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凌晨,當大多數人還在沉睡時,國內航空物流版圖又發生了變化:歷經兩個多月的推進,鄂州花湖機場順豐航空貨運航線轉場工作正式完成,順豐航空的分揀中心也完全移交至花湖機場。
那么,最新的花湖機場貨運部分是怎樣運行的呢,不來看一下。
“軸輻式”貨運航空網絡基本形成
鄂州花湖機場貨運轉場工作從今年6月30日起,歷時兩個多月,分6個階段將43架國內全貨機航線轉場至鄂州運行,新通達包括天津、長春、杭州、義烏、昆明、呼和浩特、烏魯木齊在內的全國36個貨運航點,加密往來深圳、北京、上海、杭州的貨運航線。
此前,順豐航空依靠杭州、深圳雙中心機場組網運作。而轉場完成后,一張以鄂州花湖機場為中心,以深圳、北京、杭州、成都等地機場為區域樞紐,覆蓋華北、華東、華南大部分地區的“軸輻式”貨運航空網絡基本形成。
“軸輻式”的運作方式是:晚間12點左右,裝滿快件的全貨機由深圳、北京等地飛往鄂州,快件在這里經過分揀處理后被裝上相應路向的飛機。凌晨3點半左右,這些滿載貨物的飛機按計劃從花湖機場再次起飛,兩個小時內通達全國。
而與順豐航空轉場配套的,是順豐航空的分揀中心同時完全移交至鄂州花湖機場。這意味著,鄂州花湖機場成為順豐全國最大的中轉分揀中心,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的航空物流將先抵達鄂州,中轉分揀后再運輸至各地。
今年7月轉場初期,花湖機場的分揀能力是杭州分揀中心的3倍。到9月4日,鄂州花湖機場分揀能力已提升至杭州基地的11倍。
“軸輻式”貨運航空網絡和全國中心式的航空物流處理,使得順豐快件等的處理、運輸效率較以往有較大提升,航空運輸成本也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轉場完成后,鄂州花湖機場夜間起降航班達86架次以上,每日客貨運航班總數突破100架次。至此,花湖機場貨運航班量已越過鄭州機場、杭州機場、南京機場,成功進入全國四強,僅次于上海浦東機場、深圳寶安機場和廣州白云機場。而且,花湖機場貨運航班量已經非常接近廣州白云機場,也許半年之內就可以超越,與浦東機場、寶安機場鼎足而三,甚至與浦東機場形成貨運雙雄。
當然,目前這樣的貨運量是遠遠不足的。要達到245萬噸的設計吞吐量,按平均每個航班22噸(目前順豐航空的主流機型波音B757機型可核載28噸貨物,一般情況下未滿載;此外,考慮到順豐航空還有17架小一些的波音B737系列)計算,每年至少要保證111364個航班,平均每月9280個航班,每天310個航班。現階段武漢天河機場每天起降的航班大概就是600多個,意味著花湖機場要達到武漢機場一半的航班(且基本是全貨機),才能實現245萬噸的貨運吞吐量。
機場8月已開啟“雙跑道運行”模式
鄂州花湖機場為4E級機場(指跑道長度大于等于1800米,翼展大于等于52米小于65米,可起降波音747、空中客車A340等四發遠程寬體客機的中上級別機場),建有兩條長3600米、間距1900米、寬45米的4E級遠距跑道,并預留第三條跑道。
8月11日,花湖機場已開啟“雙跑道運行”試驗運行模式。據介紹,此次試驗運行包含隔離平行運行、獨立平行離場和相關平行儀表進近3種模式。鄂州花湖機場將根據實際情況分階段、分步驟實施,整體時間將持續1年以上。
隔離平行運行期間,兩條跑道將分工協作,一條跑道專門負責飛機起飛,另一條專門負責飛機進近;獨立平行離場運行期間,兩架飛機可同時在東、西跑道上同時起飛;相關平行儀表進近運行期間,兩架飛機在配備一定的間隔后,可同時對準機場兩條跑道實施進近著陸。總之,三種模式的試驗運行,意味著花湖機場兩條跑道可同時起降飛機,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比翼雙飛”。
