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社會熱點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中國最賺錢的物流企業有哪些?

  都說物流是一個很難賺錢的行業,賺的都是辛苦錢。但你知道中國的物流企業一年最多能賺多少錢嗎?答案可能會超出我們的想象。下面一起來看看物流各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盈利狀況。


  海運領域

  · 中遠海控:每天賺3億,全年歸母凈利突破千億

  中遠海控外號“海王”,由兩大航運央企中遠集團與中海集團重組合并而來,主營集裝箱航運業務和碼頭業務。2022年營業收入約3911億元,同比增加17.19%;歸母凈利潤約1096億元,同比增加22.66%。


  一家企業將盈利做到千億規模一般是銀行的專利,2022年A股中僅有9家企業凈利潤超過千億,國有四大行以及招商銀行和中國移動就占了6個名額,剩下3個名額分別則是中國石油、中國海油、中遠海控,可見要實現千億規模的盈利難度有多大。

  中遠海控每天能賺取3億的背后,與其運營能力以及去年的海運市場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中遠海控通過自營集裝箱船隊,開展以集裝箱為載體的貨物運輸及相關業務;另一方面,它以參、控股或獨資的形式成立碼頭公司,組織開展相關業務以獲取經營收益。

  其次,全球物流供應鏈受到港口擁堵、集裝箱短缺、內陸運輸遲滯等多重因素的挑戰和沖擊,集裝箱航運市場市場需求大幅度增加,主要航線運價上升。受益于這一輪航運業“大周期”,中遠海控作為行業龍頭本身體量較大,規模較大,自然獲得了更多的市場紅利。

  當然,海運產業是一個順周期的產業。由于集裝箱航運業供需發生變化,我們也觀察到集運市場2022四季度走向正常化,供給過剩加劇,集裝箱運費出現大幅下跌,已跌至2020年初的水平。受這些因素影響,中遠海控今年整體的利潤水平呈現出一定程度的下降態勢,一季度歸母凈利潤約為69億元,相比2022年同期重述后數據約276億元減少約74.91%。

  港口領域

  · 上港集團:年賺172億元,創歷史最佳業績

  上港集團由原上海港務局改制后成立,運營的上海港是一家綜合性的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十幾年保持全球范圍內首位,連續六年超過4000萬標箱。2022年營收373億元,同比增長8.72%;歸母凈利潤172億元,同比增長17.31%。


  分行業來看,集裝箱板塊營業收入158億,同比增長5.68%;散雜貨板塊營業收入15億,同比增長10.84%;港口物流板塊營業收入126億,同比增長21.69%;港口服務板塊營業收入26億,同比下降2.51%。


  對其凈利潤貢獻最多的是銀行與航運板塊。其中,參股郵儲銀行(4.13%,約35億)、上海銀行(8.32%,約19億),合計貢獻54億;航運板塊中參股的東方海外(9.068%,約60億)、泛亞航運(20%,約4億)、民生輪船(20%,約0.25億)以及子公司錦江航運(18億),合計貢獻約83億。

  快遞領域

  · 中通:盈利68億元,超過順豐,成為最賺錢的民營快遞公司

  2022年,中通全年包裹量達244億件,同比增長9.4%;市場份額擴大1.5個百分點至22.1%,連續七年市場份額保持第一;營收354億元,同比增長16.3%,凈利潤同比增長37.6%至約68億元,超過順豐成為最賺錢的民營快遞公司。


  近期中通的單日業務量已沖到8500萬至9000萬,繼續領跑行業,今年目標市場份額預期至少提升1.5個百分點。而在鞏固國內競爭優勢之后,中通也開始推出新的快遞產品切入高端市場,并搭建航空網絡(星聯航空)、跨域即時快遞網(快弟),末端(兔喜),大力推進快運、冷鏈業務,綜合物流的競爭力明顯增強。

  · 順豐:歸母凈利62億元,今年有望沖進90億元大關

  2022年,順豐營收和資產規模均突破了兩千億元,并在高營收基數上實現29%增長,整體營收達到2675億元。更為關鍵的是,在大環境承壓背景下,歸母凈利潤獲得超四成增長,達到62億元 ;新業務在各自細分賽道成長為行業領頭羊的同時,開始走向盈利新篇章,在綜合物流的轉型上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尤其快運業務實現了盈利,同城大幅減虧。

  雖然盈利被中通反超,但隨著時效快遞潛力不斷充分釋放、大件快運走向盈利、全球業務的增長曲線愈發清晰,2023年的盈利能力預計會逐步加強,有望沖進90億元大關。


  航空貨運領域

  · 南航物流:凈利潤約47億元,預計今年主板上市

  今年,南方航空子公司南航物流將會分拆至上交所主板上市。作為一家以整合南方航空(中國運輸飛機最多、航線網絡最發達、年客運量最大的航空公司)旗下貨運資源而成立的貨運子公司,南航物流近年來業績增長穩定。2020年至2022年,其凈利潤分別為40億元、57億元、47億元。2022年年末,南航物流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約為133億元。


  在南方航空之前,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旗下的東航物流已于2021年6月在上交所掛牌上市。2022年,東航物流實現營收235億元,同比增長5.59%;歸母凈利潤36億元,同比增長0.27%。

  國際物流/綜合物流領域

  · 中國外運:國內貨運代理龍頭,歸母凈利潤41億元

  中國外運是中國較早從事外貿運輸業務的專業公司,初期定位是國家對外貿易進出口貨物運輸總代理。中外運與長航集團于2009年整合合并,并于2015年并入招商局集團。其后,又在2017年收購招商物流并在2018年合并外運發展,2020年完成對歐洲KLG集團收購,完善歐洲的服務網絡和服務能力。

