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阿里的戰略目標,必然離不開現如今阿里的掌門人“風清揚”馬云,馬云曾言,在未來,阿里巴巴的業務目標是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1000萬中小企業,并實現全球72小時內的商品送達。
據了解,俄羅斯電商交易額僅占國內零售總額的3%,這無疑成為電商巨頭的又一塊蛋糕。隨即,阿里旗下的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已經成為了俄羅斯電商市場的主導平臺,占據了69%的份額,還在去年推出了面向廣大消費者的天貓俄羅斯站。
在俄羅斯市場占據了絕對優勢之后,阿里的腳步仍未停止,緊接著開拓了東南亞市場、印度市場、墨西哥市場、澳大利亞市場、非洲市場等。
2016年,阿里投資約10億美元并控股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Lazada,2017、2018年分別加持10億、20億美元投資;之后投資了印度零售電商BigBasket和Snapdeal,并收購了移動支付平臺Paytm的大部分股權;7.5億美元收購中東地區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移動電商平臺Trendyol;在盧旺達建設非洲首個eWTP試點,幫助非洲的中小企業等等……
如果說阿里的一系列國際化投資是拓寬了電商生態的廣度,那么菜鳥的全球化步伐則是加大了生態的深度。
早些年間,與馬來西亞合作,打造eWTP“試驗區”——數字自由貿易區;與新加坡合作,建立了“國際電商物流平臺”;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開設了西班牙物流專線,打通中歐物流專線市場等等,這一系列措施是阿里“全球運”戰略的重要節點,也是菜鳥打造智能物流骨干網的重要節點。
今年的雙十一,阿里也早有布局,9月12日,菜鳥宣布雙11進出口服務升級,投入40余架次包機打造智能物流骨干網,為全球商家提供最優質的國際物流服務。
阿里的B2B市場逐漸延伸到B2C市場,阿里的國際化投資+智能物流骨干網的結合真正深入到國際內部,除了提升國外市場的物流效率之外,也打通了中國市場走向國際,并在國際上找到自己的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