達百等主要對手已經沒有多少降價空間。即便順豐控股不斷降價,近期單票收入同比下降幅度持續在20%左右,至今年6月均單價仍不低于17元。相較于動輒“1元、3元發全國”的通達百,順豐在價格方面依然有相當大的活動空間。
價格策略帶動下,特惠專配新產品也的確立竿見影,不僅貢獻了額外業務量,也為順豐在傳統快遞業務中提供了更有彈性的、更具競爭力的市場產品。
上半年的“戰績”是最好的說明。
從上述表格匯總的營收數據可以看出,順豐的表現著實驚艷,連續3個月的業務量均保持在80%以上,遠高于行業平均,上半年的業務總量和市占率更是首次反超申通,讓人刮目相看。
最新披露的經營簡報中,順豐強調了這樣一句話:
“2020年6月速運物流及供應鏈收入同比增長41.25%,主要受益于時效產品、 特惠專配產品及其他新業務均保持了較高的增長。”
這里雖然說的是“收入”,但更像是對業務量迅猛增勢的注解。而其中的關鍵產品就是特惠專配。
嘗到甜頭的順豐,終于在久違的電商市場找到了一點感覺。別小看這點感覺,對通達來說可能就是一場巨大的風暴。
02
通達反擊,雙箭齊發
眼看順豐已經在“電商件”起高樓,通達百等巨頭們也不甘示弱,兩只腳也已經開始踏入順豐腹地,一出精彩的“攻守道”也由此拉開大幕。
1.劍指中高端快遞
在順豐把持的中高端時效件領域,通達系陣營中的部分玩家虎視眈眈,甚至已經開始有所嘗試和行動:中通星聯航空時效件,韻達特快,對順豐都是非常直接的挑戰和考驗。特別是菜鳥戰略投資入股申通之后,對快遞產品層面的整合明顯提速,動作也越來越大。
刺刀明晃晃,針尖對麥芒。通達敢于發動這輪“從低往高打”時效件爭奪戰,一是有了底氣,“三通+百世”這個底盤足夠穩定和強悍;二是思路清晰,通過商流整合物流,再通過物流固防商流。
中高端快遞的霸主是誰?以前是順豐,現在也還是順豐。未來呢,應該、也必然會多出幾個選擇。
2.發力個人散件業務
當市場存量驟減,各大快遞老手玩家要想穩住市場份額,會愈加珍惜潛力無限的散件業務增量。以通達最近的動作為例:
7月21日,韻達“小蜜蜂采蜜”服務正式上線。
據介紹,該產品旨在讓客戶享受到優質的服務,高性價比的親友服務產品,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韻達的寄遞服務產品。韻達方面表示,此次“小蜜蜂采蜜”服務的推出,將有助于在個性化、多元化消費時代滿足不同層次客戶的需求,也有利于從整體上提高韻達全網服務時效,增強服務客戶的專業性、主動性。
韻達“小蜜蜂采蜜”瞄準的主要是散件寄件不言而喻,這與之前“黑土計劃”想要深挖的目標市場可以說如出一轍。所不同的是,“黑土計劃”是以“計劃思維”為導向,定目標、定任務,然后嚴格考核;“小蜜蜂采蜜”則是以“市場思維”為導向,在市場政策足夠優惠的前提下,全員參與、多勞多得。
為了實現“小蜜蜂采蜜”戰略,韻達可謂從上到下,全員參與,利用微信熟人社交平臺,打著“企業內部專享價,微信掃碼寄件享優惠”的標語,各種優惠傾斜,十分誘人。比如,上門取件,7折優惠,全國均可使用,單單有優惠。
除了韻達的“小蜜蜂采蜜”計劃,其他通達系快遞巨頭也對散件市場覬覦已久。2017年,中通“烏拉諾斯”下單平臺系統正式亮相,主攻點之一便是散件客戶(注:烏拉諾斯(英語:Uranus) 是希臘神話中的天空之神,象征希望與未來,并代表天空,可見中通對于該平臺寄予的厚望。)。
此外,借勢菜鳥裹裹的申通也正在這一領域暗自發力,加大投入和資源來拓展C端散客件,進一步壓縮了順豐散件業務占比。
在老鬼看來,通達系快遞這套精準搶占散件的打法,都是想用一路精兵,同時打開多個突破口:
一是拓展客源,提升網點盈利能力。想讓網點真正的獲益,必須要接入更多渠道和資源。區別于電商件的薄利,個人散件客戶對于價格的敏感程度遠低于電商件,溢價空間和利潤相較于電商價更加誘人,有助于網點盈利能力的提升。
