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社會熱點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價格戰未來兩年仍是主旋律,快遞困局幾時休

  “快遞小哥漲工資了,那么快遞可以給我送上門了嗎?”

  01

  最近,快遞費漲價的消息刷屏,網友對此議論紛紛,與此同時,一向獲好評頗多的順豐,也因為額外多收一元錢的服務招來質疑。

  有消費者反映,在使用順豐官方公眾號寄快遞時,有一個名為“簽收確認”的選項,這是順豐提供的一項增值服務,收費1元錢。

  此事引起了軒然大波,消費者質疑,用順豐寄快遞,快遞公司要求收件人確認之后簽收不是正常操作嗎?如果這都需要額外付費,那我們寄快遞已經付出的費用又包含什么呢?

  對此,浙江省消保委表示:順豐把“簽收確認”從應盡的法定義務中拆分出來,涉嫌巧立名目收費,且順豐將此項服務作為增值服務顯示,容易誤導消費者誤以為如果不勾選此服務項目,則順豐可不提供“簽收確認”服務,存在著誤導嫌疑。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確實會有這樣的考慮和質疑。

  媒體查詢發現,這項“增值簽收”服務和消費者理解的有偏差,“簽收確認”是指客戶在當面簽收時,收件方需要提供順豐給到的簽收碼進行核對方可簽收,對比普通意義上的簽收,這種方式多了一個“核對碼”的環節,對快件簽收更安全,但也額外增加了快遞員工作量。

  有專家表示,順豐“簽收確認”增值服務一般適用于奢侈品等高價位產品,以保證快遞派送的安全性。

  如此看來,“順豐派件額外收錢”似乎被過度解讀,但到底是否存在惡意誘導,還有待商榷。

                                                           

  02

  今年9月起,包括申通、圓通、中通、百世等在內的至少4家快遞公司表示上調派件費,全網派費每票快件上調1毛錢。

  快遞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派費上調是響應國家“關愛快遞員”的號召,并且快遞派費上調1毛錢的成本由企業出,不會從客戶手中額外增加快遞成本支出。

  媒體通過走訪調查了解到,此次派件費上調后,部分快遞員單月到手收入能提高幾百元,按照普通快遞員每天派件200單計算,按每月30天的派件工作日計算,快遞員單月收入能增加約600元。

  快遞員收入增加是好事,畢竟是服務業,人們希望通過實際的收入增加尊重他們的辛苦勞動和付出。

  但是對于快遞員而言,他們的收入困局卻不僅僅在派件費用的補貼上,而是在于投訴扣錢問題上。

  而投訴的原因,很多與快遞派件不送上門有關系。

  不少消費者質疑,快遞員收入增加了,那么:我的快遞能送上門了嗎?

  此前因為豐巢智能快遞柜漲價的消息,快遞配送不上門問題屢遭消費者質疑,菜鳥驛站和快遞柜已經成為快遞員投遞的首選,也成為快遞公司被吐槽的主要問題。

  隨著快遞公司對快遞員的補貼增加,消費者對此事件的看法則是希望通過更完善的快遞管理制度,更進一步保障快遞收件人的權益。

  快遞公司以1毛錢的補貼來實現對快遞員的關愛,但另一邊,消費者的不滿和對快遞員的投訴又成為影響快遞員收入的最大困局。

  一邊補貼一邊處罰,快遞公司和快遞員的和諧生存之道很難找到平衡點。

  03

  漲價,漲工資,背后是快遞行業競爭白熱化帶來的影響。

  近日,順豐發布2021年上半年業績報。業績報顯示,上半年順豐營收為883.4億元,同比增加2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7.6億元,凈利潤跌去79.8%。

  此前,順豐發布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順豐收入426.2億元,同比增長27.07%;去年同期盈利9.07億元,同比下降209.01%;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1.34億元,去年同期盈利8.32億元,同比下降236.28%。

  對于虧損,順豐的解釋是受新業務投入加大、快遞業務增長下的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重疊投放導致整合各業務線網絡資源成本提升等影響。

  但拋開這些問題,快遞行業競爭壓力增加,才是快遞公司利潤下滑最重要的因素。

  數據顯示,順豐上半年速運物流業務票均收入為15.94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8.39元,下滑了13.32%。

  同樣的問題,三通一達等主流快遞公司也不可避免。

  中通快遞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第二季度營收為73.25億元,同比增長了14.4%;凈利潤為12.72億元,同比下降了12.5%;毛利為16.74億元,同比下降了5.4%。

  中通二季度營業成本為56.5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2%。其中干線運輸成本和分揀中心運營成本的提高是主要原因。

  對利潤產生更大影響的,則是單票價格的下降。數據顯示從2020Q4到2021Q2,中通快遞的單票收入分別為1.41元、1.34元以及1.21元。

  單票快遞收入在不斷下降,而另一方面,中通包裹量卻在不斷增加。

  數據顯示,二季度,中通快遞包裹量為57.72億件,同比增長25.6%。包裹量的增加對應利潤下降,快遞行業“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依然沒有破解。

  8月26日,圓通快遞發布財報,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圓通實現營收19.5億元,同比增長33.7%;實現歸母凈利潤6.46億元,同比下降33.5%;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5.94億元,同比下降33.74%。

  據財報內容顯示,圓通營收增長得益于業務量上升,今年上半年,其業務量為74.11億票,同比增長50.14%。

  和中通一樣,圓通量大利潤低的困境同樣是靠壓低價格導致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圓通快遞單票收入2.18元,同比下降7.62%。

