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循環,外循環,只要循環就是在流。除了錢流,最終要體現在物流上。”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相峰稱。
6月,德馬科技成為首家登陸科創板的物流設備制造企業。9月份,中通快遞上市,港交所迎來最大市值物流股。順豐市值一度超越美國FedEx,成為世界最值錢的快遞公司。叮咚買菜等社區團購新業態不斷涌現,物流地產、物流科技、物流裝備持續升溫......
然而,一片欣欣向榮之下,物流行業在一級市場的表現略顯冷清。
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物流行業共完成68筆融資,涉及金額逾200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融資金額大幅度縮減。經歷了2014-2017年的投資熱潮后,如今資本顯得謹慎而理性。
物流似乎還是那個被稱為“半山腰賽道”的物流,市場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不在風口浪尖,沒有催生較大的市場泡沫。從“山腰”回首,物流行業已走過規模增長期。往前看,政策提倡降本增速,新經濟浪潮下,智慧物流蘊含無限風光。無人駕駛、5G的到來也將促使物流行業發生一場效率革命。
既然是革命,革誰的命?物流行業能否在“半山腰”更進一步,趨勢又將如何發展?
融中財經采訪了在業內深耕近30年的物流專家,一線投資機構,整理了“2020年度中國物流企業50強”背后的投資機構布局、2020全年物流行業投融資情況,希望借深耕者的真知灼見,以及數據的呈現,能夠幫關注者對于行業發展、投資布局有所洞見。
01
滬京多出物流強企,國企背景近三分之一
近日,“2020年度中國物流企業50強和民營物流企業50強”名單公布。此名單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根據中國各大物流企業在2019年的物流業務收入進行排序。
其中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居于蟬聯榜首,物流收入為2437億元,廈門象嶼股份有限公司和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別以1634億元、1059億元的收入排行第2名、第3名。
物流業務收入規模逾千億的有三家企業,在100-1000億元之間的有19家企業,收入規模在50-100億元之間的有16家企業。綜合50強物流企業2019年物流業務收入合計1.1.萬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15.6%。
順豐、百世、中通、韻達、圓通均入前十,分別位列第3名、第6名、第7名、第8名、第10名。另外,德邦、申通、蘇寧物流分別位居第11名、第13名、第14名。
從分布地域看,在2020年度中國物流企業50強中,注冊地在上海的多達10家,在北京的有7家,廣東、浙江、江蘇均為4家,深圳企業為3家。
50強中已上市企業包括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圓通速遞股份有限公司、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長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鐵鐵龍集裝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
融中財經制圖,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此外,上榜企業中,不乏集團全資子公司,比如,隸屬于中國鐵建的中鐵物資集團、一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一汽物流、五糧液集團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四川安吉物流等。
圍繞商流、物流環節的供應鏈平臺通過供應鏈改造賦能提升行業效率。上汽安吉物流是一家第三方汽車物流供應商,致力于為主機廠和零部件廠家提供物流服務,形成有整車物流、零部件物流、航運物流等六大業務板塊,為客戶提供汽車物流供應鏈服務;日日順物流為海爾電器的附屬公司,為(其中包括)家電、家具、衛浴等品類的廠商、線下零售商和電子商務客戶提供物流服務; 準時達(JUSDA),富士康科技集團唯一授權的供應鏈管理企業,全球C2M2C(Component to Manufacture to Consumer)專業供應鏈管理平臺服務企業等。
在民營50強物流企業榜中,順豐、百世、中通、韻達、圓通、德邦、申通、蘇寧物流、中谷物流、上海天地匯供應鏈科技分別居于前十名。上榜企業合計收入3528億元,同比增長28.0%。榜單中并未看到菜鳥網絡、京東物流等科技類物流企業身影。融中財經就此采訪了京東物流相關人士,對方表示不予置評。
02
技術創新、模式革新成焦點,物流技術受資本追捧
社區團購、電商直播等新業態層出不窮,中國物流裝備分揀設備市場份額已近4000億。京東物流,阿里系菜鳥等在不斷壯大中。物流是一個巨大的、具有多樣化技術應用場景的行業。
從二級市場看,6月,德馬科技成為首家登陸科創板的物流設備制造企業。9月份,中通快遞上市,港交所迎來最大市值物流股。順豐市值一度超越美國FedEx,成為世界最值錢的快遞公司。而圓通、中通、順豐、韻達等物流股在二級市場表現皆可稱為良好。疫情下,京東外運、華貿物流、中原海控等不斷走出新高。
然而,放眼物流投融資情況,數據略顯冷清。經歷了2014-2017年的投資熱潮后,如今資本顯得謹慎而理性。
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物流行業共完成68筆融資,涉及金額逾200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融資金額大幅度縮減。2019全年投資事件近80起,總額585億元。2018年物流賽道的投資事件218起,融資總額851億;
從投資輪次看,今年物流行業投資處于B輪及B輪之前的企業居多,占比逾70%。
從賽道看,以技術創新創造價值的物流技術,以模式革新實現價值的貨代、商用車后市場賽道最受資本青睞。在68起融資事件中,有近30起投資事件發生在物流技術領域,涉及金額逾30億元。其中,倉儲智能化、SaaS系統、自動駕駛、物流信息化、分揀技術、無人叉車、自動稱重技術等領域吸金能力較強。
