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郵政管理局與廣州市公安局聯合組織召開郵政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規范化管理推廣啟動大會,宣布在廣州市全市范圍內推廣郵政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的規范化管理,將有50000輛郵政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規范上路行駛。
啟動儀式現場,廣州市11個行政區的郵政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標準樣式車輛及駕駛員人員著裝統一亮相。一位快遞小哥表示,“真是我們的福音!有了快遞電三輪,以后派送快遞會更及時,保證服務質量。”
“四統一”管理
為推動郵政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規范上路,早在2017年9月,《廣州市非機動車和摩托車管理規定》正式頒布實施,這是全國首次以地方性法規予以明確對郵政快遞行業電動三輪車規范化管理。
2018年7月,廣州正式印發《廣州市郵政快遞行業末端配送車輛試點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在廣州市白云、海珠兩個區開展郵政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的規范化試點管理,對符合標準化管理要求的車輛給予道路通行便利,建立一套符合廣州市實際的郵政快遞行業末端配送車輛“從業人員使用,企業管理,政府監管”的規范化運行管理模式,實現對車輛的統一外觀標志標識、統一著裝、統一車輛、統一監管。
從開展試點管理至今,報備車輛信息的車輛總數超過5500輛,快遞業務員超過6000人,協會及快遞企業組織開展準駕車型D牌培訓考試超過2000人次。
規范管理成效明顯
廣州市之所以敢于為快遞電三輪放行,源自在試點期間取得了成效。據了解,試點管理一是提升了末端配送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減少違法違章和事故發生。試點后,車輛被允許上道路行駛,由于快遞員要考取準駕車型D牌,人員和車輛都納入規范管理,交通違法行為不僅與個人掛鉤,也與企業直接利益掛鉤,快遞員普遍能服從交警管理并接受處罰,同時,發生交通事故后,由于車輛所有權屬于公司,且車輛有保險,事故賠償責任有明確的主體,事故逃逸現象也大幅減少。
二是提升了行業派送時效,降低延派投訴率。據統計,正式啟動試點管理后,2018年8-12月份消費者對快遞服務問題涉及派件延誤及投遞服務的有效申訴情況,與2017年同比分別下降68%-90%。
三是提升了行業整體形象,將企業主體責任落到實處。末端配送車輛按“四個統一”的標準化配置,在保留各品牌企業個性化特點的基礎上統一車輛外觀和顏色,改善市民大眾對快遞配送車輛臟亂差的舊印象,全面提升了行業整體的形象。此外,還提升了企業服務能力,促進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更多有關優質物流公司、線路推薦,發貨技巧知識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