  快遞行業價格戰由來已久,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2020年快遞行業平均單價,由2010年的24.6元/件跌至2020年的10.55元/件。

  中信建投交運首席分析師韓軍表示,快遞行業價格戰在未來1-2年內或仍將是主旋律。展望未來,不同交運細分行業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價格戰,持續的時間有長有短,取決于市場出清的速度與質量。

  04

  三通一達和順豐被價格戰拖得十分痛苦,而此時,新的攪局者同樣威脅著快遞行業生態。

  東南亞起家的極兔就是這樣的攪局者,而且異常兇猛。

  老牌通達系快遞,最知名的一場價格戰在2019年6月,當時的發起者是快遞行業的龍頭老大哥——申通。

  為了搶占市場,當時快遞企業給到商家的價格低到1元以下,發起價格戰的申通甚至把快遞單價最低降至了9毛/單。

  由于價格戰打的太狠,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快遞企業們就承受不住,紛紛坐下來談判,最終把快遞價格調整回最低2.5元/單。

  然而,更瘋狂的攪局者已經在路上。

  極兔于2020年3月正式“回國”,面對國內市場三通一達和順豐京東穩定快遞天下的環境,極兔毫不猶豫的亮出快遞業競爭殺手锏——降價!

  距離上一次國內快遞企業價格戰停止還不到1年,電商老板們就再次看到了2元以下的快遞單。

  在義烏,當時極兔給出的最低發件價格低至1元,而圓通的最低價是1.2元,申通1.3元。

  價格戰風云再起,極兔背后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支持,那就是拼多多。

  據了解,當時的極兔之所以敢給出低于1元的價格,正是因為拼多多給到了快遞補貼,背靠“金主”的兔子開始瘋狂搶市場。

  從2020年3月回國,到2021年1月,不到一年的時間,極兔快遞就做到了日訂單量2000萬,而這樣的成績,中通用了16年才做到,極兔只花了10個月。

  價格戰逼得很多快遞網點有苦難言,不僅不賺錢,很多實力不足的小網點甚至還走向了破產。

  直到2021年4月,極兔的瘋狂搶市場行為引起重視,因為涉嫌傾銷,極兔快遞百世快遞被罰整改,部分網點關閉。

  而為了順應整改要求,極兔的快遞價格也有所提升,部分地區的最低單價提到1.5元,比此前低價時候高出4到5毛錢。

  這次價格大戰最終落幕,而瘋狂兔子的擴張卻并未停歇,它在伺機而動,尋找新獵場。

  今年4月,極兔快遞完成18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是博裕資本,高瓴資本和紅杉資本。

  8月30日,媒體再次曝光了極兔快遞融資的消息,據了解,今年春節前后,極兔快遞籌劃新一輪融資2.5億美元,近期這筆融資即將完成。

  “彈藥”充足的極兔,正在把目光鎖定海外,據了解,極兔接下來的目標市場是中東和拉美。

  “增收不增利”的困境難以打破,極兔這樣的攪局者虎視眈眈,對于通達系和順豐等快遞公司來說,搶市場的同時不能虧利潤,實在是一道難解的題。

  資本市場的表現最直觀,牛年開市第一天,順豐股價曾沖高到124.07元/股,之后便一路下滑,9月15日,順豐控股收盤價為64.45元,較巔峰時期已經跌去一半,市值蒸發千億。

  05

  盡管利潤低,但不可否認,中國的快遞行業市場蛋糕仍然在不斷做大。

  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累計完成833.58億件,同比增長31.2%。

  2010-2019年,我國快遞業務量保持逐年增長的態勢,快遞業務市場份額在不斷提升。

  前瞻研究院預計,2021-2026年,我國快遞產業業務收入將以10%左右的年增長率不斷增長,到2026年有望突破15000億元。

  機會一直都在,市場不斷做大,快遞行業如何從“不增利”的困境中解脫。

  上海交通委郵政快遞專委會副主任、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曾對媒體表示,隨著市場監管力度加強、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快遞企業單一的價格戰模式已無法進行下去。

  政策的管控是快遞行業走向良性競爭的必然手段,七部門制定的《關于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就提出,制定《快遞末端派費核算指引》和《快遞員勞動定額標準》,指出將對企業實施非正常低派費的不正當行為進行依法查處。

  今年4月22日,浙江省通過了《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草案)》,規定快遞經營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價格提供快遞服務。

  而從收益方面,相關專家指出,未來“快遞進村”的市場下沉或能給快遞企業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據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鄉(鎮)網點覆蓋率達98%,現在已實現了10萬個行政村的郵快合作,今年力爭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農村市場的拓展依然有很多可能,對于快遞企業來說,如何抓住新的市場紅海,也許是尋找利潤的新機會。

  靠殺價打天下的路不會走長遠,這一點,中通率先有了舉措。

  中通董事長賴梅松曾表示,不必要的低價虧損件或以利潤換取短期市場份額增長的做法,既不明智也不可持續。

  盈利數據是最好的證明。

  中通快遞集團首席財務官顏惠萍表示:“二季度我們聚焦定價有效的盈利件量,避免無謂虧損件量,實現了調整后凈利潤人民幣12.7億元。”

  對于快遞企業來說,賺錢和市場份額并不沖突,靠殺價搶市場的路固然走不長遠。

  有效有質量的盈利是活下去的根本,否則,靠虧損贏到手的市場,終將拱手讓人。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價格戰,快遞,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