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字,照慣例是對2021年物流行業的總結,作者十分榮幸能與各位一同成長,一起觀察那些物流歷史的細節、那些奮力向上的物流從業者,那些單調重復但不失責任和堅韌的一次次溫暖的交付,通過物流映照出這個國家經濟社會的變遷。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常態化,國內社會、民眾及物流行業習慣了各地“此起彼伏”的局部爆發以及大規模核酸排查下的物流供應鏈保障模式,國際方面持續震蕩全球物流供應鏈,一方是瘋狂發展跨境產業、但另一方面又是許多企業倉皇退出。上市、倒閉、整合、兼并、破產…2021年,相信大浪淘沙后的物流企業會越來越強壯,市場會走向健康良性發展。
作者在最近兩個月與行業內各領域(包含不同物流細分領域老總、投行券商、學術機構、協會組織以及媒體同仁)超過百位專家和朋友進行了交流與探討,本文是梳理提煉出的2021年對物流行業長遠產生影響的事件動向,筆者用關鍵詞將其串聯,希望能為所有讀者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思考視角。特此感謝所有貢獻過真知灼見的朋友們!
以下為正文:
01
周期
1.政策周期
“十四五”規劃、《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等一系列物流行業的重要文件陸續發布,以五年為一個周期、邁向2025的新時代開啟。可以預見,“十四五”期間商流的變革將推動物流行業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新時代下中國物流行業將繼續為“大循環”和“雙循環”的提供強有力支持,并加強適應“制造強國”戰略,在新服務場景、新技術應用、新樞紐布局的支持下,全面推進與先進制造業的深度融合。
(1)產業融合:支持新產業經濟,支撐制造強國
物流行業柔性、敏捷、精細的物流供應鏈發展趨勢得到進一步加強,全面提升與半導體、新能源、高端裝備等先進產業生產融合,為其提供全鏈路的綜合物流服務方案。
(2)商流變革:完善樞紐布局,服務雙循環
順應國內及跨境商流模式的變化,完善物流樞紐布局以更好服務“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提升跨境物流體系的建設,構建“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
(3)技術進步:加快智慧物流發展,降本增效
借助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發展,為物流智能信息化的創新應用提供更為有利的環境,加速中國“智慧物流”發展步伐,進一步實現物流行業“降本、增效、提速”。
(4)競合培育:構建現代物流體系,培育世界級企業
適應新時代、新征程的發展需求,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加速推進。物流行業競爭格局加速整合,市場與政策環境將鼓勵領先企業通過業務合作、投資并購等方式提升全球競爭力,實現“做大”之外“做強”。
新成立的中國物流集團作為央企資產管理平臺,掌控4家上市公司及上千億資產,可能正是承接以上使命的關鍵動作:國家層面通過資產整合做大規模,形成國家競爭力;加速國際供應鏈物流基礎設施能力建設;加快物流核心樞紐建設進度,解決物流節點資源浪費問題;樹立供應鏈和數字化示范效應。
2.人口周期
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表明國內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萎縮的趨勢仍在繼續。
預計新一輪政策將帶來長遠的經濟、社會和商業影響,具備高政策敏感度和適應力的物流服務商將擁有更大優勢發掘新機遇。
(1)人口的教育程度提升,單戶小家庭比例增加:一方面會帶來消費水平提升,對物流體驗需求提升;雙職家庭帶來社區物流配送及智能物流終端需求增強。
(2)人口老齡化的自然結果,是勞動力人口的減少:因此物流行業在倉運配環節,應當盡快進行自動化替代;而用活力老人應對呼叫中心投訴率和離職率雙高的情況。
(3)人口加速城鎮化進程,大量人口進城:向東部沿海和西部的成都、重慶,進一步集聚,虹吸效應明顯;因此都市圈內的區域物流樞紐,以及圍繞大型城市的城市物流體系(B2C/B2B2C/OMO)建設需求強烈。
02
內卷
2021年A股話題最熱的當屬“中遠海控”,在三季度所有A股上市的企業中(除去銀行和兩桶油),歸母凈利潤達676億,2021年全年有望達千億利潤。千億利潤的中遠海控,映射出了跨境物流的“內卷”一年。
在出口物流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下,受訪跨境出口企業仍保持了相對較好的盈利水平,過半企業利潤率保持在10%以上,其中有10%的企業利潤率超過20%。但在跨境電商企業成本結構中,物流成本目前是對企業盈利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