  目前,中國外運貨運代理服務居全球第五,全球第三方物流居全球第六。2022年,中國外運實現營業收入約1088億元,同比減少12.49%;歸母凈利潤約41億元,同比增長9.55%。主營業務包括代理及相關業務、專業物流和電商業務三大板塊。


  1)代理及相關業務。22年在貨代業務下滑的同時,貨運代理營收695億元,同比下降19.1%;分部利潤為19.9億元,同比下降9.2%。主要是因為優化業務結構,減少部分利潤率較低的業務,同時全球貿易需求疲軟,海運和空運運價同比下滑等因素共同導致。

  但從整體上看,作為中國最大的貨物代理公司,其海運代理、空運代理、鐵路代理等相關業務,業務量和規模優勢巨大,隨著與跨境電商業務的協同以及自身服務質量能力,預期對整體業務量將帶來較大的提升。

  2)專業物流。營收274.5億元,較上年增長13.5%;分部利潤為9.2億元,較上年增長11.7%。主要是因為中國外運深耕物流細分行業市場,做強做優存量業務,并不斷開拓新業務。合同物流、項目物流、華工物流、冷鏈物流各子板塊全國份額名列前茅,后面潛力巨大。其中的合同物流收入增幅11.6%,化工物流收入增幅26%,項目物流收入增長7%。

  3)電商業務。營收118.8億元,同比下降16.7%;分部利潤為1.8億元,同比下降28.9%,主要是因為受歐盟稅改及海外市場需求收縮等因素影響,電商物流出口貨量降幅明顯。

  大件快遞/快運領域

  · 德邦:歸母凈利6.5億元,同比增長3.4倍

  對比海運、港口領域,快運行業賺的確實都是辛苦錢,2022年除德邦盈利較為穩健,順豐快運實現微利外,大部分全網型快運企業仍處于虧損狀態。

  2022年,德邦實現營業總收入314億元,同比增長0.1%;歸母凈利潤6.5億元,同比增長339.08%。


  萬億規模的零擔快運行業正處于變革機遇期,未來市場潛力很大。京東物流+德邦的體量在大件快遞市場份額已居行業首位,德邦也依托多年積累的底盤(高覆蓋率的全國型直營網絡+強大運營能力)打造出了高時效、高服務品質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未來與京東物流在業務及成本端的協同優勢下,預期在營收和貨量方面都將迎來加速提升。

  同時參考海外經驗,快運這門生意實質上可以實現可觀的凈利率水平,例如北美最大的零擔運輸公司之一ODFL近5年平均凈利率高達14.1%。伴隨著大件電商滲透率提升、消費市場下沉、C2M 模式帶來供應鏈柔化生產、高端快運賽道格局優化,以及與京東業務協同、從京東物流處取得供應鏈解決方案支持等作用下,德邦凈利率有望呈現趨勢性提升。

  危化品物流領域

  · 密爾克衛:歸母凈利6億元,物貿一體化發展

  危化品物流作為行業內門檻最高的細分領域之一,五大龍頭公司企業密爾克衛(危化品物流龍頭)、宏川智慧(民營石化倉儲龍頭)、永泰運(跨境化工物流龍頭企業)、興通股份(內貿液體化學品航運龍頭)、盛航股份(內貿液體化學品航運龍頭),整體集中度較低,行業業格局較為分散。


  密爾克衛提供以貨運代理、倉儲和運輸為核心的一站式綜合物流服務,并基于綜合物流服務向化工品分銷延伸,逐步形成的化工品物貿一體化服務。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15.76億元,同比增長33.9%;歸母凈利潤6.05億元,同比增長40.2%。


  密爾克衛通過內生外延(自建+并購優質資產)的方式快速發展,在吸收客戶資源同時,并通過管理賦能與資源調配,發揮區域間的協同效應。倉儲作為關鍵節點,密爾克衛倉儲資產壁壘較高,服務能力優秀,議價能力較強,毛利率高且相對穩定,未來隨產能投放將不斷增長。此外,貿易業務近年來快速發展,第二增長曲線顯現。密爾克衛基于逐漸完善的物流網絡提供物貿一體化服務,貿易業務隨著線上線下運營的成熟,品類的擴張而快速增長。

  智能物流裝備領域

  · 今天國際:軟件起家,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

  六家頭部物流系統集成商中,其中既有凈利潤同比增長181.41%的企業,也有凈利潤同比下降145.80%的企業。雖然整體保持增長態勢,但能看出增長勢頭不如以往,尤其存在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綜合增長態勢表現最好的是今天國際。2022年,今天國際實現營業收入24.13億元,同比增加50.99%;實現歸母凈利潤2.58億元,同比增加181.41%。

  今天國際2016-2018年毛利率維持在35%上下,受行業競爭加劇、拓展非煙草行業客戶等因素影響,2019-2022年毛利率出現了一定的下滑,分別為 29.41%、24.31%、27.72%。

  今天國際傳統下游客戶主要為煙草行業客戶,整體毛利率較高,但為了不斷開拓自動化物流系統應用領域,積極開拓非煙草行業客戶,非煙草行業客戶收入占比上升,對綜合毛利率造成一定影響。以2019年為例,今天國際煙草行業毛利率為 36.9%,新能源行業毛利率為28.8%,但整體仍維持在30%上下。

  新行業的拓展帶來了營收的提升。2023年,今天國際計劃在鞏固新能源、煙草、石油石化行業競爭優勢的同時,新拓展大型商超、醫藥、酒類等潛力行業,另外聚焦3~4個新行業和智能制造領域的業務拓展,例如汽車制造、軍工、冷鏈等行業。

  本文來源于物流沙龍,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物流,企業,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