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倉管員每天所做的工作可以概括為:收貨、發貨、退貨、備貨;物料標識、擺放及賬本(系統數據)對應的整理工作;"事故物料"的上報及其管理(因未遵守交期而延遲供給物料時,就會造成停產事件,這時的物料就叫"事故物料")。我們常常看到,倉管員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找缺少的貨物,主要就是因為對貨物的管理不當導致的。小編之前的公司,倉管員每星期就會盤點一次所以貨物,整理位置,清點數量。每次貨物的進出都會用物料卡標識。這樣貨物才能管理的井然有序。這也是一個倉管員應該有的責任心。倉管員的責任心可以表現在:
1、對日常的賬與物要做到確認再確認,以確保一致;
2、完成一件工作后要作(做)自我檢查,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對每天的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以提高工作質量;
4、有強烈的時間觀念,凡事及時處理,不說"等一下";
5、工作主動,而不是被動等待安排;
6、對工作現場管理做到"眼到手到",按7S要求管理。
遺憾的是,很少倉管員能日復一日地堅持這樣做。小編當時公司的倉管員工作規范中明確要求:
1、入庫驗收:
在物料正確的前提下,入庫時要把好三關:
①數量關:入庫時要點清數量;
②質量關:IQC對來料質量進行檢驗和控制;
③單據關:單據不全不收,手續不齊不辦。審核收到的單據與來料是否相符和一致,并及時送單給錄單員。
2、保管:
①擺放科學:擺放合理、整齊、標志鮮明、方便存取
②確保質量:防銹、防塵、防潮、防壓、防爆、防變質、防損害、防跌落
③確保安全:防災、防霉變、防損、防呆滯、防報廢
④帳、卡、物相符(數量、庫位、狀態必須與倉庫系統一致)
3、盤點:相當于總結、規范物料的核銷制度,嚴防浪費、消除呆料及壞帳。
4、發放:根據不同的生產需求,決定具體的發料方式,目的是確保及時供應生產、保障銷售、服務企業贏利大計。
嚴明的制度、反復的培訓及立竿見影的重獎與重罰機制,較好地規范了倉管員的行為,促進了倉庫管理的持續改善,為倉庫系統的高效運行提供了數據保障。
推薦閱讀:扶貧蜂蜜運送途中破損,德邦聲明定損后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