隨著花湖機場貨運航線轉場工作有序推進,機場晚間航班起降數顯著增加。7月份,鄂州機場利用單條跑道共保障全貨機402架次,其中夜間起降的航班286架次,占比達七成以上。
升級為“雙跑道運行”模式,機場保障能力由月1000余架次提升至1600余架次,漲幅近60%。而此次貨運航線轉場完成后,機場運行保障能力、集疏運能力進一步提高:國際國內貨運航線總數已近50條,夜間起降航班86架次以上,每日客貨運航班總數突破100架次,全月超3000架次,這將成為花湖機場的“新常態”。
空管基本形成“日護天河,夜守花湖”模式
鄂州花湖機場和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直線距離90公里,都坐落在民航湖北空管分局進近管制區的空域范圍內。
為了順豐航空的順利轉場,民航湖北空管分局做足了準備。去年,湖北空管分局分兩批對鄂州機場管制員進行了培訓。目前鄂州花湖機場塔臺和2400米以下的區域由鄂州機場管制員負責;2400米以上的區域由湖北空管分局管制員負責。
此前,湖北空管與鄂州機場管制員交接時,每一趟航班都是通過電話交接。7月20日起,武漢和鄂州兩地實現了電子移交,當航班高度達到協議高度時,兩邊的系統就會進行自動移交,這次設備升級極大提高了管制工作的效率。
由于花湖機場貨運航班的運行時間主要在夜間,民航湖北空管分局的夜間管制扇區數量從原來的1個增至2個,值班管制員也從原來的3名增加到5名。至此,湖北空管“日護天河,夜守花湖”的管制模式基本形成。
8月17日,武鄂區域運行協調管理委員會在花湖機場正式成立,它是武漢天河機場和鄂州花湖機場區域空地協同運行平臺,雙機場各運行的保障環節也已實現全鏈條“信息公開、信息共享、協同運作”,特殊情況下雙機場可實現互為備降場。
首家國外航空公司已入駐花湖機場
8月18日,一架阿提哈德航空的波音B777-200全貨機在鄂州花湖機場降落,標志著“阿布扎比-鄂州”全貨運航線首航成功,花湖機場也迎來了首個國外航空公司入駐。
阿提哈德貨運是阿聯酋阿提哈德航空集團的貨運和物流部門,自2004年成立以來,便迅速發展為全球領先的航空貨運公司。
早前,阿提哈德貨運與順豐航空簽署了一份擴展合作諒解備忘錄。通過這一伙伴關系,阿提哈德貨運的合作伙伴和客戶能夠更便捷地到達包括深圳、杭州、成都和南京在內的中國國內的25個目的地,順豐航空也依托阿提哈德航空的全球航線網絡,快速推動其國際快遞服務的發展。
今年4月1日以來,鄂州花湖機場已陸續開通從鄂州飛往比利時列日、印度金奈、印度德里、美國洛杉磯、美國紐約、德國法蘭克福、阿聯酋阿布扎比等地的國際航線,逐步形成由鄂州向歐洲、南亞、北美、西亞輻射的航線網絡布局。至8月18日,在海關、邊檢及各駐場單位的支持下,順豐航空在鄂州進出港的國際貨運量已突破1.4萬噸。
當然,作為代表中國參加全球物流業競爭的、亞洲第一座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1.4萬噸只是一個“小目標”,吸引更多國內外貨運航空公司入駐也是其題中之義。在曾經的一次財報分析會上,順豐控股的管理層表示,不排除未來與UPS在鄂州花湖機場的合作,鄂州市政府也曾向國際快遞物流巨頭發出招商邀請。
相信,隨著機場附近產業園不斷投入生產,機場的物流集聚效應不斷顯現,花湖機場將吸引更多的國內外貨運航空企業入駐,它將堅定地向著成為國際一流的航空貨運樞紐的目標邁進。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