在跨境電商市場的蓬勃發展下,投向貨代賽道的資金主要流向了引入可視化技術、實現平臺化的貨代企業。在商用車后市場賽道,維修、保養等平臺受關注,有望隨著產業的規范化產生成熟的網絡型服務平臺。
普洛斯、鐘鼎資本、阿里巴巴、紅杉資本在2019年成為投資物流的主力軍,參投規模逾400億元。在今年投資案例中,阿里系依舊活躍,投資了韻達股份、大掌柜、新環世、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普洛斯則投資了利豐供應鏈和贏徹科技,紅杉資本和鐘鼎資本投資趨于謹慎,均出手一次,分別投資了滿幫集團和牛卡福集團。
綜合被投企業的情況來看,技術創新、模式革新成為投資機構聚焦點。
出身“普洛斯”,曾設立國內首個物流生態領域投資專項基金的隱山資本投資過G7、嬴徹科技、壹米滴答、豐巢科技、跨越速運等50多家物流企業。隱山資本董事長及管理合伙人東方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隱山資本投資關鍵詞為“物聯網相關的數據及軟件服務,智能化,新能源”,聚焦B2B物流領域,關注通過科技手段、業務模式創新來提升物流效率的企業。
智慧物流受到追捧。毅達資本服務業基金將智慧物流列為服務業基金重點布局領域.今年,毅達投資了新石器。作為中國 AI 無人車第一品牌,新石器是國內最早的無人車的研發、制造及服務提供商。
“物流看上去傳統,但黑科技含量非常高。目前行業盈利主要來自于物流運輸網絡效應、一級中心倉跟二級倉的基礎設施改造帶來的效率提升,這對物流管理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行業靠模式創新、精細化管理提升效率,如今一定要靠科技來賦能。”毅達資本合伙人朱愛民告訴融中財經,在物流領域的投資,“不能單純地就項目談項目,而是要看整個物流行業的格局是什么樣的。新效率提升方案和科技發展將會給行業帶來怎樣的改變。”
此外,全產業鏈布局,生態圈打造,是毅達對物流領域投資的另一特色。“在投資燕文物流時,我們沿著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布局,從中尋找投資機會,以點帶面,進行產業鏈交叉驗證后,選擇標的投資,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對被投企業賦能,也能找到更好的投資機會。”基于此,毅達投資了為新零售服務的燕文物流、以科技賦能提高分揀效率的金峰物流以及盛海航運等。
03
物流行業將掀起一場效率革命
“未來,中國的物流企業中一定會出現世界級巨頭企業。”在深耕行業近30年的相峰看來,“物流需要強大的制造能力跟基礎設施能力支持。目前中國處于基礎設施紅利期,國家高速公路的建設居世界第一,機場貨運排位提升。此外成立于1993年的順豐市值一度超過成立于1971年的美國聯邦快遞,這是資本市場對中國的物流領域給予的高度評價。”
再看政策環境,11月25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人民日報撰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文中明確提到流通是暢通經濟循環的重要基礎。要構建現代物流體系,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網絡。
政策利好下,物流行業將迎來怎樣的發展趨勢?
“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已上升至國家層面,這些背后都要有物流支撐。受今年疫情影響,物流地產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資產類別。此外,以德馬、濰柴動力為代表的物流裝備產業、商務車市場、倉儲港口、跨境貿易相關物流企業都迎來了新一輪增長。”相峰告訴融中財經。
這和財經作家吳曉波的觀點異曲同工。
“在制造領域所有生產要素中,物流也許沒有那么性感,但過去半年多時間里,中國供應鏈、中國物流產業抵抗住了這種壓力。我們看到了它所具備對生產和商業革命的激發能力。”吳曉波稱,過去十年,中國物流產業取得了四大進步:互聯網電商引爆物流革命,制造企業云物流能力提升,一體化供應鏈模式形成,最后一公里快遞網絡完成構建。
未來,物流行業將掀起一場效率革命,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具想象力的物流革命現場。
效率革命將革掉誰的“命”?所有的企業競爭都關乎于效率的提升,企業之間最終拼的將是科技+運營能力,這兩者缺一不可。
科技可提高人們決策的科學準確性,運營會加大需求跟資源的匹配率。以滿幫為例,讓需求和供給方更精準的匹配來提升效率,減少浪費。
模式創新也具有發展空間和價值。零擔物流行業的安能物流將快遞加盟的模式用到快運,順豐、京東也緊隨其后探索加盟模式。此外,新的服務產品的推出也將提高企業競爭力。綜上,任何領域的創新都是科技、產品和渠道模式的創新,物流行業也概莫能外。
而科技+運營能力、模式創新、產品這三者的背后都需要資本的助力。換句話說,資本推手能夠幫助優質企業更快跑出來。通常情況下,在企業中后期,資本更熱衷于押注賽道,而非單個賽手。
以同城貨運為例。
成立于2013年的貨拉拉為同城貨運O2O服務平臺,貨拉拉通過對貨車司機和貨主的高效匹配,提升貨車利用效率,并獲得收入回報。滿幫2017年成立,近日完成約1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以“運滿滿”為品牌大舉進軍同城貨運市場。滴滴旗下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成立全資子公司天津快桔安運貨運有限公司。6月,滴滴出行App在其官方應用上線了同城貨運服務,滴滴切入同城貨運領域。
貨拉拉、滴滴貨運、滿幫同屬于“互聯網+貨運”領域,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即運用技術改變傳統交易模式,整合社會化運力資源,提升效率。
更具意味的是,紅杉資本、高瓴資本是貨拉拉、滴滴貨運、滿幫的共同投資人,如果把周期拉長,按照押中同一賽道不同賽手這一打法,企業間會進行并購整合,最終誰“打”贏了誰將跑出來。
誰能堅持到最后?
不妨引用德勤的一句話,“物流企業在考慮運營模式創新和升級的同時,更要思考如何利用新技術在不斷演進的產業生態中實現真正的商業模式創新,構建起獨到、堅實、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