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業內一則消息傳出:
鐵路局集團公司、中鐵特貨公司:
自10月1日開始統計新能源汽車運量。目前國鐵集團對新能源汽車運輸,無論是采用JSQ型車還是集裝箱,無論是國內運輸還是國際聯運,均沒有限制,請各局做好運輸組織工作。
另外,整列JSQ型車已納入中歐班列統計,可以使用中歐班列出口計劃。
國鐵集團公司
2022年9月17日
隨后,開始有貨代公司發布有關新能源車中歐班列運輸的攬貨宣傳。
可以說,這個決定響應了近兩年來市場的熱烈期盼。
根據公開報道,這個聲音最早來自2021年初,兩會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帶來的提案。李書福呼吁,適當性修改鐵路運輸標準,使電動汽車、鋰電池散件能夠依法合規通過鐵路進行高效、安全、經濟的運輸;建議行業機構、政府部門就此展開交流討論,制定產品安全標準和運輸管理規程;根據需要適時開行新能源汽車運輸專列,滿足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出去”和歐洲增長的市場需求。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汽車保有量3.10億輛,其中新能源汽車100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3.23%。2022年1—8月,新能源汽車出口34萬輛,同比增長97.4%;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部汽車銷量比重達到22.9%。
國鐵集團消息一出,多名行業人士同探索新絲路分享了他們的看法。
響應行業需求,市場前景巨大
來自德國物流公司德莎(Dachser)的經理Brian表示,中國的主機廠進軍海外市場增長速度驚人,而歐洲又是新能源主機廠最關注的市場之一。今年初,小鵬汽車宣布正式進軍歐洲,8月,比亞迪和長城汽車都宣布新能源車進入歐洲。此外,上汽、東風、一汽、吉利等品牌也都在發力歐洲。
他說:“這個決定顯示出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務院鐵路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對新能源汽車出口的高度重視,同時證明各個部門的工作十分高效,我們很高興地看到政策如此快速地落地。”
一家物流公司的銷售經理張先生說:“從經濟性、穩定性和節能環保方面來看,新能源車很適合鐵路運輸,隨著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迅猛發長,如果能用鐵路運輸新能源車,這無疑是給我國鐵路運輸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
對于新能源汽車鐵路運輸的市場規模,Brian預測鐵路的年運載量將在未來3年內達到6萬臺,這個數字如果折算到中歐班列上將會是350列的運量(集裝箱運輸方式)。他綜合考慮的因素包括:
出口新能源車年復合增長率10%以上;
新能源汽車價格區間較大,按出口量1/3的汽車使用班列運輸;
考慮到車型的多樣,每個40尺柜按照裝載3.5臺估算。
Brian表示:“新能源汽車將成為繼筆記本電腦、白色家電后的又一主力產品,相信各班列平臺也將依托自身優勢,加強與新能源主機廠的合作,我們也將會看到更多的中歐班列新能源汽車專列。”
從事班列運營的業務總監陳先生認為:“新能源汽車對燃油汽車替代更新的市場空間巨大。而且新能源汽車的物流需求量相較筆電、手機等高精尖等微小產品而言,是無法比擬的規模量,會對國內國際鐵路運輸釋放運能運力提供規模物流量。”
另一家貨代公司的劉經理認為,這是對“一帶一路”、中歐班列市場的利好,也是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利好。劉經理預計公司到年底將有20多個新能源車出口班列。
北京中交協物流研究院副院長孫綜國表示,國家放開新能源汽車鐵路運輸,是發揮鐵路優勢降本增效、交通綠色發展、穩經濟促消費、促外貿抗風險的要求,同時也是創新物流組織的要求。
更多遐想:從新能源車到帶電產品、危險品
Brian說:“從用戶的角度看,歐盟把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作為減排的主要抓手之一,要在2035年實現汽車凈零排放,有中國主機廠(包括本土、合資和外資制造企業)的積極參與,通過中歐班列這一運輸渠道迅速響應市場需求也是一件利好的事。”同時,放開電動車鐵路運輸的決定,將會影響其他帶電產品運輸規范的變更,使得中歐班列的貨源進一步擴大。
盡管9月17日國鐵集團的消息僅提到新能源汽車,但這樣的決定不禁讓人充滿了對帶電產品、危險品運輸更多的遐想空間。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亞歐大陸橋物流分會副秘書長、中國交協亞歐大陸橋國際班列協調服務中心副主任車探來表示,“鐵路放開電動車運輸是大勢所趨。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是國家提出的戰略,隨著生產和生活方式向綠色、環保、低碳方向發展,帶電的貨物會越來越多,鐵路運輸不可能游離于這個趨勢之外。研究解決帶電等危險品貨物的運輸安全問題,放開對相應貨物的運輸限制,是鐵路部門正在做和必須做的事情。”
陳總監也持相似觀點。他認為:“真真實實需要上班列、有成本抗壓能力的、貨值高的、對交貨期要求高的、新業態涉及面上的貨源,大部分都有含電屬性,或者與電有關的產品。鐵路放開新能源汽車上班列,是鐵路嘗試破除原有貨規帶電貨物運輸的禁令,是符合市場發展到新階段的實際需求響應,是國家與部委積極為企業和市場紓困的重要舉措,將為安全可靠的帶電產品上班列敲開大門。”
“帶電貨物能上班列,將為國之重器參與‘一帶一路’基礎建設、民族品牌出海、國際品牌供應鏈對流、跨境電商新業態發展真正提供一條門當戶對的國際物流通道,市場空間巨大。”
除了貨源運輸品類的豐富,放開鐵路運輸新能源汽車,還有利于深化國際產能合作。
孫綜國認為:“部分汽車制造企業利用中歐班列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運至歐洲,在當地組裝后再配送各地區,加強國際產能協同聯動。部分汽車制造企業依托中歐班列,優化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組織模式,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此外,中歐班列運輸新能源汽車,為中國與沿線國家新能源汽車提供了貿易通道,帶動沿線國家汽車產業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此外,業內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運輸走上鐵路,未來可能會讓中歐班列運力進一步向高貨值產品傾斜,給現有貨源結構帶來一定程度的沖擊,這也是有待觀察的影響。
運輸安全,有其標準
當然,安全問題仍將是重中之重。
Brian表示,目前還未看到更多信息公布,我們期待放開運輸的同時,在技術上要有標準、規定,例如符合運輸條件的新能源車如何定義,對電池的成分及容量有何要求,裝載要求等技術規范是否有標準……等等,操作規則上可能需要進一步地完善。
張經理評價:“對于國鐵放開電動車鐵路運輸,我還是持支持的態度。雖然運輸安全問題不容小覷,但不能因噎廢食,可以在做好安全預案的前提下做勇敢的嘗試。這也是給我國鐵路運輸行業提出的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難題,值得我們共同去探索和思考。”
本文來源于羅戈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