國際快遞、專線物流和海外倉已經成為跨境電商企業履約的主要方式:尤其是海外倉方面,有1/4的企業選擇使用海外倉和亞馬遜FBA服務;在物流方面企業面臨的最大難題是運費成本過高,以及運輸時間過長影響正常經營。
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的以上國際供應鏈物流危機呢?核心邏輯在于:新冠導致歐美勞動力短缺,煽動了“供需失衡—運費暴漲—一箱難求”的惡性循環。
勞動力緊缺在生產和物流行業較為明顯,較大的勞動力缺口導致全球運輸受挫。以美國為例,2018-2019年交運和倉儲行業的平均職位空缺率為4.88%,聘用率為4.08%,二者差值僅0.8%。進入2021年,職位空缺率大幅攀升至7%以上,勞動力缺口的走闊或使得美國的運輸力顯著下滑。
(1)供需失衡:2020年7 月以來,需求的快速回升以及美國本土產能仍未修復使得其零售商和批發商的庫存銷售比持續走低,瘋狂補庫存。
(2)運費暴漲:今年來全球運費暴漲,航線運費和集裝箱船單日租金大約漲了5-10倍,運費大約為1-2萬/TEU,租金20-30萬美元/天。
(3)一箱難求:運費按“趟”計算,成本按“日”計算,如何節約每一趟的時間成為了所有航運公司的唯一出發點:因此航運公司的運營模式由“控成本”切換為“高周轉”。因此導致的結果是:船公司歐美回程不裝箱,可以節省7天折合約200萬美金成本,并開啟瘋狂造箱(20萬TEU/月)模式,但反過來造成了美港口+空箱堆場擁堵。
我們判斷:疫苗一旦真正普及,各國家全球供應鏈全面復蘇,國際供應鏈惡性循環將和中國跨境電商的瘋狂將一起被終結,而最稀缺的國際行業物流資源價格下降,將是這一節點出現的風向標。
03
覺醒
我們注意到,新銳國貨品牌在迅速“覺醒”,它們從成立到上市的時間,較傳統品牌大幅縮短:BrandGrow中國最具增長潛力新銳品牌TOP50中的9個上市品牌,從創立到上市平均只用了5年時間,完美日記和霧芯科技甚至只用了3 年。
對標日本品牌發展,我們認為當下中國處于中美沖突、經濟換擋、產業鏈成熟的時期,與當年“日本國貨”興起時代背景極其吻合,因此 “國產品牌崛起”沒有懸念。而國產品牌崛起,中國將成為新的世界級品牌孕育中心,消費零售端變革將會繼續推動內循環發展,極致供應鏈物流運營模式成為品牌訴求。但是有兩點趨勢:
1、品牌不同發展階段的需要匹配不同供應鏈管理及物流服務能力
2、新品牌聚焦細分品類和區域消費需求,對物流分層需求加強
國家或城市的消費水平決定消費市場的細分化程度,城市越發達、細分化程度越高,越易于誕生新銳品牌;新銳品牌即使誕生于規模一般的消費副中心,最終也要占領主流消費中心,才能成為世界級品牌;消費市場具有極強的先發優勢和規模效應,面對長期品牌,新銳多是新興經濟中心的品牌通過聚焦新興細分市場突出重圍。
04
重塑 極兔速遞收購尾部百世快遞,“重塑”了快遞的新市場競爭格局:2021Q3百世與極兔日均單量合計一躍進入行業前三:在收購百世快遞業務之后極兔速遞2021Q3合計日均票量約5000萬票,市占率達17.19%,基本追平了韻達的業務量。
為什么極兔會在短短兩年時間,完成當年大多數人都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呢?我們認為除了資本助力和其借助OV經銷商體系外,有兩個大的“歷史拐點”出現:
1、反壟斷嚴禁電商“二選一”,流量壁壘消除,拼多多平臺生成的日均快遞單量已超越阿里系,有利極兔利用拓展淘系及拼系訂單。
2、從用戶時長來看,2018-2021年流量結構變化拐點:以抖快為代表的短視頻崛起,長視頻受擠壓,微信穩定,QQ減少,淘寶占據一席之地。其中,抖音商家100%+高速增長,貢獻日均近4000萬快遞單量的興趣電商繁榮,且大部分為5元包郵全國需求的訂單。
05
孿生
從2019-2021不同產業的庫存周轉天數變化趨勢看,全球的供應鏈并沒有變的越來越好,很多產業需要創新模式革新供應鏈。
通過StartUs研究分析的 901 家全球初創企業和規模化企業,發現物流場景成為科技創業企業的主要方向,其中物聯網、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最受追捧。其中物聯網最終的目的就是創建數字孿生世界,從而為人工智能時代的物流供應鏈進行鋪墊。
技術創新是產業供應鏈發展的核心力量,也是促使供應鏈整合、迭代與重構的關鍵因素,但同時對物流要求較高。
總之,疫情終究改變了每一家物流企業的日常,時間之矢已無法倒轉,物流的世界和江湖再也回不到從前。多少原來堅不可摧的市場格局都在被打破,那些耳邊響起的崩裂聲、吶喊聲、歡呼聲,仿佛低徊于時光深處的驚雷。
舊的一頁悄然翻篇,沒有正式道別。新的世界加速拼圖,不會友情提示。普羅大眾的日常之上,是與新冠疫情相迭的百年變局在交織演變,歷史正在流淌、奔騰、沖刷,淘蕩出新的河床,鐫刻出新的走向。
——《南方周末新年賀詞》
作為萬千公眾號之一,也許只能在物流局外吶喊議論點評,在各位日日夜夜扎根一線的各位總是微不足道。但提前祝渡盡劫波、大浪淘沙后依然蓄勢待發的各位物流人,2022年新年快樂!讓我們翻山越嶺,等待黎明的曙光!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