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證等媒體報道,隨著4月、5月份進入歐美航線長約簽約季,現貨市場運價水漲船高。近期,馬士基、達飛等集運巨頭也相繼宣布上調運費,運價低迷的趨勢或將逐步扭轉。同時,船公司還在繼續減班控艙,所取消的航次中三大聯盟占9成。
航運價格季節性上揚
近期,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整體行情走勢向好,多數遠洋航線市場運價呈現季節性上漲,帶動相關航運指數上漲。根據上海航交所發布的數據,集裝箱航運運價連漲兩周。其中,美西航線每大箱(40尺柜)運價1292美元,單周上漲144美元,漲幅達12.54%。
上海航運交易所相關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整體行情走勢向好,未來集運市場有望繼續保持良好走勢。
過去幾周,因船公司不斷減班、船舶艙位不足、油價大幅飆升、燃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赫伯羅特、馬士基、MSC等船公司紛紛宣布上調綜合費率上漲附加費(GRI)540美元至1250美元。
此外,CMA還宣布:
· CMA調整巴拿馬運河附加費!4月15日生效
宣布調整巴拿馬運河附加費(Panama Canal surcharge),適用范圍為東北亞和中國(Northeast Asia and China)至中美洲和加勒比東海岸、利沃德群島、溫德華群島、圭亞那、巴西北部(瑪瑙斯除外)。從4月15日起,每個集裝箱收取附加費300美元,對所有目的地(除波多黎各和維爾京群島外)生效,波多黎各和維爾京群島地區附加費的生效時間為5月1日。
· CMA:地中海航線土耳其梅爾辛增收港口擁擠附加費
4月10日起,CMA地中海航線土耳其梅爾辛增收港口擁擠附加費PCS,每個集裝箱300美元。
船公司減班控艙取消51個航次
根據德路里最新數據顯示,在跨太平洋、跨大西洋和亞洲至北歐和地中海的主要貿易航線的總共675個預定航次中,在第15周(4月10日至16日)到第19周(5月8日至14日)的5周間取消了51個航次,取消率占8%。
在此期間,51%的停航發生在跨太平洋東行航線,45%發生在亞洲至北歐和地中海航線,4%發生在跨大西洋西行貿易航線。
在接下來的五周內,THE聯盟已宣布取消高達25個航次,其次是海洋聯盟和2M聯盟,分別取消了16個航次和6個航次。同期,非航運聯盟實施了4次停航。
與此同時,德魯里預計,除跨大西洋航線外,東西航線的現貨價格將在未來幾周內穩定下來。
另外,有航運業內人士也表示,遠洋航線的海運價格基本視市場供需而定,上下浮動大多隨行就市。就現行市場來看,海運價格較去年年底有所回升,但遠洋海運價格能否真正實現上漲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本文來源于運去哪,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