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今年開行數量已達1000列
檢驗檢疫部門助力“一帶一路”物流通道釋放潛能
3月29日,記者從中國鐵路總公司了解到,隨著中歐班列(波蘭-成都)成功開行,今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已達1000列,同比增長75%。據悉,中歐班列今年開行1000列僅用時88天,比2016年的256天縮短了168天,比2017年的133天縮短了45天,創下新的歷史紀錄。
截至目前,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突破7600列,國內開行線路達61條,國內開行中歐班列的城市增加到43個,到達歐洲13個國家41個城市。在七國中歐班列運輸聯合工作組和中歐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兩個平臺推動下,我國不斷加強跨國鐵路合作,積極推進波羅的海、環里海、黑海和中東歐等國家開辟新的中歐班列運輸通道,中歐班列開行數量穩定增長,開行范圍不斷擴大。
據了解,中歐班列運送貨物品類日益豐富,已逐步擴大到服裝鞋帽、汽車及配件、糧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化工品、機械設備、紙漿等品類。目前,中歐班列運輸重箱比例已達88%,其中去程班列重箱率為95%,回程班列重箱率為77%。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紙漿、糧食、棉花等貨源不斷開發,中歐班列回程比例升至去程的6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7個百分點。隨著回程班列比例大幅提升,中歐班列更加趨于雙向均衡運輸。此外,通過優化國內運輸組織、強化境外協調、促進通關便利化等工作,中歐班列中國國內段運行時間壓縮近24小時,寬軌段運行時間最快壓縮至135小時。隨著全程運輸圖的鋪畫實施,中歐班列全程運輸時間將進一步壓縮。
為有效促進中歐班列快速健康發展,原質檢總局統一協調相關檢驗檢疫局,打通從內陸的各個班列發運地發車,自阿拉山口(霍爾果斯)、二連浩特、滿洲里出境的西、中、東3條通道;通過完善合作機制,加強跨地區、跨部門協作,推進進出境班列數據共享,營造良好通關環境。
原質檢總局專門印發《關于促進中歐國際貨運班列擴量增效檢驗檢疫工作方案》,要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以檢驗檢疫業務“通報、通檢、通放”為基礎,強化信用管理和風險分級,全面實行“出口直放、進口直通”檢疫監管模式,并加快檢疫準入許可,支持中歐國際貨運班列沿線符合要求的口岸申報建設進境肉類、糧食、水果、汽車整車、木材等國家指定口岸,助推打造中歐國際貨運班列樞紐。
為更好地釋放中歐班列物流通道潛能,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互聯互通和經貿合作水平,原質檢總局制定了《建立中歐國際貨運班列沿線檢驗檢疫區域合作機制的工作方案》,要求加強檢驗檢疫區域一體化建設,加強檢驗檢疫監管,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推進“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機制建設和信息化建設,實現全口徑進出境班列及貨物數據的共享建立和推進中歐班列檢驗檢疫區域合作機制。
中歐班列開行數量迅猛增長和運行品質快速提升,有力助推“一帶一路”建設和中歐經貿發展。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中歐貿易總值增長17.2%,達到6795.9億元,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1.26萬億元,增長21.9%,高于我國進出口整體增速5.2個百分點。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更多有關優質物流公司、線路推薦,發貨技巧知識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