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訪問量第一
在成熟的歐洲電商市場,亞馬遜成為當之無愧的主宰者。
根據Statista的數據指出,截至今年8月,亞馬遜以月均12.7億次的訪問量成為歐洲訪問量最高的電商平臺,遠遠高于排名第二的eBay(4.74億次)。緊隨其后的還有波蘭電商Allegro(1.99億次)、俄羅斯電商Wildberries(1.5億次)以及德國電商Zalando(1.39億次)。
8月訪問量排行榜
在電商市場中,訪問量是衡量一個平臺實力的關鍵指標。平臺擁有的訪問量越高,這就意味著會有更多活躍用戶進入電商網站,賣家獲得訂單的機會也會大大增加,平臺的市場份額也會隨之提升。
實際上,亞馬遜在歐洲的各個細分市場也都占據著主導地位。根據Feved發布的數據顯示,在今年第二季度,亞馬遜以3660萬的月均訪問人數、800萬的日均訪問人數穩居法國電商平臺排行榜第一。此外,在德國、英國、西班牙等多個歐洲電商市場,亞馬遜依然坐穩訪問量第一的寶座。
如此靠前的排名、如此巨大的流量,都彰顯著亞馬遜在歐洲電商市場強大的影響力。除了在歐洲市場,亞馬遜在全球電商市場的實力也有目共睹。
據Similarweb的數據預測,截至今年8月,亞馬遜的月均訪問量為25億次,是迄今為止全球使用最廣泛的在線電商平臺,eBay則以7.23億次的訪問量位居第二。
亞馬遜穩居全球訪問量榜首位置
這些數據都說明,憑借著日積月累的流量優勢,亞馬遜的霸主地位難以撼動。
二、雙贏局面
通常來說,充滿著商機的地方往往都擠滿了賣家的身影。作為全球著名的跨境電商平臺,亞馬遜一直都是第三方賣家賣貨的首選之地。
根據亞馬遜此前發布的《亞馬遜2022年小企業賦權報告》顯示,目前亞馬遜平臺上超過60%的銷售額來自于第三方賣家,其中大部分由中小型企業組成。在2022年,亞馬遜美國第三方賣家共售出超41億件產品,平均銷售額超23萬美元。
第三方賣家銷售額占六成
顯然,第三方中小型賣家已經成為亞馬遜增長的核心力量。加入亞馬遜的賣家越多,平臺提供的商品種類也會更多,這將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與此同時,賣家的訂單量也會快速上漲。
市場研究機構Extensiv發布的報告中曾指出,在亞馬遜、沃爾瑪、eBay、Shopify、Wayfair、Wish等在內的多個電商平臺中,這其中只有亞馬遜平臺的第三方賣家的訂單量在2023年上半年出現大幅增長。
亞馬遜賣家訂單量上漲
倘若亞馬遜繼續保持這樣的增長趨勢,那么“頭部效應”也會更加明顯。不過,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亞馬遜多次上漲各項服務費、物流費等壓縮了許多賣家的利潤空間,這也惹得許多賣家不滿。
因此,如果亞馬遜要和第三方賣家繼續延續這樣雙贏的局面,那么就需要提供更多利好服務。從短期來看,亞馬遜頭部平臺的位置還不會丟失,目前電商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還未入場的賣家還需早做打算。
本文來源于電商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