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塞外大漠,蜿蜒嶺南山川,馳騁東北雪海,穿梭江南水鄉……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條條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加快建設,拉近了不同區域的時空距離。曾經孤懸海中的島嶼結束了不通陸路的歷史,遙遠荒涼的沙漠戈壁接入了現代交通網,長年深藏大山的偏僻村寨步入了發展快車道……今日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世界級港口群,航空、航海通達全球,綜合交通網突破600萬公里。

浙江省舟岱大橋正式通車,結束了岱山島不通陸路的歷史。陳永建 攝(人民視覺)
經濟要發展,交通須先行。建設交通工程,有助于擴大有效投資、創造就業崗位、拉動經濟增長,也能夠完善路網體系、降低物流成本、增強發展后勁。今年以來,“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02項重大工程中的交通項目和“6軸7廊8通道”戰略骨干通道項目建設有條不紊、扎實推進,將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絡織得更密更緊。今年1—2月,我國共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387億元,同比增長11.7%。

蜿蜒在甘肅省河西地區大漠中的敦煌鐵路。柳永泉 攝(人民視覺)

列車行駛在青海省境內的青藏鐵路沱沱河特大橋上。錢江 攝(人民視覺)
道路通,百業興。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使得貨物周轉更高效、物流運輸更繁忙。1—2月,我國完成營業性貨運量70.5億噸、同比增長3.8%,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3.6億噸、同比增長2.7%。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

廣東省黃茅海大橋忙碌的焊接工。馮珠仔 攝(人民視覺)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金陽縣G4216高速公路施工現場,工人們在懸崖峭壁上安裝柔性主動防護網,防止山上碎石掉落。龍卜哈 攝(人民視覺)
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
交通重大工程的建設從未停下腳步
正值春日好時節
一批項目建設
又取得突破性進展
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
不久前,在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控制性工程——永定河特大橋施工現場,隨著最后一個主墩鎖口鋼管樁圍堰封底完成澆筑,大橋四個主墩承臺從水下施工全部轉入主體結構施工,京雄高速(北京段)施工加速推進。
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全長約27公里,總投資122.12億元,計劃于2022年12月31日建成通車。基于服務首都北京及雄安新區兩地交通的功能定位,京雄高速(北京段)以“智慧高速”為設計理念建立系統體系框架,提升監控系統、收費系統和通信系統效能,實現管理決策科學化、路網調度智能化、出行服務精細化、應急救援高效化。
濟南大西環項目
黃河特大橋
日前,山東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西環段項目黃河特大橋首對斜拉索順利安裝完成。大橋全橋斜拉索共計120根,為中央索面、扇形布置,采用環氧全噴涂無粘結鋼絞線拉索體系。本次安裝完成的46#塔柱C1斜拉索由37根單根環氧鋼絞線組成,單根下料長度60.8米,重量2.5噸。
大橋首對斜拉索安裝完成,標志著主橋施工取得了階段性突破,為斜拉索大面積安裝提供了寶貴經驗,主橋主要關鍵節點已全部開展施工,對加快項目整體施工進度具有重要意義。
重慶城開特長隧道
歷經4年多的奮戰,近日,重慶在建最長高速公路隧道——城開特長隧道全線實現貫通,為今年城開高速公路通至城口縣城、重慶實現縣縣通高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城開特長隧道是城開高速公路關鍵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長約11.5千米,總投資超過15億元。隧道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極度復雜,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項目大力推行“機械化減人、自動化換人”,采用有“穿山甲”之稱的三臂鑿巖臺車重型裝備,效率提高了近一倍,同時大大降低了安全風險。
城開高速通達城口縣城后,還將繼續向渝陜界推進,有望于2026年與陜西段同步建成通車,打通陜渝間直連快捷省際通道。
臨猗黃河大橋
近日,臨猗黃河大橋最高墩68#墩混凝土澆筑順利完成,大橋鋼箱梁頂推施工正式進入連續拼裝、循環頂推施工階段。
大橋主橋68#墩是陜西側鋼箱梁連續頂推施工節點的控制性橋墩,墩身高度達99米,為全橋最高墩,施工難度大,風險高,工期要求緊。施工團隊采用爬模法施工,將模板、防護網和墩內墩外作業平臺一次安裝完成,模板上方可同步接長泵送混凝土輸送管道,提高混凝土灌注速度。
大橋建成通車后,將與陜西合陽至銅川高速公路順接,屆時,山西省運城市至陜西省銅川市通車時間從4小時縮減至2個半小時,助力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