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數年的低迷和虧損之后,油輪市場運價和營業收入穩步增長,油輪市場的前景開始好轉。匯豐銀行(HSBC)表示,油輪船公司將以高利率從集裝箱運輸市場和干散貨運輸市場手中接過“接力棒”,其黃金時期甚至可能持續更長時間。
如信德海事近日在《“明年,成品油輪市場收益可達25萬美元!”》中提到,歐盟將對俄羅斯石油及石油產品實施制裁禁令,這使得原油和成品油輪市場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而預計明年的成品油輪市場將更為火爆。
據克拉克森證券Clarksons Securities方面預測,歐盟對俄制裁禁令明年生效后,將使成品油輪的利用率達到驚人的92%。
該投行估計,如果歐盟的禁令最終將100萬桶石油產品轉移到距離為此前正常航程兩倍的油輪上,可能會使成品油輪的利用率提高6%或7%。
匯豐銀行(HSBC)在一份油輪市場分析報告中寫道:“隨著集裝箱和干散貨收益不斷增加,以及干散貨市場受到中國經濟放緩的影響,油輪正在接過運價指揮棒。”
有幾個跡象表明,集裝箱市場在經歷了幾年的天價運費后,正在走向正?;?/span>
在 2021 年創下紀錄之后,由于中國需求的波動,干散貨也開始放緩步伐。
另一方面,HSBC指出,一些與供需相關的因素為油輪市場提供了助力。
首先,俄烏沖突導致針對俄羅斯、俄羅斯企業和關鍵個人的制裁泛濫。自 2023 年 2 月起生效的歐盟對俄羅斯石油進口的禁運將“重新調整整個貿易生態系統并增加對噸英里的需求”。原因是,到2023年,俄羅斯的石油將不得不在歐洲以外的其他地方銷售,而歐洲將不得不從其他國家進口石油。
HSBC表示,即使烏克蘭戰爭停止,這些制裁也不會立即解除,因此貿易模式會繼續被擾亂。
據 Euronav 稱,當中國的零疫情封鎖政策放松時,來自中國的石油需求將進一步增加,與此同時,煉油廠的關閉也將擴大噸英里需求。
受疫情以及各方面因素影響,歐盟、美國、亞洲、澳大利亞和日本的 20 家煉油廠已經關閉,除此之外,發展中國家大約有25家煉油廠在疫情期間因危機而關閉,這導致了貿易模式的變化和噸英里需求的增加。
大量煉油廠關閉帶來的后果是,產能需要通過進口來獲取。(擁有煉油廠的)國家是成品油的出口國,這對成品油輪市場非常有利。
本文來源于搜航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