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港10月份的貨運量出現了20多年來的最大降幅,主要是由于美中貿易戰對集裝箱貿易造成嚴重破壞,加上去年提前搶運貨物的問題。這同時意味著未來的貨運量比較數據將更為慘淡。
10月份吞吐量同比減少19%作為美國最大的海運門戶港,洛杉磯港10月份運送了770,189 TEU的集裝箱,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9%。這是該港口24年來月度統計數據中10月份同比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自1995年以來,該港口10月份集裝箱吞吐量平均每年同比增長6.6%。這一下降也取消了去年設定的高增長門檻,當時洛杉磯出現了大量的箱子,因此10月份吞吐量達到最大同比增幅,超過27%。此外,10月份的降幅并不少見,因為在過去24年中,有14年的報告表明當年10月港口吞吐量同比下降,降幅從1.6%到10%不等。2019年10月的下降更為典型的是由于航運淡季引起的。此前的集裝箱裝卸量低點是2018年3月,當時集裝箱吞吐量同比下降了27%。下降的趨勢整體上是一致的,進口箱、出口箱和空箱的量保持同步下降。截至2019年10月,洛杉磯港的總吞吐量同比僅增長了不到2%,而進口量基本與上年同期持平。這些數據反映了2019年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水平。據FreightWaves的邁克金(MikeKing)報道,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報告,9月份美中貿易額同比下降了近22%。隨著關稅繼續對季節性貨運模式造成影響,這一降幅較8月份有所加快。由于托運人試圖避免關稅在9月生效,所以7月和8月集裝箱運量增長強勁。整個供應鏈都在感受到這種衰退。10月跨太平洋航運運價指數在10月跌至另一個月度低點。在11月到來之前,人們都期望運量能以回升的姿態進入11月。
航班削減據Capstan咨詢公司稱,美國西海岸與中國和遠東北部之間有33條集裝箱航線,其中許多航線為了應對航運不景氣不得不取消一些航班。根據英國的集裝箱新聞公關通訊社(PR News Service)的報道,在跨太平洋航運通道上提供最大量集裝箱服務航線的海洋聯盟,在第四季度減少四次航行,運力因此減少總計超過41,000TEU。THE聯盟在10月初將一條跨太平洋服務航線的運力減少了22%。同樣,在美國集裝箱卡車運輸市場上,在250至400英里(約與內陸帝國倉儲區的距離)的中距離運輸上,集裝箱運輸需求也比一年前下降了約60%。
據Capstan咨詢公司的報道,洛杉磯港的執行董事吉恩·賽洛卡將運輸需求下降的原因歸咎于白宮向中國加征進口關稅的政策,該政策涉及到的集裝箱數量占中國進口集裝箱總量的三分之二。賽洛卡說:“10月份船舶停靠量同比減少25%,出口集裝箱量連續12個月下降,進口減少,我們開始感受到美中貿易戰對美國出口商和制造商的深遠影響。
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的貨運量會疲軟。貨運量的減少意味著美國工人的就業機會減少。我們期待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并取消關稅。”誰為增加的關稅買單?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執行助理委員布倫達·史密斯在新英格蘭貿易公司聯盟年會上說:“我們正在處理的問題之一,是本屆政府非常積極的貿易政策。
因為最初的關稅來自關于洗衣機和鋼鐵的反傾銷行動。我們當時試圖真正坐下來與中國進行談判,并確定我們之間的關系到底應該怎樣。”史密斯說,自2018年3月以來,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已評估并征收了450億美元的額外關稅。
她承認,加在企業上財務行為和經濟負擔上的變化,需要企業的響應,同時承諾會為華盛頓的托運人辯護。史密斯說:“事實上,這不是中國或墨西哥支付的,而是美國。確保人們了解總統指示和公告的滾動播放效果,是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發揮作用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過,貿易戰的結果仍不明朗。據稱,美中兩國正致力于“分階段”解決貿易爭端。先解決比較簡單的問題,然后轉向更復雜的技術轉讓和市場準入問題。《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國商務部表示,美國將取消現有的關稅。不過,美國貿易代表尚未就取消中國關稅發表正式聲明。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