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疫情的持續使全球航空市場遭受重創,去年,全球客運量同比下跌了75.6%,航空公司整體虧損高達1185億美元。但相對于客運市場,航空物流市場從去年起卻開始火爆起來,甚至出現“一艙難求”的現象。
01
航空貨運需求旺盛“一艙難求”價格上漲
司佳美是一家航運貨代公司的負責人,她告訴記者,今年二季度,東南亞航線的艙位特別緊張。
深圳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 司佳美:疫情之前我們有50%的運力都是依靠客機的腹艙裝貨,在疫情之后客機取消了,腹艙裝貨的能力沒有了。
“一艙難求”的現象近期更為明顯,尤其是前段時間,隨著印度暴發大規模新冠疫情,從廣深地區出發到印度的航線基本要提前一周訂艙。
目前,由客機運貨轉為全貨機運貨,已經成為常態。另外,國內幾家大型航空公司的熱門跨境貨運航線也基本都處于滿載狀態。
航空貨運需求的持續旺盛,讓市場看到了商機。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增航空貨運相關企業,同比上漲17.5%。2021年上半年,我國航空貨運相關企業注冊平均增速在50%以上。
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曹允春:航空貨運量僅占全球貿易總量的1%,貨值卻占到35%。航空貨運是各國重要的戰略性資源,具有承運貨物附加值高、快捷高效等特點。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我國國內完成航空貨運運輸量374.3萬噸,同比增長24.6%。截至6月底,全行業共保障貨運航班13.8萬班,國際貨運航班9.6萬班,其中客改貨航班3.7萬班。
放眼全球,航空貨運需求連續13個月保持增長,相比2019年5月份,增長9.4%。
02
疫情致國際客運航班量銳減客機腹艙運力不足
前兩天,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公開表示,航空物流業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現是自2017年以來最為強勁的。航空物流市場如此火爆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哪些領域的產品,運輸需求最高?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國際貨運量的45%-50%由客機腹艙來完成。由于疫情的影響,全球的客運航班量銳減,使得腹艙運力明顯不足。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航空物流委員會總干事 羅軍:全球普遍出現客改貨和一艙難求的現象,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疫情導致的客機腹艙運力的大幅下降。
一方面是極度緊縮的運力供給;另一方面則是強勁的貨運需求,其中一個巨大的需求就是對新冠疫苗的運輸,因為在此前,從未有過這種全球數十億人都面臨疫苗接種需求的狀況。
按照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估算,至少需要8000架747貨機的運力規模才能滿足這種需求。而對溫度敏感的疫苗需要特殊的運輸條件,使得空運成為唯一能夠大規模運輸疫苗的方式。
此外,跨境電商業務的迅猛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航空貨運市場回暖。
03
市場競爭加劇航空運輸公司為搶先機各顯神通
隨著國際貿易競爭全球化,國際航空物流市場的競爭必然也將加劇。近期,航空貨運領域動作不斷,相關企業紛紛摩拳擦掌,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態勢。
近日,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正通過旗下的航空貨運公司Star Air擴張其航空貨運,并計劃購買更多貨機。為此Star Air新任命了一位首席執行官執行航空貨運擴張計劃。
我國航空貨運領域的動作不斷。6月9日,東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A股掛牌上市,成為我國航空物流業首家獨立上市企業。國內地方機場在貨運領域的積極性上也絲毫不弱。
7月初,長沙黃花國際機場3號貨站正式投入使用。據了解,該貨站年貨運保障能力將提高到11萬噸。5月底,寧波機場開通了首條直達中東歐國家城市的“寧波-匈牙利布達佩斯”貨運航線 。
隨著跨境電商行業的增長,眾多新興的物流公司也在積極布局航空貨運的業務。去年年底,“武漢-法蘭克福”全貨運航線在天河機場正式開通,由順豐航空執飛,每周定期運行2班,單趟載重可達110噸。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未來幾年里,航空物流將繼續發揮比疫情前更大的作用。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航空物流委員會總干事 羅軍:目前,世界各國制定的復蘇計劃中提出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和制造業的項目,而這些投資和項目往往需要全球采購和協作,就需要全球航空物流業和供應鏈的穩定與安全。所以未來,航空物流業一定是航空業新的增長點。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