同時,在一味降價以及邊際效用遞減的情況下,快遞公司總部通過孵化“散件計劃”,搶占散件市場,推出差異化服務等收割散件用戶,也彌補了加盟制快遞在散戶市場的體量和規模上不足。
二是增強粘性,不甘淪為電商“跑腿小二”。“瞄準散件”下,一線網點和快遞小哥不再只是電商平臺的“跑腿小二”,更承擔了服務范圍滲透、口碑傳播和攬客的重任。
一方面,“散件”客戶講究熟人文化,通過更多的補貼和實惠,可以有效占領這部分客戶的心智,培養用戶寄件習慣。
另一方面,通達系不甘于為電商做“嫁衣”,僅作為一個“跑腿角色”,而是由被動變為主動,的確有利于為散件業務拓展加持護航,而一旦“散件”的體量漲上來,勢必會由量變形成質變,其品牌效益和網絡效益將不可估量。
三是對抗順豐,戰略上牽制和制衡。如前文所述,順豐的在電商件市場的擴張帶來壓力,讓通達不得不做出改變甚至反擊。
作為核心業務之一,散件對于順豐而言極具戰略意義。通達系快遞搶奪散件市場的動機也顯而易見:一是搶食,二是卡位。
事實求是來講,通達近幾年在服務改善,尤其是時效提升方面非常明顯。不止圈內高管跟老鬼說,距離在1000公里以內的快件,通達的時效一點都不比順豐慢,而且穩定性也不差。在成本管控上擁有絕對優勢的通達遲早會將“價格屠夫”的戰刀伸向順豐的地盤。不論從哪個角度講,這場對決都不可避免。
不過,從現階段來看,通達系快遞在散件市場的布局還尚未真正侵入順豐的核心腹地,僅僅是一個開始。從表面來看,通達系快遞網絡覆蓋面更廣,和散件客戶的距離更近,但拓展散件業務并不是上線幾個相關功能,便可輕易將業務模式搭建成熟那么簡單,這背后拼的不僅僅是組織能力、服務和運營能力,更重要的是品牌認可度之間的較量。
縱然如此,老鬼還是想再次提醒和強調:就像通達系不要小看順豐的“特惠專配”,順豐也千萬不要小看通達系快遞的這個“開始”。因為這個“開始”的背后,是趨勢。
03
“無邊界”競爭時代已來
優勢再大,也永遠打不敗趨勢。
中國快遞這塊蛋糕確實很大,從“增量共生”到“存量相爭”,吃蛋糕玩家的胃口、野心和能力越來越大,界限越來越模糊。
韻達在“小蜜蜂采蜜”產品的官宣中,提到的一個戰略訴求之一是:滿足不同層次客戶的需求。
現有的消費認知對當前幾大快遞的“定位”是非常明確的。
比如很多網友經常開玩笑說的“中國快遞就兩家,順豐和其他”。這背后其實是因為順豐在C端市場影響力和體驗感,而通達則主要服務電商商家,一個是C2C,一個是B2C。
再比如,分析師們經常歸類的順豐是商務快遞和中高端快遞的“王者”;通達百則是電商件和低端快遞領域的“統治者”。
“在深入對手的腹地中,通達系以往的邏輯是,在過去的產品運營過程中積累或學習了某種能力,再復制到其他領域。順豐的思路,則是因為想要做某種業務而去武裝某種能力。背后的邏輯全然不同。但當大家都在對產品分層、將客戶分群的時候,整個市場其實就沒有什么層可言了,也就無所謂邊界。”
老鬼的朋友安德華說了一句大實話,當混戰開啟,亂世相爭,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市場邏輯又是什么呢?是——你的也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誰也奈何不了誰,各有千秋。用經濟學家的話,這是贏家通吃效應。
兩大勢力和陣營巨頭們掀起的一輪又一輪“互攻戰”,注定了通達百和順豐之間的較量,正式升級。激戰過后,各大快遞巨頭合縱連橫的交集越大,看似各自為戰,但作戰目標幾乎相差無幾,都是為了立足產業鏈,做全場景產品,成為一流的綜合物流服務商。
市場競爭攻守交替乃兵家常見之事,“無邊界”競爭時代已經到來,行業自我迭代必將迎來洗牌期,格局變數橫生。
最終鹿死誰手,答案,只有在接下來的實戰較量中揭曉。
本文來源于驛站/驛站老鬼,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