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22日以來印度海關家具對中國出口貨物查驗以來,而后只是對7月日之前提交進口清關單的貨物進行清關,而后的貨物沒有任何官方消息。為此中國出口商和印度進口商都格外謹慎,對出口印度設備與電子器件一直持觀望態度,不敢貿然動作,以避免不當損失。
清奈港口貨物
隨著中印邊界談判與對話的推進,事情視乎正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7月13日印度工業和商務部部長Piyush Goyal在孟買工商會(Bombay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的會議上表示:印度不抵制進口,我們仍然需要進口某些我們生產存在困難的產品,每個國家都不可能生產所有產品,每個國家不可能在所有產品都具備競爭力。
他強調:新冠病毒讓世界各國都明白要自立更生,不能過分依賴他國。印度政府一直強調擴大出口,替代進口。已經將食品加工、鋼鐵制造、電器設備、工業機械、家具、汽車零部件、皮革和鞋類等12個產業被納入“印度制造”計劃。同時也希望新的行業能夠加入“印度制造”計劃,并且正在努力建立透明而不是濫用的窗口機制。
同時表示:疫情過后,印度應該聚焦于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和創新,通過增加生產制造,提高產品質量,嘗試規模經濟,改善物流交通,建立價格競爭機制和強化創新實踐。政府和貿易實體必須共同工作促進經濟增長,從而給更多年輕人增加就業,與世界更加緊密合作而不是關閉世界的大門,實現自給自足的“Aatma Nirbhar Bharat”計劃。
有關早些時候印度內政部部長說要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增加高額關稅事宜。他表示:增加高額關稅將會要求印度本土產業具有較高的競爭力。印度要想成為出口大國,印度更應該通過強化技能,提供產品制造質量,提高產品價值來實現,而不是增加關稅。
說幾點看法:
首先是這個部長還是比較清醒務實,不像其他熱血部長只是知道抵制中國,而不考慮印度實際情況。
其次是整個世界已經是一個整體,誰也離不開誰,正如這位部長說,不可能每個國家能夠生產所有產品且都有競爭力,大家應該加強合作,取長補短。
最后就是隨著中印談判的推進,中印貿易仍然會成為印度重要貿易伙伴,相互之間應會更加務實。當然中國從印度進口產品也會逐年增高,畢竟印度有很多好的商品值得我們去發現。
本文來源于維運網,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