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的全球20大集裝箱港口中,中國港口占到了9個,其中寧波舟山港今年上半年的集裝箱吞吐量大漲8.8%,逼近排名第二的新加坡港。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上海港仍然穩居全球第一寶座。
集裝箱航運咨詢公司Alphaliner在最近一期市場周報中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全球集裝箱港口排名。
如圖表,前20位分別為上海、新加坡、寧波舟山、深圳、青島、廣州、釜山、天津、洛杉磯/長灘、香港、鹿特丹、迪拜、安特衛普、巴生港、廈門、丹戎帕拉帕斯港、紐約/新澤西、高雄、林查班、漢堡。
可以看到,全球前20大集裝箱港口中,我國港口占到了9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國內第二大集裝箱港口寧波舟山港今年上半年吞吐量大漲了8.8%至1748萬TEU,數據上已經非常逼近新加坡的今年上半年的1840.7萬TEU。事實上,寧波舟山港在第二季度甚至超過了新加坡。
去年同期兩港的差距為270萬TEU,疫情前寧波舟山港距離新加坡的差距則在大約400萬TEU。
不過,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上海的疫情封鎖導致了一部分貨物被分流到附近的寧波舟山港。
以今年5月為例,隨著部分貨物從上海分流,寧波舟山港在當月的吞吐量達到創紀錄的330萬TEU,同比漲幅達到+16%,一度超過了新加坡的數據。當月新加坡港遭遇了一定程度的擁堵情況,吞吐量還同比下降了大約2.9%,至312萬TEU。
上海在今年上半年的整體吞吐量同比略微下降了1.8%,不過仍以2254萬TEU穩居第一位置。
不過,仍然比較可喜的是,寧波舟山港前進的步伐并沒有隨著上海解封有大幅下滑,寧波舟山港在7月的集裝箱吞吐量仍然達到了可觀的328萬TEU,同時也是連續4個月破300萬TEU。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全球20大集裝箱港口處理了大約1.948億TEU的集裝箱,去年同期為1.926億TEU,增幅為1.1%。11個港口出現上漲(中美港口合占了7個),9個港口吞吐量出現下降。
在此期間,雖然各港口的增長差異很大(增速最低的是巴生港的-7.4%,最高的是紐約/新澤西的+11.6%),但20大港口的整體位置牢靠,沒有新的加入者。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雖然港口的吞吐總量在上升,但Alphaliner表示,馬士基、CMA CGM、中遠、ONE、ZIM和HMM在2022年上半年的吞吐量較去年同期卻下降了大約5.5%,降至5090萬TEU。
港口和航運公司的數據似乎是背道而馳的。Alphaliner解釋稱,較高的轉運活動可能部分地扭曲了增長數據,因為由于港口擁堵而改道的貨物最終產生了額外的吞吐量,而這并不表明特定貿易通道上的實際運量增長。
本文來源于搜航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